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401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117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31.
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goals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guid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eing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targ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task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832.
本文将土地详查资料和统计资料中耕地资源的数据作了对照 ,并将耕地的变化与经济 (GDP)增长联系起来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的耕地数比原有的统计数要多 ;实际减少的耕地却远远大于统计数 ;耕地减少率与GDP增长率有同步消涨的关系。可以认为 ,广东省经济主要还是资源消耗型的 ,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33.
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贵州是一个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的山区省份,本文在综合大量实地考虑资料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山地“石漠化”现状及危害,探讨了“石漠化”过程的成因,指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近期贵州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过程加快的主导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34.
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灰色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星  陈惠  周乐照 《灾害学》2007,22(4):43-45,56
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到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价与预测中。根据福建省1980~2004年主要气象受灾面积资料,构造完全受灾参考序列,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到每个年份的关联度,依照关联度排序结果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等级划分,得到5个农业气象灾害重灾年份,发现重灾年的出现大约以4年为一个周期。最后用这5个重灾年组成新序列,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重灾年份进行灾变预测,结果表明,2008~2009年福建省将是农业气象重灾年份。  相似文献   
835.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利用历年江苏省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数据进行指标筛选,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采用灰色理论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宏观角度,应用灰色聚类评价理论,对江苏省历年来道路安全发展趋势;横向结合统计软件SP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指标,比较研究江苏省各城市道路安全现状。新方法从纵向和横向对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6.
通过采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山王洞洞穴冲积物,利用Mastersizer 2000对40个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进行测试分析并计算平均粒径(Mz)、标准偏差(σI)、偏度(SKI)和峰度(KG)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1)山王洞地下古河道沉积物优势粒级以粉砂、黏土为主,其含量占总体水平的70%以上,整个冲积剖面表现为2套(9-1号与40~31号样品)由粗到细变化的砂体相互叠置和1套(30-10号样品)粒级含量相对稳定且粒级较小的砂体构成;(2)山王洞冲积物分选性差,具有河成沉积物的特点,冲积物粒径大小表明可能存在两个降雨量较大阶段和一个降雨量较小阶段;(3)沉积物颗粒较地表河沉积粒度细且分布集中,悬浮总体的累积百分含量高,反映洞穴古河道河流总体水位稳定或水动力较弱,可能与洞穴流域范围内地表植被好,地表侵蚀不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837.
贵州省毕节市威奢乡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市威奢乡耕作土壤环境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威奢乡现代耕作土壤总体呈弱酸性,pH值介于5.10~7.38之间,平均值为6.12;有机质含量丰富,介于3.29%~12.06%之间,平均值为5.85%;土壤全氮含量介于1735~6325mg/kg之间,平均值为3722 mg/kg;全磷含量介于667.2~1579.69 mg/kg之间,平均值为1161.4 mg/kg;全钾含量介于5016.06~15063.03 mg/kg之间,平均值为9186.2 mg/kg,对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研究区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为一级,无需补充,但全钾含量为五级,应适量施加含钾元素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研究区Ca、Mg元素含量均低于贵州省表层土壤平均值,应注意适量补充Ca、Mg元素;有害重金属元素Cr、Cd、As、Pb含量具有CrPbAsCd的区域特征,且Cr、Cd含量均高于贵州省表层土壤平均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农耕土壤Cd已经明显污染,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污染物。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土壤已达到严重污染程度(P综3)。其中,重金属Cd、Zn主要来源于外源污染,且大部分富集在土壤表层,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风险。  相似文献   
838.
为了揭示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恢复工程驱动下喀斯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情况,以黔中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的MODIS影像数据,通过NDVI像元二分模型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进行了动态变化评估。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0年,极高植被覆盖度面积持续增长,高植被覆盖度面积持续减少,极低植被覆盖度、低植被覆盖度和中等植被覆盖度面积先增后减,植被覆盖总体呈现转好趋势;此外,植被覆盖景观斑块数减小,平均斑块面积增大,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小,表明这一时期内植被覆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生态恢复工程取得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839.
云台山景区位于贵州省东部的施秉县,是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发育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景区白云岩不仅是形成景观的物质基础,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岩石学、沉积学及地球化学信息。景区白云岩为准同生成因,岩石类型多样,主要有粉-微晶白云岩、不等晶白云岩、细-粉晶藻砂屑白云岩、层纹-条纹-条带-薄层状藻砂屑微-泥晶白云岩、亮-泥晶藻鲕粒藻砂屑白云岩及角砾状泥晶白云岩等6类。白云岩的δ13 C值变化在-1.81‰~1.44‰之间,平均值-0.78‰;δ18 O值变化在-7.39‰~-4.1‰之间,平均值-5.11‰。白云岩的沉积构造,既有层理构造,也有层面构造。层理构造主要有水平层理和水平条带层理,层面构造有对称波痕、不对称波痕及叠置波痕。景区白云岩的类型、结构、沉积构造及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为局限碳酸盐台地,其水体较浅,但咸化程度高,水动力强度弱-中等。  相似文献   
840.
燃煤型Pb已成为我国大气Pb最主要的人为来源,高精度Pb同位素是示踪燃煤Pb排放的强有力工具,但我国煤中Pb同位素的数据报道还较少。本文研究了贵州晚二叠纪不同矿区煤中的Pb浓度和Pb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样品Pb浓度为2.03~35.6mg/kg,几何均值5.4±3.3mg/kg,低于我国煤中Pb的平均值。煤中~(206)Pb/~(207)Pb为1.1959~1.2774,~(208)Pb/~(206)Pb为1.9500~2.0895,与U/Pb比、全硫、黄铁矿含量有显著相关性,说明煤中U含量和硫化物结合态Pb对Pb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较大,偏放射性成因。比较分析了贵州省不同Pb来源的同位素组成,初步明确了大方、盘县、水城煤中的Pb主要来源于低温热液流体、玄武岩;毕节、安顺、桐梓煤中的Pb主要来源于陆源玄武岩、低温热液流体,少部分来自海相白云岩;六枝、瓮安煤中的Pb最主要来源于白云岩;晚二叠火山灰可能是兴仁煤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数据补充了贵州煤中Pb同位素数据的匮乏,并为利用Pb同位素示踪贵州地表环境Pb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