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人类食用昆虫的历史与习俗,食用昆虫资源的概况和产品开发,指出了开发利用食用昆虫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2.
减少显色剂中HgCl2,KI的含量,以聚乙烯醇做胶体稳定剂,显著提高了显色剂的稳定度和显色的稳定度,以KOH和酒石酸做缓冲液,保持恒定的显色碱度,同时也隐蔽了金属离子的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和检测限。废水予处理,通过条件实验,确定了稀释比,稀释水样用絮凝沉淀法或蒸馏法处理,蒸馏时用磷酸盐缓冲液,并降低硼酸吸收液的浓度,提高了回收率。  相似文献   
583.
GB7493-87认为:1.00mg/L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在使用时,应当天配制。现经50天试验证明,该溶液置于20℃以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84.
以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现场调查、动态监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浑河流域的具体实际条件,包括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流耦合模拟模型及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地表水、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运用HydroGeoSphere(HGS)技术系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立并行同步求解.根据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同步动态监测资料,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之后,根据设定的情景方案,应用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对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未来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基于HGS技术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能够刻画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各自的运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水力联系与相互转换关系.若地表水受到污染(如农田施肥),不仅会影响到地表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85.
硼酸吸收液对含氨样品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用硫酸溶液吸收馏出液,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若用硼酸作吸收液,特别是微量测定,要将pH值调至10.0±0.5,才能达到溶液显色反应所要求的碱度,确保测定的精密度和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86.
为了弄清污染事故的污染程度及影响因素,对原油在盐水中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选定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水温、水深度、放置时间及油膜厚度,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中油浓度最显著的因素是油膜厚度,显著因素是温度和水深度,次要因素是放置时间;研究结果可为污染事故的应急水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7.
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283.2~323.2 K温度范围内NaCl在Zn(Ⅱ)-NaOH-H2O体系(cZn(Ⅱ)=0.6 mol/L、cNaOH=5.00mol/L)及NaOH-H2O体系(cNaOH=5.00 mol/L)中的溶解度。与NaOH-H2O、纯水体系相比,相同温度下NaCl在Zn(Ⅱ)-NaOH-H2O体系中溶解度最小。运用正交实验法对Zn(Ⅱ)-NaOH-H2O体系中NaCl的溶解度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cNaOH和cZn(Ⅱ)是造成NaCl溶解度急剧降低的主要原因,提高温度虽然对NaCl的溶解有促进作用但影响较小。最后,通过加热浓缩方式提高溶液NaOH和Zn的浓度,促使NaCl因溶解度骤降而结晶析出,首次实现了碱锌溶液中高浓度Cl-的大量去除。实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8.
充气膜污染机理及膜清洗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充气膜吸收技术分离水溶液中挥发性物质过程中膜污染的基本原理。用标准浊度液测定了浊度对氰化物传质系数的影响,探讨了膜污染的几种清洁方法。  相似文献   
589.
为了探讨pH值、离子强度及膜材料对膜-污染物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特征,利用自制的典型膜污染物羧基官能团胶体探针,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定量考察了羧基官能团与PVDF及EVOH超滤膜间的相互作用力随pH值及离子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带有羧基基体的污染物与PVDF及EVOH超滤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皆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是上述作用力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呈现特殊的变化趋势:在离子强度为0~10mmol/L时,膜-带有羧基基体的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力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离子强度为10~500mmol/L时,膜-羧基之间相互作用力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特定的水质条件下,EVOH-羧基间的作用力远小于PVDF-羧基之间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590.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环境污染物. 为研究工业过程中POPs的运转迁移,针对电路板蚀刻废液及其回收后生产的铜盐产品中7种指示性PCBs(多氯联苯)及CB-209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PCBs在碱性废液和微蚀废液中未检出,而在酸性废液中有不同程度检出,ρ(∑8PCBs)在0.41~60.80 ng/L之间,其中ρ(∑7指示性PCBs)在0.24~58.00 ng/L之间. 3种铜盐产品〔CuCl2、Cu2(OH)3Cl和CuSO4〕中,CuSO4中w(∑8PCBs)相对较高,在2.75~284.00 ng/kg之间;而CuCl2中w(∑8PCBs)在6.95~31.50 ng/kg之间;Cu2(OH)3Cl中w(∑8PCBs)在7.31~9.42 ng/kg之间. 污染物指纹特征表明,酸性蚀刻废液及其铜盐产品中的PCBs具有十分相似的分布特征,CB-28是最主要的检出单体,并且w(CB-209)相对较高,表明铜盐产品中的PCBs主要来源于生产原料(酸性蚀刻废液)的携带,而酸性蚀刻废液中污染物来源须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