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136篇
环保管理   188篇
综合类   816篇
基础理论   947篇
污染及防治   249篇
评价与监测   93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1995~2009年间我国西北5省的环境质量与经济数据,构建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西北5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5省的环境曲线不符合EKC特征。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曲线为"U"型与倒"U"型的叠加,工业废气排放曲线单调递增,工业固废产生量曲线为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环境质量并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改善。  相似文献   
862.
为分析ISC3模式中参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及各参变量对模式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采用2000年北京市全年气象统计资料,利用ISC3模拟火电厂高架点源排放,对应用广泛的ISC3空气质量模式进行了误差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高架点源预测过程中,源强、风速、混合层高度和稳定度类型对模拟结果影响较显著,且为全程影响;排放温度、排放速度和环境温度在近距离影响较显著,对于远距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63.
用GC/ECD内标法定量法首次测定了广西桂林漓江沉积柱中19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漓江沉积柱芯中OCPs浓度范围为4.75~489.4ng/g(均值43.26ng/g),在国内处于中等污染水平。OCPs、HCHs表现出下游污染程度高于上游,但DDTs则相反,这是由于上游的取样点蚂蟥洲附近有大量餐饮业造成的。沉积柱垂直分布表明,漓江近期受到人为污染影响。总体上漓江沉积物中HCHs污染大于DDTs,符合当地的农药使用历史。同分异构体比值表明研究区DDT主要是历史使用农药残留并得到了较好的降解,且以厌氧生物降解为主,当地在使用三氯杀螨醇可能性不大;沉积物中工业六六六尚未降解完全,同时周围可能有林丹输入。  相似文献   
864.
马红芳  李鑫  胡洪营  于茵  巫寅虎 《环境科学》2012,33(6):1891-1896
利用高含油脂微藻处理废水,可以实现废水处理与生物柴油生产的耦合,已成为废水处理领域新的研究方向.研究了1株高含油脂的淡水栅藻LX1(Scenedesmus sp.LX1)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生长、脱氮除磷和油脂积累特性.结果表明,栅藻LXl在该废水中的内禀生长速率、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生物量增长速率分别为0.44 d-1、7.46×106个.mL-1和0.82×106个.(mL.d)-1.培养至稳定期后,栅藻LXl对废水中的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5%、96.3%、85.8%和98.8%;其生物量干重为0.38 g.L-1,单位藻细胞油脂含量高达31.6%.因此,栅藻LXl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适于作为耦合工艺的优选藻种.  相似文献   
865.
堆肥过程水溶性有机物组成和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Leenheer的分组方法,用XAD-8树脂将鸡粪不同堆肥阶段样品提取出的水溶性有机物(DOM)按极性和电荷特性分为疏水酸性组分(HOA)、疏水碱性组分(HOB)、疏水中性组分(HON)、酸不溶组分(AIM)及亲水性组分(HIM),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1H-NMR)及红外光谱(FTIR),对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堆肥DOM中HIM和HOA组分的含量分别为32%~44%和35%~47%,而HOB、AIM及HON组分之和不到25%,经堆肥后HIM组分含量下降,而疏水性组分含量增加.元素分析显示,堆肥过程N、C、S含量呈增加趋势,经堆肥后有机质H/C比降低,腐殖化率提高;~1H-NMR分析表明:HIM组分中烷基链烃的含量最少,支链最短,分支较多,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HON组分的组成恰好与之相反,AIM组分结构类似胡敏酸,HOB富含含氮化合物.FTIR分析表明,HOA和HOB组分富含羧基、酯基和醇羟基官能团,而AIM和HIM除上述官能团外,还含有大量苯环官能团,HON组分富含脂肪族官能团,该组分官能团种类最多,经堆肥后,脂族官能团含量降低,苯环官能团增加.  相似文献   
866.
茉莉酸受体蛋白COI1(coronatine insensitive 1)是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鉴定分析茶树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家族,预测其潜在的分子功能,了解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在乌龙茶加工中应答胁迫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茶树茉莉酸受体COI1进行家族成员鉴定,氨基酸序列、结构域、基因结构、进化分析以及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结合实时荧光定量分析CsCOI1基因在乌龙茶加工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茶树茉莉酸受体CsCOI1家族有两个成员,均含有F-box和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RRs)两个结构域;单子叶、双子叶的COI1蛋白各聚一支,且与蜜柑进化关系较近;茶树COI1基因家族两个成员均含有3个内含子,启动子顺势元件主要有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光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说明茶树CsCOI1基因具有较强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CsCOI1a基因在室内萎凋后表达显著上调,且15 min、30 min日光萎凋后CsCOI1b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茉莉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推测CsCOI1基因可能通过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乌龙茶加工中萎凋的胁迫响应过程,该结果可为乌龙茶加工品质调控奠定基础.(图8表2参30)  相似文献   
867.
水稻土磷素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风险已受到普遍关注,而明确其动态变化和富集效应是制定合理防控措施的基础.以福建省1.8×106 hm2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 471个、 2008年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15 534个和2018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项目2 895个表层水稻土样点建立的1∶5万三期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为基础,分析全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近40年来的富集效应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982~2018年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47 mg·kg-1,富集面积达到1.65×106 hm2,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91%;其中,1982~2008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28 mg·kg-1,富集面积为1.47×106 hm2,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82%; 2008~2018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19 mg·kg-1,富集面积为1.22...  相似文献   
868.
研究了离子液体溴化-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盐([C_(14)mim]Br)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实验设立3个染毒组(2.5、5、10 mg·kg~(-1))和1个对照组,对大鼠经口染毒90 d后,分别考察大鼠的体重、血清生化指标、脏体指数、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肝脏/体重系数增大,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和和球蛋白(GLB)水平均明显升高,A/G(ALB/GLB)、血清总蛋白(TP)值则明显下降.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的肝脏、肾脏及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病变.研究表明,[C_(14)mim]Br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的肝肾均有损伤,且其毒性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69.
为考察我国废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危险性及污染特征,以国内典型FCC装置的废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及急性毒性。研究发现:废FCC催化剂无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急性毒性危险;未检测出具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机污染物;废FCC催化剂的特征污染物为Ni及其化合物,Ni的浸出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限值,Ni的存在形态为Ni Al2O4尖晶石,而非具有致癌性的Ni O形态。  相似文献   
870.
臭氧及联用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国内外臭氧氧化法及其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