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3 毫秒
361.
为了脱除磷化氢中的砷化氢,合成了Fe-B非晶态合金和Fe(Cu)P合金,实验了它们对磷化氢中砷化氢的脱除作用,并与锌粉和Co-B非晶态合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e(Cu)P效果最佳,脱砷温度低、脱砷容量大,而且合成原料价廉易得;而Fe-B非晶态合金优于Co-B非晶态合金以及锌粉。  相似文献   
362.
以生物铁泥和普通活性污泥为对象,在不同碳源及兼氧/厌氧条件下采用实验室恒温培养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活性污泥的Fe(Ⅲ)还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活性污泥Fe(Ⅲ)还原能力相差较大,生物铁泥的Fe(Ⅲ)还原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活性污泥,在兼性厌氧与严格厌氧条件下,分别是普通活性污泥的1.87倍和1.76倍;碳源对生物铁泥的Fe(Ⅲ)还原影响较小,而对普通活性污泥的Fe(Ⅲ)还原过程呈现出较明显的负影响;在实验控制的兼氧/厌氧条件下,2种活性污泥厌氧条件下Fe(Ⅲ)还原能力均大于兼氧条件。为活性污泥Fe(Ⅲ)还原过程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3.
研究了Fe/C微电解和Fenton氧化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的最佳条件和联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C微电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H=2,Fe/C质量比为2∶1,投加药剂量为30 g/L,停留时间为30 min;Fenton氧化最佳工艺条件为:pH=3,H2O2投加量为6 mL/L,停留时间为2 h。将2种方法联用并进行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对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0%,而且Fenton反应可利用微电解产生的Fe2+,节约成本,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4.
废弃核桃壳粉对模拟微污染水中总铁的静态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废弃核桃壳粉对总铁质量浓度约为3 mg/L的模拟微污染水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产地为新疆、粒径为1.6~2.5 mm的废弃核桃壳粉1.0 g、水样初始pH为7.0、吸附时间为240 min时,总铁去除率可以达到92.69%.吸附后,水样中总铁浓度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365.
基于大气腐蚀监测仪(ACM)仍是研究金属大气腐蚀的主要电化学手段之一,讨论了ACM所用传感系统(即Cu/Fe双电极原电池)的绝缘膜厚度对试验可靠性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Cu/Fe原电池对温度、湿度、盐类沉降以及实际户外暴露大气环境的敏感性,为采用ACM进行大气腐蚀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66.
367.
研究了土壤原样及其去锰氧化物、去铁氧化物、去有机质和去水溶性有机质(DOM)土壤样品对五氯酚(PCP)的吸附规律,分析了土壤及其主要化学组分对PCP的吸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较好地描述PCP在各土壤样品上的热力学吸附过程.PCP在土壤上的吸附行为与自身性质和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有机质和铁氧化物对PCP的吸附起到促进作用,而锰氧化物和DOM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CP的吸附.通过Langmuir方程得到的拟合结果,可判断PCP在各土壤样品上的最大吸附量为去锰氧化物土壤样品>去铁氧化物土壤样品>去DOM土壤样品>土壤原样>去有机质土壤样品.  相似文献   
368.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pure Ti–Pt/β-PbO2 electrodes, or doped with Fe and F (together or separately), in the oxidation of simulated wastewaters containing the Blue Reactive 19 dye (BR-19), using a filter-press reactor,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 supported on a niobium substrate (Nb/BDD).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the dye simulated wastewater (volume of 0.1 l, with a BR-19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5 mg l−1)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current density of 50 mA cm−2, volume flow rate of 2.4 l h−1, temperature of 25 °C and electrode area of 5 cm2.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lectrodes in the dye decolorization were quite similar, achieving 100% decolorization, and in some cases 90% decolorization was achieved by applying only ca. 0.3 A h l−1 (8 min of electrolysis). The reduction of the simulated wastewater organic load, monitored by its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was greater for the Ti–Pt/β-PbO2Fe,F electrode obtained from an electrodeposition bath containing 1 mM Fe3+ and 30 mM F. In this case, after 2 h of electrolysis the obtained TOC reduction was 95%, while for the pure β-PbO2 and the Nb/BDD electrodes the reductions were 84% and 8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369.
隔膜电解法回收利用电厂锅炉EDTA清洗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涂Ir/Sn钛网板作阳极,以不锈钢网板作阴极,采用隔膜电解法处理电厂锅炉EDTA清洗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电流、阴极电解液初始pH值和Fe/EDTA摩尔比对粉末铁析出速率影响较大,粉末铁电解析出的适宜条件是电解电流为1.0 A、阴极电解液初始pH值为5.6、阴极电解液Fe/EDTA摩尔比足够高.采用隔膜电解结合反渗透膜系统处理电厂锅炉EDTA清洗废水,可同时高效回收纳米级粉末铁和EDTA.  相似文献   
370.
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测得超声波/零价铁(US/Fe)协同降解五种氯苯类化合物符合准一级反应,降解速率常数(k)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2,4-TCB>M-DCB>P-DCB>O-DCBCB>CB。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氯苯类化合物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的数学模型,模型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US/Fe体系中,影响氯苯类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的氯取代程度,分子极化率及亨利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