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463篇
基础理论   130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汪锐  沈致和 《环境工程》2012,(Z2):218-220,198
铜陵市铜冠电工漆包线生产厂房的催化装置中产生大量温度高达500℃的烟气,该工业余热一直以废气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热污染和能源浪费。回收该工业废热,利用该烟气余热直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不仅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而且从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入手研究烟气回收管道保温的计算分析,建立管道等厚度保温层的管网计算模型和基本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可借鉴计算模板。  相似文献   
862.
以能量方法研究紫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年9月~2006年10月,在华北地区4个站点开展了太阳辐射、气象参数等综合观测,得到了紫外辐射UV、总辐射Q等的变化特征.水汽和散射因子对于UV/Q和UV有明显影响.建立了实际天气UV小时累计值(时累)的经验模式,得到了较好的计算结果.水汽因子对于UV在大气中的传输有一定的作用,应给予重视.计算表明,华北地区受水汽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以及占地面UV的比例分别为15.00W.m-2和37.45%,受散射因子衰减到达地面的UV以及占地面UV的比例分别为23.89W.m-2和62.55%.华北地区受水汽因子和散射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的UV分别为19.30、35.31W.m-2,这一能量损失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敏感性实验表明,地表UV对于水汽和散射因子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UV对散射因子的变化比对水汽因子的变化更敏感.水汽因子与UV之间的关系与水密切相关,水汽项的真正含义是大气中各种物质成分(气、液、固态)对于UV的直接吸收和间接利用(通过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包括均相和非均相过程)的总和.利用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顶的UV,计算误差为+7.83%.未来研究中应重视和考虑消耗于大气且与水汽有关的这部分能量.以能量观点分析实测资料并研究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3.
论述了左手材料的奇异电磁特性以及各奇异电磁特性的潜在应用,分析了目前LHM在武器装备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及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典型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左手材料在未来武器装备系统中的发展潜力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4.
本文介绍了2007年~2009年淮安市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865.
大气腐蚀图描述了给定地域金属及金属镀层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严酷度,可为装备钢结构的保护措施和长期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国内外已绘制了很多大气腐蚀图,但由于国内相关人员对腐蚀图不甚了解,阻碍了大气腐蚀图在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5类典型大气腐蚀等级图的绘制。  相似文献   
866.
微波循环热解对污泥固态产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微波热解污泥固态产物为研究对象,考察6次循环热解对固态产物吸收微波能特性及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热解污泥固态产物在6次循环热解过程中均可6分钟快速升温至750℃,具有较好的吸波特性;其吸附特性随循环热解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分析认为:粉末化、烧结熔融是破坏其孔径结构的重要因素,减少固态产物循环用作微波能吸收物质次数是保证其吸附特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67.
泡沫-细水雾在全尺寸变压器灭火实验中展现出高效灭火性能。纯水细水雾具有冷却效果好、热辐射阻隔能力强的特点,但添加泡沫灭火剂后对其冷却及热辐射阻隔特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对泡沫-细水雾和纯水细水雾的冷却与热辐射阻隔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基于雾特性测试结果对相应性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发现添加泡沫灭火剂后能降低水雾的粒径,从而令泡沫-细水雾的冷却和热辐射阻隔性能优于纯水细水雾。此外,泡沫灭火剂中的阻燃物质也是加速火焰熄灭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灭火系统选择、泡沫-细水雾系统工况参数优化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68.
成都市冬季辐射雾生消过程的无机阴离子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成都市市区和郊区采集冬季辐射雾雾水样品,pH值范围在4.58—6.39之间,平均值为5.57.离子色谱分析其无机阴离子(SO42-,NO3-,Cl-)浓度水平.结果显示,雾水中的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3.11mg.l-1),NO3-(0.20mg.l-1)和Cl-(0.25mg.l-1)相对较低;雾生消过程中市区和郊区雾水样品阴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有显著差异.雾水中的阴离子浓度普遍低于此期间的降水.  相似文献   
869.
A popul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that accounts for spatial structure within habitat patches. It is designed for social species of wildlife that form social group home ranges that are much smaller than patch size. The model represents social group home ranges by Voronoi regions that tessellate a patch to form a Voronoi diagram. Neighbouring social groups are linked with habitat-confined shortest paths and form a dispersal network. The model simulates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makes use of Voronoi diagrams and dispersal networks as a spatial component. It then produces density maps as outputs. These are maps that show predicted animal densities across the patches of a landscape. A construction procedure for the particular Voronoi diagram type used by the model is described. As a test case, the model is run for the squirrel glider (Petaurus norfolcensis), a small arboreal marsupial native to Australia. A time series of density maps are produced that show squirrel glider density changing across a landscape through time.  相似文献   
870.
我国核电与煤电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子英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8):1086-1090
应用影响路径分析和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能源链与煤电能源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二者的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煤电能源链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直接导致酸雨、降尘和全球变暖等环境效应,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系统、材料和清洗等造成明显影响;而核电能源链未发现可察觉的环境影响.从污染物(SO2,NOx,PM和CO2)排放看,煤电能源链比核电能源链高2个数量级;煤电能源链的辐射影响是核电能源链的40倍;煤电能源链总的外部成本是核电能源链的115倍.比较可知:①核电是清洁的能源,其比煤电更有利于环境;②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现行的能源价格机制中没有合理地体现环境成本.应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完善能源价格机制等途径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