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466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129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经F-掺杂改性的F-SnO2/GAC粒子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循环伏安曲线(CV)对粒子电极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该粒子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SnO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GAC的内外表面,且结晶完整;经F-掺杂改性后的SnO2活性组分能够增加反应体系中的转变电荷量,提高电催化活性.当RhB质量浓度为300mg/L、初始pH 3、槽电压为9V、处理30min时,在500℃下煅烧2h的10% F-SnO2/GAC粒子电极对RhB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达到了97.6%和89.0%.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确定了电催化过程主要是以羟基自由基(·OH)的间接氧化来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662.
利用反硝化滤池耦合生物膜电极反应器(Denitrification filter coupled biofilm-electrode reactor,DF-BER)实现生物深度脱氮过程,考察了不同进水水质条件下,外加不同电流强度对DF-BER的脱氮性能、出水有机物种类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F-BER通过降解实际污水中原有难降解有机物来强化系统反硝化效果,电流强度为5mA时,与以模拟污水为进水相比,系统脱氮率提高14.7%.随着外加电流强度的增大,DF-BER的脱氮效果增强,实际污水出水中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含量降低,实际污水和模拟污水出水中均出现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酸积累现象.  相似文献   
663.
目的研究电除尘器中离子风对除尘过程的影响。方法分析电除尘器中离子风对除尘效果的影响,建立完整的颗粒荷电模型,在Fluent软件平台上进行计算。结果离子风在电极线附近呈双螺旋结构,正对电极线位置的离子风速度最大,在远离电极线的方向上逐渐变小,越靠近电极线,速度下降的梯度越大,对流场有扰动作用,随流速增加,离子风效应被逐渐削弱。当主流速小于等于0.5 m/s时,离子风体现为增大驱进速度,颗粒更快到达极板,有利于改善除尘效率。结论电极线的偏置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当电极线置于电场宽度方向1/4处时,可以获得最佳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664.
研究了电除尘过程中的反电晕现象及其对ESP工作的影响,对现有抑制反电晕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使用合理的极配方式来减弱反电晕的影响,以期能促进ESP在收集高比电阻粉尘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5.
文章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NT-ME)并考察了其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电催化性能.对MWCNTME的表面形貌、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及苯胺和苯酚单项污染物电化学特性进行初步表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质联用(GC/MS)检测和COD检测分析对比了MWCNT-ME与IrSnSb金属电极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666.
阐释了有机废水电催化法降解机理;综述了传统二维电极、新型三维电极电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PbO2电极在三维电极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反应机理以及改性PbO2电极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7.
利用碘离子选择电极,以0.1mol/LKNO(3^-)0.01mol/L酒石酸为总离子强度调节荆、Na2SO3为还原保护剂,将加碘食盐中的10(3^-)还原为I^-,在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条件下,采用直接电位法和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了溶液中的碘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线性范围10^(-1)~10^(-7)mol/L,检测下限4.6×10^(-8)mol/L,样品具有较好的回收率(98.2%-100.7%),可以用此方法测定食盐中I^-的含量。  相似文献   
668.
为了对地表水自动监测中电极法测定氨氮进行方法确认,采用性能试验、方法比对、使用标准物质测量的方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重复性误差、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最低检出限、线性相关系数满足要求,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无显著差异,经氨氮有证标准样品测试验证,该方法无明显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669.
文章以金属钴为基体,在其表面形成对磷酸二氢盐有良好电化学响应的氧化钴敏感膜,成功的制备了磷酸盐离子选择性电极。详细讨论了不同活化时间和不同活化溶液对磷酸盐检测的线性响应范围、响应斜率及检测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基于钴的磷酸盐离子选择性电极在0.025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底液中,对磷酸二氢盐在10-4~10-1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响应,其响应斜率为-48.27 mV/dec,检测限为2.27×10-5mol/L,相关系数R2为0.99。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已成功用于实际自来水样中磷酸二氢盐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0.
臭氧/催化臭氧化技术在给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以及难降解废水的处理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传统的臭氧使用方法是将由氧气生成的气相臭氧溶入水中而得以应用。为了使臭氧更好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从水溶液中合成臭氧的技术近年来受到关注并得到重要发展,该技术设备简单,且能避免传统的气相合成臭氧技术的氮氧化物污染和臭氧的气/液转移损失,电极材料的发展和反应器系统的优化是推动此技术应用的关键。文章介绍了电化学合成臭氧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动态,重点评述了用于该技术的不同电极材料及其研究应用现状,同时也分析了电化学合成臭氧反应器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目前电化学合成臭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重点,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