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地基遥感监测杭州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大气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6年4月—2007年4月杭州地区4个监测点 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的实测数据, 精确反演了杭州地区实测日期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气溶胶混浊度系数(β)的增加,波长指数(α)减小.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β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90),且较为一致地反映了该地区春季大气污染严重,夏季相对清洁,晚秋初冬为过渡反弹期的季节变化特点;但在空间上二者又表现出不同的细节特征,主要是与气象参数和下垫面特征紧密相关.分析近地面ρ(PM10)的实测数据可知, AOD与ρ(PM10)的日均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 0.74,明显高于二者小时均值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92.
利用2013—2016年杭州市国控点臭氧观测资料,讨论了杭州市臭氧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一次臭氧高浓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杭州市臭氧浓度以10. 3%的升幅渐增,增幅大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千岛湖背景点及位于城区的朝晖五区、下沙、西溪站点臭氧浓度月变化存在2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5月,受降水、温度影响次峰值出现在8—10月;夜间臭氧浓度背景点高于城区点。杭州市10个国控站点臭氧浓度相对标准偏差逐年减小,臭氧污染已呈区域性,城东为重污染区域。2015年8月出现的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和台风外围的影响,导致杭州市朝晖五区站点臭氧浓度高达228μg/m~3,台风登陆后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93.
基于灰色关联识别模型,从时空角度分析旅游活动对杭州湾北岸滨海人工浴场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滨海旅游活动与海水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滨海人工浴场由于管理模式及水体净化技术的不同,水域环境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但总体上滨海人工浴场建设和环境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护滨海人工浴场以及周边区域水环境;不同旅游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一,根据灰色关联识别模型综合评价指数,影响最大的是以水上自行车、皮划艇等为主的水上游乐项目,综合评价指数为2.571和2.542;其次是海滨游泳活动,综合评价指数为2.513;影响最小的水上舞台活动和观海踏潮,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2.501和2.472。  相似文献   
94.
杭州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及缓减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夏季的杭州市为例,利用Landsat 5 TM热红外遥感数据提取并反演了杭州市地表的覆盖类型与地表温度,通过热场分级分析和剖面分析的方法,对杭州城市尺度下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了杭州热岛的分布格局与城市用地类型、功能布局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从城市用地类型的演化、城市空间格局的改变、城市用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人为热排放等方面剖析了杭州城市热岛的产生与影响机理.最后,从城市规划视角提出了合理控制城市用地扩展、构建开敞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以及开展城市下垫面规划设计等城市热岛缓减对策,供未来杭州城市热环境改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5.
杭州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涌现了不少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包括: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增量和存量的PPP模式及TOT模式,激发社会资本进入第三方市场的国企改革试点创新模式,保障农村治水成效的农村污水设施第三方运维模式,咨询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模式,破解城市难题的专业化规范化的运维模式,以及企业第三方治理模式等.这八个典型案例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对象,在借鉴和推广时应当根据不同责任主体、不同领域与行业特点,开展差异性、竞争性的第三方治理.  相似文献   
96.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挑战,针对杭州的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态人居、弘扬生态文化、优化体制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7.
阐述了新形势对杭州市环保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系统分析了人才发展现状,从环保人才分类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类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2010年春季杭州湾邻近海域尿素含量及平面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0年4月在杭州湾邻近海域进行的现场调查,结合同步的化学和水文环境要素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尿素的浓度变化以及占溶解氮的比例,探讨了尿素的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尿素平均值为(1.14±0.90)μmol/L,浓度范围为0.19~6.55μmol/L,尿素含量相当于无机氮盐总量的7%,同时占有机氮含量的7%~12%,占总溶解氮含量的3%~7%。(2)其平面分布特征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口海域,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其中表层受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杭州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来源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6—2012年期间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春季调查资料,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并对其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As 5种重金属主体上呈现出以南汇嘴附近海域为高值区,向东北部和西南部海域逐渐递减的趋势;Hg在长江口南支入海口和杭州湾口北岸未呈现出明显的高值区,在舟山东南海域出现了明显的高值区.历史变化趋势表明,自1996年以来,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b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u、Zn、As含量在2001—2009年期间均表现出了上升趋势,2009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Cd、Hg含量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基于历史数据统计法确定的Cu、Pb、Zn、Cd、Hg、As的环境背景值分别为20.6、21.0、80.5、0.102、0.039、9.99 mg·kg~(-1).各金属元素两两之间基本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来源具有相似性.主成分分析表明,陆源碎屑颗粒的输送对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组成和分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重金属在不同介质间转换机制及海水养殖污染对沉积物重金属来源也有一定贡献.表层沉积物总体潜在风险为中等,Hg和Cd是主要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其中,Hg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强.RI相对高值区分布在舟山东南海域、长江南支入海口及杭州湾口北岸.  相似文献   
100.
Climate change is expected to be a major driving force of landscape in the coming decades. It will have a multitude of potential impacts that vary in intensity and effect according to region and sector.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the climate of China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the recent 100 years. The reason for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is mainly due to irrational land use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which chiefly results in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an assessment model, this research represents a picture of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six districts of Hangzhou reg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onclude, on the one hand, some of Hangzhou sensitivities in relation to the primary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other hand, a reflection is made on a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preconditions on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by design of integrated adaptation options for the future spatial developments in function to upgrade Hangzhou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climate change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