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8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0 毫秒
661.
1986~2008年中国区域环境质量变化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处理能力和单位土地面积的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选取中国28个省市区的18项环境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标准差、Mann-Kendall和聚类分析法,研究1986~2008年间中国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及格局变化.研究表明,这期间中国区域环境质量差异呈现波动缓慢上升,分为1986~2000、2000~200...  相似文献   
662.
不同结构好氧/厌氧潜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代谢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种不同结构的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对COD和氮的去除效果不同.为了探究基质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关系,对利用Biolog微平板得到的AWCD值(平均每孔光密度值)进行碳源分类、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对于糖类及其衍生物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利用水平明显高于对脂肪酸及脂类和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的利用水平;OBAAO(好氧-缓冲-厌氧-缺氧-好氧)曝气组中采样点3.3(厌氧采样点)微生物对4类碳源的利用水平都最低,与其他各采样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96hAWCD值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OBAAO曝气组采样点3.3中的微生物群落和其他3个进行厌氧反应的采样点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较大的差异,OBAAO曝气组延长厌氧段长度为微生物提供厌氧环境,而由于缺少碳源作为能量,使得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OBAAO曝气多点进水组中的采样点4.3(厌氧采样点)微生物在4类碳源的利用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性,OBAAO曝气多点进水组补充进水和延长厌氧段长度两个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的强度,提高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663.
南京北郊O3、NO2和SO2浓度变化及长/近距离输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利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南京北郊O3、NO2和SO2质量浓度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采用聚类分析对轨迹进行分类和KZ滤波器对数据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讨论了南京北郊气体污染物(O3、NO2和SO2)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长/近距离输送对该地区污染气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北郊春末夏初(5、6月)O3月均浓度出现最大值,12月出现最小值;NO2在春季(3—5月)月平均浓度相对较高,8月份浓度全年最低,而SO2浓度在6、7月出现最低值.不同季节气体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各有特点,O3呈单峰分布,12:00—15:00出现浓度最大值;NO2浓度高值则出现在夜间;SO2在清晨出现最大值,另外,春秋冬季SO2呈双峰型分布.长/近距离输送对南京北郊污染气体影响的分析表明,在西南方向的近距离输送影响下,该地区O3浓度将会出现明显的高值;传输速度较慢的西北气流则会促使该地区形成高浓度的NO2;长距离输送对O3和NO2的贡献与气团输送距离有关,说明该地区O3和NO2是区域性问题.另外,当在传输速度较慢的偏东气流的控制下,SO2的浓度较高,说明SO2的高浓度事件与偏东方向的近距离输送有关.  相似文献   
664.
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总量为5 572.96×106m3/a。不同污染源污染贡献比例:农田化肥占49.24%、畜禽养殖占35.10%、农村生活占14.69%、农作物秸秆仅占14.69%0.97%。污染物贡献量比例:TN占56.46%、TP占39.06%、COD仅占4.48%。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等标污染负荷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阿什河流域按区域污染贡献大小可分为四类区域。  相似文献   
665.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空气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准确识别空气污染区域对联防联控措施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陕西省关中五市(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国控和省控全部90个监测点的小时级PM2.5浓度监测数据,运用邻接约束层次聚类方法对监测点进行空间聚类,并利用泰森多边形和曲线平滑等技术识别空气污染区域.结果表明:1关中五市空气污染存在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特征,本研究识别出2个特征显著不同的空气污染区域(区域1和区域2);2区域2的PM2.5浓度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区域1,且重度和严重污染天数也显著高于区域1;3空气污染区域与地形特征关系密切,区域1均为高海拔区县,而区域2均为低海拔区县.依据空气污染区域的不同特征,在区域污染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时,应当采取不同等级的污染防控措施,以减少对关中五市43%的国土面积、23个区县、639万人及335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使区域空气污染防控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与精准.同时,空气污染区域的划分对缺失数据和不同空气污染等级表现稳健.  相似文献   
66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开发、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辽宁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极具潜力。鉴于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灰色模型对辽宁省海洋经济与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比较,旨在发现目前辽宁省各海洋产业当中对本省海洋总值贡献率最为突出的产业,对辽宁省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7.
重庆大木山木本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对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大木山的木本植物区系及资源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野外调查共发现木本植物738种,隶属于86科、28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5种,双子叶植物77科、271属、699种,单子叶植物3科、7属、24种.乔木268种,灌木398种,木质藤本72种.科的组成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有26个,包含164属、526种植物,分别占该区木本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94%和71.27%,是该区木本植物区系构成的主导成分.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种的分布类型有12个,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有483个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该地区,占总种数的65.71%,其中27.12%的物种为华中植物区特有种.13个地区的聚类分析表明大木山与华中植物区和华东植物区关系最为密切.木本植物资源以药用、材用、观赏、食用类为主,古老孑遗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图l表5参35  相似文献   
668.
结合机场的地域特征,介绍一种检测人入侵行为的设计方案.以激光光电感应作为传感器件,通过对89052单片机进行C语言编程,检测和判断人入侵事件.通过大量实验获取样本时间点,利用聚类分析的算法有效排除掉噪声点,得到可靠样本空间,计算出可信赖样本阈值范围,经实验验证入侵判断误报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69.
克拉玛依市大气降水化学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欣 《干旱环境监测》2011,25(3):153-156
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对2009—2010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大气降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4^2-、Cl^-、Ca^2+和Na^+是降水中主要离子。降水的pH值、电导率、降水量和各离子组份均呈现明显的正偏态分布,降水样品以低离子含量的样本为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分类方法分析降水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分为3类。SO4^2-、Cl^-、Mg^2+、F^-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的贡献,K^+、Ca^2+主要来源于土壤和沙尘等地壳,H^+与其他阴、阳离子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区域的降水酸度是所有致酸离子和各种离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降水中某个单一的离子组份确定的。  相似文献   
670.
利用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2011~2017年黑碳气溶胶(BC)逐小时质量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来源贡献函数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研究了阿克达拉站BC不同时间尺度浓度特征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阿克达拉站2011~2017年BC呈波动下降趋势,BC清洁程度较高;BC浓度呈春冬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398.85±189.35) ng/m3>冬季(389.89±105.94) ng/m3>夏季(272.07±90.07) ng/m3>秋季(269.52±68.07) ng/m3,自然因素为BC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日变化特征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基本呈单峰分布;阿克达拉站BC潜在源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后向轨迹,WPSCF和WCWT分析都表明,春季潜在源集中于俄罗斯南部与新疆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北麓,秋季潜在源为新疆北疆经济带,冬季BC多受境外排放源影响.BC污染控制需要区域环境合作,实现联防联治,尤其是加强跨境污染源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