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分析了铝电解工业PM2.5的来源,估计电解铝生产产生的PM2.5大约为66万t/a,加上铝电解工业其他工段产生的粉尘,整个铝冶炼行业产生的PM2.5粉尘达到80万~100万t/a以上。进行铝电解工业废气排放PM2.5控制技术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布袋除尘器过滤技术的研究,包括除尘器内部流场控制技术、用于电解铝行业袋式除尘器专用滤料技术、滤袋上滤饼及清灰控制和烟气平衡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研究。阐述了有关研究方法及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12.
火电厂锅炉烟气电除尘与袋式除尘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电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的技术差异,重点从净化效率、运行阻力、能耗、设备投资与占地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火电厂锅炉烟气净化采用袋式除尘器的综合效益比电除尘器显著.  相似文献   
213.
研究了电除尘过程中的反电晕现象及其对ESP工作的影响,对现有抑制反电晕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使用合理的极配方式来减弱反电晕的影响,以期能促进ESP在收集高比电阻粉尘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14.
电力行业中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除尘器在我国电力行业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与大量的工程业绩,但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布袋除尘器开始进入电力行业.以2个具体项目的烟气条件为例,分析比较了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技术特点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215.
长芒刺电除尘器收尘性能及离子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长芒刺电除尘器与普通线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性能比较,认为长芒刺电晕极所产生的较强离子风是导致长芒刺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建立芒刺尖到接地极板间的电场分布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悬挂小球法测定离子风的试验方法。通过采用滑石粉、石膏和塑料3种材料的小球对离子风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芒刺尖到收尘极板中部场强为2~4kV/cm范围内,离子风速约为2~6m/s。  相似文献   
216.
静电除尘器收集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静电除尘器收集效率理论的新观点,Deutsch理论是其当横向紊流扩散系数趋于无穷大的一种特例,指出静电除尘器所能达到的理论收集效率高于Deutsch效率.并分析了其原因,进而解释了一些Dewtsch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气流质量是影响静电除尘器收集效率的重要因素.静电除尘器内紊流和二次流的产生机理和作用规律以及一些非理想物理效应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其收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7.
介绍了电除尘器在公路长隧道中的应用,对隧道电除尘器在隧道中的安装位置和台数进行了公式推导,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18.
旋风静电除尘器流场分布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五孔探针系统对直筒式旋风静电除尘器模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风速、供电电压增加,旋风静电除尘器内气流的切向和径向速度分别增加,各截面轴向速度沿半径的分布基本相似;与旋风除尘器相比,旋风静电除尘器内气流的切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变化更为平缓,入口风速为8.5m/s时,在0.3~0.5倍简体直径时,切向速度达最大。  相似文献   
219.
目的研究电除尘器中离子风对除尘过程的影响。方法分析电除尘器中离子风对除尘效果的影响,建立完整的颗粒荷电模型,在Fluent软件平台上进行计算。结果离子风在电极线附近呈双螺旋结构,正对电极线位置的离子风速度最大,在远离电极线的方向上逐渐变小,越靠近电极线,速度下降的梯度越大,对流场有扰动作用,随流速增加,离子风效应被逐渐削弱。当主流速小于等于0.5 m/s时,离子风体现为增大驱进速度,颗粒更快到达极板,有利于改善除尘效率。结论电极线的偏置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当电极线置于电场宽度方向1/4处时,可以获得最佳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220.
A novel polycyclodextrin-modified magnetic cationic hydrogel (PCD-MCH) was developed and its performance, kinetics and mechanism for the removal of reactive brilliant red X-3B (X-3B)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zeta-potential of PCD-MCH was 32.8 to 16.7 mV at pH 3.0–10.5. The maximum X-3B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CD-MCH was 2792.3 mg/g.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could be well-described by the Weber–Morris model and the homogeneous surface diffusion model (HSDM). Diffusion stages corresponding to surface or film diffusion, intra-particle or wide mesopore diffusion, and narrow mesopore/micropore diffusion occurred at 0–120, 120–480 and 480–1200 min, respectively. The latter two diffusion stages were rate-controlling for X-3B adsorption kinetics. At the initial X-3B concentration of 600 mg/L,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s) and externa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liquid phase (kF) were 3 × 10?11 cm2/min and 4.68 × 10?6 cm/min, respectively. X-3B approaching the center of PCD-MCH particles could be observed at 360 min. At the end of the third diffusion stage, the Cp at q/qe = 0 was 45.20 mg/L, which was close to the homogeneous Cp value of 46 mg/L along the radius of PCD-MCH particles. At pH 3.0–10.0, PCD-MCH showed stable X-3B adsorption capacities. After five regeneration-reuse cycles, the residua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regenerated PCD-MCH was higher than 892.7 mg/g. The corresponding adsorption mechanism was identified as involving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cyclodextrin cavities and hydrogen bonds, of which cyclodextrin cavities showed prominent capture performance towards dye molecule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