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Fe2+EDTA液相对NO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Fe~(2 )EDTA溶液络合NO过程的影响因素的探讨,是“液相络合-铁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x技术研究的基础。用鼓泡反应器和模拟烟气,在实验室研究了Fe2 EDTA溶液络合NO的过程,探讨了Fe2 EDTA溶液络合NO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该过程的反应平衡常数。结果表明:Fe2 EDTA溶液对NO的络合能力随时间延长而减弱;Fe2 EDTA溶液对NO的络合容量随着烟气中O2含量的增加和络合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络合液中Fe2 EDTA浓度增加而呈直线增加;pH值为8左右时,Fe2 EDTA溶液对NO的络合容量最大;Fe2 EDTA溶液络合NO的反应平衡常数在实验条件下为105~106L·mol-1数量级,其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壳聚糖碘液对血清HBsAg和HBV DNA的破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56250 g/L和0.78125 g/L的壳聚糖碘液分别作用5 m in和10 m in能完全破坏HBsAg的抗原性;6.25000 g/L和3.12500 g/L的壳聚糖碘液分别作用5 m in和15 m in能较好地破坏血清中的HBV DNA。提示壳聚糖碘液具有体外灭活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空气和废气中醛酮污染物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戴天有  谭培功 《环境化学》1998,17(3):293-298
以2,4-二硝基肼酸性饱和溶液吸收空气和废气中的醛和酮所形成的腙衍生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本法预处理回收率在94%以上,最低检测限为0.05-0.1ng,可测定空气和车间空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醛和酮类污染物。  相似文献   
144.
Aqualab分析单元在做每一项分析时都要用一个标准样品来校正各项目使用电极,电极会显示一个校正后的检查值,我们可以根据检查值来确认分析仪器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如果检查值不在我们仪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认为仪器是不正常的,本文通过实践中的一些检查值数据的异常变化来描述自动监测仪系统出现的故障及表象可能产生的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为同类现象的问题用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5.
为了解污水土地处理过程 中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溶液P含量和迁移特征,在一种特殊2的大型人工模拟土层和地下水实验装置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1.5m~0.5m土壤溶液P含量极低(≤0.02mg/L),但在旱地条件下,P含量上升至0.045mg/L~0.628mg/L,P素随入渗污水向下迁移距离可达1.1m。在低水力负荷率和较长停留时间的运行条件下,1.3m以下土壤溶液和地下水的P含量处于安全  相似文献   
146.
一系列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主料,根据高聚物相似互溶、扩散渗透原理,基于高聚物交联(架侨)反应,使原来呈线状结构或轻度支链的天然高分子交联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复合粘结剂。本系列复合粘结剂来源广,价格低,用于粉煤加工成型,基本不受煤种、配煤比、固硫剂的制约。其型煤冷热强度高,防潮抗水性好,脱硫固灰率高,易着火,能燃尽、不结焦,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和民用的清洁燃烧,能减轻S02、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及危害。  相似文献   
147.
混凝剂的水溶液形态与流动电流的相关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剂具有多种溶液形态,每种形态对混凝过程的作用不同,因而对流动电流的影响也不同,本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阐述了一般水处理条件下的流动电流检测器(SCD)对混凝剂的检测原理,分析了水中混凝剂形态改变过程中流动电流的变化特征,探讨了SCD对不同形态混凝剂的响应灵敏度,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铝盐的混凝过程以及三价铁阳离子对流流具有较为灵敏的正增值效果。  相似文献   
148.
采用酸性蚀刻废液与碱性蚀刻废液混合沉铜的方法制取氧化铜,讨论了酸度对沉淀的影响;同时,对沉铜后母液用于制取碱性蚀刻液的指标的调整、蚀刻速率进行了研究,达到了废液重复使用的目的,是一种较理想的再生利用电路板废液和回收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9.
采用直接淋浸法对风化铬渣及新鲜铬渣进行了六谷铬溶出的条件试验,60min的浸泡时间,80目以下的粒度对渣水比250g/200mL的新渣中Cr(VI)浸出率达69.4%,渣水比250g/200mL,500g/400mL,750g/600mL的风化渣中Cr(VI)的总溶出率分别为70.2%,86.3%,94.0%,其中第一次淋滤溶出率分别达48.1%,70.0%,81.6%,低PH值的淋浸水有利于Cr(VI)的浸出,在PH值为3时溶出率达高峰,Cr(VI)浸出质量比自然条件(近中性)高出14.1%-16.3%,增大管径和降低装置的滤面负荷可提高浸出效果,在直径80mm管径,500g铬渣装填料,滤面负荷9.95g/cm^2时,Cr(VI)溶出率达98.7%,真空抽滤可提高Cr(VI)浸出速率,但降低了滤液中Cr(VI)的浓度和溶出质量,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了直接淋浸法回收铬渣中六价铬的可行性,并可作为工业化装置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0.
采用HCl,HNO3,H2SO4,HAc,NaAc(pH=8.15)和NaAc(pH=3)作为浸取剂,分别对飞灰进行了浸出实验。NaAc(pH=3)浸出效果最好。以NaAc作浸取剂,对不同液固比(L/S)、浸取液浓度、浸出时间和初始pH值实验条件下Pb和cd的浸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取剂浓度为0.5mol/L、液固化为10、浸出时间为60min和浸取液初始pH值等于3时对飞灰中的Pb和Cd浸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