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27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389篇
基础理论   92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针对现有的污泥热值分析方法所需仪器复杂、检测步骤繁琐、耗时长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污泥热值检测系统,考察了该系统用于污泥热值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污泥为底物的MFC运行良好,在最佳外阻(300Ω)下可以得到较高的输出功率.MFC可在较短的时间内(2~14h)完成启动,并在最大电流下持续稳定运行56h以上.污泥热值与MFC的产电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由此确定出估算污泥热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准确估算污泥热值.  相似文献   
972.
针对海上简易平台投产时间较长、受强外力影响因素较多等情况,以CB25A平台为例,介绍了海上简易平台的安全检测工作内容及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73.
Several magnetic proximity detection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mining vehicles and mobile machinery to protect nearby workers.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s are often used in these systems to establish magnetic fields around the equipment. A sensor worn by a worker provides a measurement of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that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proximity to the machine. The proximity detection systems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underground mining equipment are capable of identifying whether a worker is near the machine. However, it is a challenge for these systems to accurately locate the worker. Mining machines, which have fast-moving, articulated parts, present hazards that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at han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worker. In addition, the dynamic nature and confined spaces of the mining environment often demand that the workers be close to the machinery. Therefore, in many cases, simply knowing the proximity of a worker may be inadequate. To provide the most effective protection, it would be advantageous to know the worker’s exact location relative to specific parts of the machine.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measuring such a location, we have developed a shell-based model of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distribution for a ferrite-cored generator.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an analysis of the model along with a model construction process. Also presented are the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of a prototype system that implements this model to determine the exact location of a magnetic sensor using the fields from two generators.  相似文献   
974.
首先介绍射线对机体的伤害,再从安全技术层面介绍了控制区划分、屏蔽物透射量的计算射线安全防护的方法,并且从实际应用出发分别举例说明操作人员允许接受的职业辐射剂量的规定和区域控制及屏蔽物投射量在工程的计算应用;从安全管理层面介绍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安全管理制度及宣传和培训的安全管理的射线防护方法.工业射线防护总的原则是防止射线发生有害的非随机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在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范围之内,从而尽量降低射线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75.
光声光谱火灾气体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体是火灾中最早出现的燃烧产物,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作为判据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火灾探测及预警的早期性。光声光谱技术由于其在气体检测领域的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等优点已成为火灾探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光声光谱技术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光声原理的火灾气体探测系统。对该系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棉绳阴燃和聚氨酯泡沫明火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浓度(CO)进行了测量,根据光声信号的变化并结合一定的算法反演得到了这两组实验中CO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表明,该探测系统对火灾能够很好地响应,能够满足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976.
纺织行业的火灾和粉尘爆炸的发生,点火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条件之一,若能在事故发生前检测到火花并灭之,完全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火花探测熄灭系统能够胜任此项任务.本文介绍了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管道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基本组成,分析了纺织厂火花源的产生,探讨了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安装位置,以及该技术在纺织行业大力推广还要做的大量试验实践工作.本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发现火花立即熄灭,而不会影响生产的继续运行,属于预防纺织行业粉尘爆炸的积极方式.但是,目前国内纺织工业企业中使用该技术的较为少见,那么建立相应产品的国内生产标准和安装规范迫在眉睫,它是该技术统一、规范和推广的法规性保障.  相似文献   
977.
对某矿业公司选矿厂磨矿仓皮带通廊胶带机钢珩架进行检测鉴定,查出结构的隐患,找出产生隐患的根源,提出加固处理力’案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78.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自来水中金属离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技术,并对大连市自来水中Ca2 、 Na 和Mg2 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分别为(59.4±5.6) mg/L、 (21.0±0.1) mg/L和(18.6±0.7) mg/L,最低检测限依次为0.01 mg/L、0.04 mg/L和0.02 mg/L.实验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50 μm(i.d.)×50 cm;运行电压16 kV( →-);紫外检测波长214 nm;缓冲液为pH=4.75的乙酸溶液,含有浓度为8.0 mmol/L的背景吸收物质咪唑;采用虹吸进样法,高度差为9.8 cm, 进样时间为10 s;应用内标法对Ca2 、Na 和Mg2 3种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得Ca2 的质量浓度为54 mg/L,验证了毛细管电泳法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9.
针对现有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在管道微小泄漏检测和油品泄漏损失计算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流体动力学和容量守恒原理,开发基于VPL(Visual Pipeline)的输油管道实时泄漏检测系统。建立管道模拟平台,通过组态编辑器、图像界面、管道工作室和SCADA 接口,开展输油管道实时泄漏检测、定位与分析,实现管道实时泄漏检测、报警,以及泄漏量的定量计算。现场测试结果显示,所开发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最小泄漏检出率为0.7%,泄漏点定位精度为96.96%,泄漏量计算准确率为94.4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PL的输油管道实时泄漏检测系统漏报、误报率低,检测定位精度较高,尤其对于微小泄漏优势明显;同时,该系统能够实时定量计算油品泄漏损失,可以用于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应急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980.
环境污染物能够以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在体内产生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并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及酶反应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生物体内的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损伤、DNA表达改变、酶失活等,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风湿类疾病、感染及癌症等的发生。本文对环境污染物致氧化应激产生的原因、涉及的信号通路及酶反应、造成的危害,以及常见的基于细胞模型的氧化应激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期望为评价环境污染物和检测氧化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