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UV/H2O2光化学氧化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UV/H2O2体系降解对氯苯酚废水的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降解速率与双氧水加入量、污染物初始浓度及载气种类有关.在双氧水理论投加量一半的情况下,通入氧气或空气,总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6%,CODCr去除率接近50%.反应体系加入载气,显著影响污染物的去除率.在本实验中,总酚降解为拟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392.
UV/H2O2工艺降解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UV/H2O2间歇式光氧化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结果表明,在原水中EE2浓度约为650μg/L、UV光强154μW/cm2、H2O2投加量5mg/L、反应时间30min条件下,EE2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0%;光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EE2的光降解速率常数随着H2O2投加量和光强的增加而增加.较低的反应液pH值有助于EE2的光降解.UV/H2O2联用工艺对EE2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阴离子HCO3-、NO3-、Cl-、SO42-对EE2光降解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3.
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的生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研究了进气负荷,液体喷淋量,气体流量和PH值等因素对生物净化低浓度硫化氢恶臭气体净化性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94.
饱和黄土中3H和Br-迁移的延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饱和黄土核素迁移实验表明 ,Br-的迁移速度比3 H快 ,这种现象对核素的迁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常用的模拟方法显然无法模拟出这种现象 .利用实验参数并以水流流速为已知参数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流速反推模拟 ,结果显示 ,3 H和Br-在饱和黄土的迁移中均存在延迟现象 ,且3 H的延迟大于Br-,模拟获得3 H的延迟因子为 1 95~ 2 0 5 ,Br-为 1 6 0~ 1 90 .对常用模拟法和流速反推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采用常用模拟法获得的水流流速存在较大误差 .延迟因子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 ,延迟因子对3 H和Br-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95.
总结了我国海洋环境油井管的防腐实践,为类似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参考。指出了我国海上油气井的环境与腐蚀状况,针对腐蚀环境特征,分仅含二氧化碳井下环境、含硫井下环境及热采井高温环境进行防腐技术总结。海洋环境油井气井内、外腐蚀均较严重,外腐蚀主要为海洋环境大气腐蚀,内腐蚀失效的原因多为CO2引发的腐蚀,此外因作业需要,井筒内流体性质的变化也加剧了内腐蚀失效。针对单独CO2腐蚀环境,建立了海上特色的防腐图版,并提出三种低成本防腐策略;针对H2S腐蚀环境,开展了不同材质的腐蚀规律研究与服役寿命预测;针对热采井高温腐蚀环境,开展了氧含量、高温腐蚀与热应力叠加强度变化研究。研究认为,海洋环境油气井外腐蚀可采取涂敷、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井下CO2腐蚀可以采用防腐选材图版选择合适材质,为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组合管柱防腐,含H2S环境可采用碳钢或低铬钢,以降低硫化物应力开裂(SSC)和应力腐蚀(SCC)风险,热采井宜控制含氧量及热强度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6.
稀土催化双氧水氧化耦合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研究(I)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探讨了稀土配合双氧水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时的影响因素与具体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有稀土的双氧水处理体系中,底物的氧化与新生态有机物的耦合是共存的;过氧化氢与稀土的最佳加入量因废水的初始浓度而定,反应温度在为60℃,HRT为75min。在相同的条件下,同Fenton试剂相比,该法氧化剂需要量少,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397.
398.
探讨利用木质素-二氧化硅凝胶制备高比表面稀土催化剂的方法、性能及其在非均相催化体系中稀土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催化行为与效果.结果表明,负载型稀土对双氧水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明显的增效行为,并对该行为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9.
可变电荷土壤和矿物表面Cu^2+吸附过程中H^+释放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国松 《环境化学》1995,14(4):294-299
本文以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为参比电极,低阻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研究了红壤和高岭石体系Cu^2+吸附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红壤和高岭石的酸碱滴定曲线求得了不同反应时间H^+释放的绝对量,即H^+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Cu^2+吸附过程中H+释放大部分在反应刚开始时进行,反应进行5min后,两种Cu^2+起始反应浓度的高岭石和红壤体系H+分别释放了92%和82%以上。Cu^2+起始反应浓度愈大  相似文献   
400.
在自行设计和搭建的模拟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研究了基于控制冷凝法原理的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对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的捕集性能,重点考察了螺旋管与石英棉冷凝温度、采样枪温度、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和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对SO_3/硫酸雾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湿法脱硫后SO_3/硫酸雾采集装置优化的操作参数为:螺旋管及石英棉冷凝温度95℃,采样枪温度280℃,采样流量17 L/min,采样时间30 min。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高时,螺旋冷凝管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的SO_3/硫酸雾比例在75.8%~80.8%,远高于螺旋冷凝管与石英棉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SO_3/硫酸雾质量浓度较低(约1mg/m3)时,采样枪对SO_3/硫酸雾的捕集起主要作用,其捕集SO_3/硫酸雾的比例大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