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2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740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88篇
环保管理   302篇
综合类   4300篇
基础理论   870篇
污染及防治   821篇
评价与监测   375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物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细颗粒中,可占其干重的10%~70%。由于有机气溶胶的健康及气候效应,有机物的组成、源分布、颗粒行为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有机物成分的鉴别和定量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分析中,就目前有机气溶胶的采样、有机成分提取、分离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92.
有机离子载入-复焙烧失法制备新型净水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了一种制备介孔复合净水材料的新方法——载入有机离子一复焙烧失法。通过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有机载入剂为CTMAB,有机载入剂(质量浓度5g/L)加入量4mL/g,有机离子交换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40℃,复焙烧失温度230℃,复焙烧失时间1.5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净水材料对色度为7400倍、COD为3040mg/L的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8.9%,略优于杏壳活性炭的脱色率(98.2%);COD去除率为91.3%,与杏壳活性炭的COD去除率91.7%相差无几。净水材料的染料吸附量是添加剂升温烧蚀后产品的近85倍,是酸洗刻蚀后产品的近590倍,是原材料的900多倍,其对染料废水的净化能力整体优于杏壳活性炭。  相似文献   
993.
农用肥料中有机污染物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GC/MS技术对21种农用肥料中8类43种USEPA优控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肥料检出3类5种以上有机污染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硝基苯、氯代烯和多环芳烃;有26种有机污染物至少在1种肥料中被检出,其中有5种污染物,尤其是邻苯二甲酸酯在大部分甚至全部肥料中被检出,最高达9764.57μg/kg ;强致癌性化合物苯并(a)芘在2种肥料中被检出.包膜肥料、多功能复合肥料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明显较高,表明在肥料生产中应注意原料的有机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94.
钱骏  徐晨曦  陈军辉  姜涛  韩丽  王成辉  李英杰  王波  刘政 《环境科学》2021,42(12):5736-5746
2020年4月24日至5月6日成都市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复合污染过程期间,在成都市城区开展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NO,、VOCs)和气象参数观测实验,基于观测数据采用OBM模型对市区臭氧敏感性和主控因子进行识别,并采用PMF模型对关键VOCs物种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臭氧超标日各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上升,VOCs物种中芳香烃和含氧(氮)化合物上升幅度较大;成都市城区O3超标天对应的臭氧处于显著VOCs控制区,芳香烃和烯烃对O3生成最为敏感,且存在削减NOx的不利效应;结合VOCs来源解析,城区VOCs主要来源:移动源(22.4%)、餐饮及生物质燃烧源(21.8%)、工业源(15.1%)和溶剂使用源(9.3%),臭氧超标天溶剂使用源、餐饮及生物质类燃烧源贡献率明显上升.成都市城区春季应以VOCs减排为重点,并加大芳香烃和烯烃相关源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995.
曝气生物滤池内的自养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孔介质——火山岩为载体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研究了限制供氧条件下,无有机碳源时反应器的硝化反硝化特性.结果表明,在 10~30℃范围内,20℃为临界点,低于20℃时,硝化速率缓慢;高于 20℃后,硝化速率加快.温度从 20℃升高到 30℃,硝化速率增长仅为10%,这一特性与悬浮生长反应器内温度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完全不同.此外,稳定运行的 BAF 内存在大量氮流失现象,分析认为,限制供氧和无有机碳源时,生物膜内发生了以 Anammox反应为主的自养反硝化作用,大量的氮以 N2的形式流失.  相似文献   
996.
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过程,纺织品用各种抗静电纤维和导电纤维的生产方法和性能特点,指出使用有机导电纤维是纺织材料抗静电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金属化合物复合有机导电纤维适合于民用纺织品,碳黑涂敷或碳黑复合有机导电纤维适合于特殊功能纺织品。  相似文献   
997.
土壤溶液和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红色络合物Mn(Na2HP2O7)3在浓H2SO4存在时可氧化有机质使络合物颜色变浅的基本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脂肪族与芳香族)、比色测定的条件(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与一些干扰离子对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的有机碳化合物的浓度与比色测定的吸光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比色波长为490~500nm.当溶液中Cl-浓度>80mg/L或Fe2+>15mg/L,会使比色测定结果显著增大,测定前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在所建议的最佳比色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81%.当显色液中有机碳浓度为0~5mg/L时,土壤溶液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76%.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溶液和水体环境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是可行的,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价格昂贵的TOC仪,而且测定速度要比仪器快得多.  相似文献   
998.
有机固体废物固态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固体废物的固态厌氧消化处理是一种在固体含量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同时产生沼气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目标.文中介绍了有机固体废物固态厌氧消化的研究状况,并且展望了其固态厌氧消化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敏感藻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敏感藻是指在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对毒物响应的温差大、时间快、种类多、剂量低的特殊藻类.自然藻中是否存在敏感藻以及如何确定,是建立藻红外测试法的关键.为此,开展了敏感藻确定方法的探索性研究.试验用8种藻,重金属、有机毒物、农药各10种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对重金属、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对有机毒物、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对除草剂和杀虫剂、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对杀菌剂的平均绝对温差分别为0.21℃、0.27℃、0.19~0.20℃、0.20℃,分别高出各自的总均温差0.07℃、0.15℃、0.07℃、0.08℃;4种藻的平均响应时间1.5~7.0min,较好响应药品的响应率≥80%;发光细菌对部分药品的灵敏度在0.07~50.0mg·L-1,而4种藻对相同药品的灵敏度在0.01~7.0mg·L-1.根据敏感藻定义和试验结果,确定短线脆杆藻、羊角月牙藻、纤细裸藻、水华鱼腥藻分别为重金属、有机毒物、除草剂和杀虫剂、杀菌剂的敏感藻.  相似文献   
1000.
珠江三角洲典型生态系统有机含硫气体地气交换通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珠江三角洲森林、稻田和城市草地和菜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测量土壤COS、DMS、CS2和DMDS通量,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含硫气体交换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和菜地交换速率最大,城市草地次之,森林土壤交换速率最小。森林土壤吸收COS,释放DMS,有凋落物土壤气体交换速率高于无凋落物土壤,CS2和DMDS源与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森林COS通量受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的共同影响;有水稻稻田吸收COS,无水稻稻田释放COS,有水稻稻田DMS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无水稻稻田。干旱稻田土壤吸收COS,水淹土壤释放COS,但DMS、CS2和DMDS释放速率两者间无显著影响;城市草地吸收COS释放DMS,CS2和DMDS存在不确定性,有草土壤COS和DMS交换速率高于无草土壤,割草前后气体释放速率无显著变化;菜地释放VOSCs,其中DMDS占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