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3篇 |
免费 | 663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7篇 |
废物处理 | 60篇 |
环保管理 | 1580篇 |
综合类 | 3571篇 |
基础理论 | 755篇 |
环境理论 | 22篇 |
污染及防治 | 494篇 |
评价与监测 | 1015篇 |
社会与环境 | 558篇 |
灾害及防治 | 3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篇 |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189篇 |
2020年 | 286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179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269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425篇 |
2012年 | 395篇 |
2011年 | 543篇 |
2010年 | 288篇 |
2009年 | 429篇 |
2008年 | 382篇 |
2007年 | 424篇 |
2006年 | 392篇 |
2005年 | 260篇 |
2004年 | 269篇 |
2003年 | 307篇 |
2002年 | 273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306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216篇 |
1997年 | 190篇 |
1996年 | 139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6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The Paired Assistance to Disaster Affected Areas (PADAA) programme is a mutual aid initiativ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speeded up the process of restoring and reconstructing regions affect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12 May 2008. 1 The PADAA is an efficient instrument for catastrophe recovery, yet it remains a mysterious mechanism to many members of disaster management commun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lift the veil on it by assessing its origins and evolution. It draws on the multi‐level moderated competition model to explain how the PADAA func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country's top‐down political system allows the central authority to mandate provinci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from mor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to assist devastated areas with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he practices of local accountability complement vertical control by giving leaders from donor regions strong incentives to accomplish assigned reconstruction tasks, resulting in intens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972.
973.
近40年中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与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8类25种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地质灾害呈现日趋严重化,且灾害以东南部区域最为严重。而且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4.
西北地区沙尘暴引发的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西北地区继1993~1995年连续3a出现沙尘暴之后,1996年甘肃和内蒙古西部的阿盟等地再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入手,分析了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指出它归根结底是荒漠化的直接后果。概述了荒漠化的状况及危害,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975.
东海区小黄鱼总允许渔获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1~200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以及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各网站监测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投网次数)数据,通过同时期东海区小黄鱼产量对海区总捕捞努力量进行标准化,运用剩余产量模型中的Fox模型估算东海区小黄鱼最大持续产量(MS Y)、最适产量(Y0.1)和总允许渔获量(TAC)。结果表明,东海区小黄鱼的最大持续产量为116 565 t,相应捕捞努力量(fMSY)为4 988 315网次,最适产量为113 068 t,相应捕捞努力量(f0.1)为3 890 886网次,TACMSY=99 317 t,TAC0.1=77 468 t。建议以东海区小黄鱼总允许渔获量(TAC0.1)作为渔获量限额指标,对小黄鱼的总允许渔获量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76.
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垂直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ALIOP数据和SBDART(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辐射传输模式研究了2013~2016年华北地区8d沙尘天气气溶胶及其直接辐射强迫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气溶胶垂直分布和光学特性对直接辐射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集中分布在地表及以上3km范围,其中纯净沙尘型和污染沙尘型气溶胶位于上层,污染大陆型气溶胶和烟雾位于下层.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层的日均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分别是-38.41~-88.44,-74.03~-225.86,9.06~137.42W/m2.0~8km高度范围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是负值,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绝对值逐渐减小.气溶胶垂直分布对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层的直接辐射强迫影响较小,但对直接辐射强迫垂直分布影响较大,由气溶胶廓线差异造成的同一高度层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最大差值能达到31.18W/m2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对直接辐射强迫影响明显.消光能力相同时,吸收性气溶胶对短波太阳光的衰减作用大于散射性气溶胶,后向散射比例大的气溶胶大于后向散射比例小的气溶胶. 相似文献
977.
利用信息扩散模式对安徽及华东地区地震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式,分别从年地震频次和年最大震级两个方面对安徽及华东地区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安徽地区ML≥3.0地震,年频次4次以上,约两年一遇;年发生ML≥3.9地震,则3年可能遇一次.而华东地区ML≥4.0地震,年频次4次以上,大约3年一遇;年发生ML≥4.9的地震,则可能2年遇一次. 相似文献
978.
地震灾害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大姚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分别发生6.2和6.1级地震的云南省大姚县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地震灾害对中困农村居民的影响,了解了我国农村居民尤其是地震多发区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害的风险意识以及在地震灾害中的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是地震灾害的最大受害者和风险承担者.虽然他们会在地震灾害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但是由于经济水平、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只能被动地承受地震灾害,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承灾体的脆弱性.中国农村地震减灾、防灾能力的加强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