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0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316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490篇
综合类   2152篇
基础理论   577篇
污染及防治   175篇
评价与监测   216篇
社会与环境   337篇
灾害及防治   196篇
  2025年   3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近年来我国西部山区泥石流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建筑物的破坏是造成各类损失的重要原因。正确认识泥石流的致灾机理和泥石流灾害下建筑的破坏特征不仅是正确评价泥石流灾害风险的基础,也是科学构建泥石流下房屋建筑易损性模型的依据。基于文献查阅、新闻资料和现场调研,首先对西部山区泥石流灾害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阐述,其次梳理了近年来发生泥石流灾害中建筑物的破坏特征,最后结合泥石流的动力学特性和建筑结构情况剖析了建筑结构的受损机理。基于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与泥石流强度的时空耦合变化特征,对泥石流强度表征方式给出方向性建议;基于建筑的受损机理,参考地震作用下建筑的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提出了泥石流下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方式,旨在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82.
为了提升城市防洪水平与洪涝灾害恢复能力以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以潍坊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基于元胞自动机的CAflood 模型获取淹没水深数据,并通过数据挖掘与相似性分析方法直接移植引用城市损失率建立研究区淹没水深?损失率函数,构建基于损失函数的城市洪灾弹性模型方法并计算了潍坊城区在遭遇5、50、100 及200 a 重现期降雨时的内涝弹性指数分布。同时,分析研究区在2012、2017 和2022 年3 种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潍坊市城区洪涝灾害弹性的时空变化趋势,揭示潍坊城区城市演化与区域洪涝灾害弹性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潍坊市城区洪涝灾害弹性随重现期增加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剧烈区域主要集中在人造地表面积占比较大的中心城区、街道和东部开发区,以及河流周边平坦低洼区域。从空间分布上看,这种下降趋势呈现出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外扩张的趋势。此外,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增加,研究区各分区的平均弹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7 山丘区一直处于弹性较高水平,C4 高新开发区在多种模拟情景下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遭遇相同重现期降雨后,城市化程度越高,各分区的平均弹性指数降幅越大。研究结果为潍坊市应对未来增长的洪涝风险,实施城市洪灾弹性提升策略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83.
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风险分析及避难转移安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避难转移安置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21技术,建立潖江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值模型,模拟北江遭遇300年一遇洪水时,在潖江口泄洪,潖江蓄滞洪区内洪水演进,分析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风险.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历史洪水情况,利用潖江蓄滞洪区DEM数据、Google地图及最快避难转移安置时间分析法,详细设计了潖江蓄滞洪区内各行政村落遭遇洪灾时避难转移与人员安置,为潖江蓄滞洪区启用预案科学编制及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4.
岳大鹏  董美云 《灾害学》2010,25(1):59-63
随着乡村聚落的发展,陕北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严重性已经凸显。以碾庄沟流域为例,研究了乡村聚落土壤侵蚀方式,并对侵蚀总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从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来看,以新建窑洞的弃土侵蚀最大,窑洞坍塌侵蚀次之,聚落水蚀侵蚀量最小,其中塌窑侵蚀和建窑侵蚀两项合计占到乡村聚落土壤侵蚀总量的94.6%;从乡村聚落的侵蚀总量来看,面积占1.08%的乡村聚落产生的侵蚀量却占到全流域侵蚀总量的6.83%,人居侵蚀模数达6.3万t/(km2.a)或8.18 t/(人.a)。因此,对乡村聚落土壤侵蚀应加以重视,而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应该以新建窑洞的管理和废弃窑洞坍塌的治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885.
根据灾害系统理论,以连片特困区-武陵山片区干旱灾害为例,分别从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载体的脆弱性3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类型、水资源、降雨量、人口密度及耕地面积等指标为旱灾风险评估指标因子,利用熵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建立武陵山片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风险区划,为武陵山片区区域防灾、减灾和区域扶贫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区域整体处于中、高风险区,空间分布呈东南-西北向条带状分布;东南区域处在干旱灾害高风险区,西北区域处在干旱灾害中等风险区,而东北区域处在相对较低的风险区。  相似文献   
886.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孤立研究已渐露弊端.探讨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融合模式,剖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空间范围与应变管理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整合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空间观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服务范围和资源量,提出了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以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  相似文献   
887.
介绍两种震害损失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伯阳 《灾害学》1991,6(2):45-47
本文介绍了两种震害损失估算方法:全概率法和单位面积法。并据此法对宁夏、青海等地震害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888.
彩叶植物是居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区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昆明33个居住小区样地的调查表明:乔木类出现频度较高的有14种,红叶石楠的重要地位值最高;灌木类出现频度较高的有15种,金叶女贞重要地位值最高;草本类出现频度较高的彩叶植物共有9种,彩叶草重要地位值最高。通过分析发现,乡土彩叶植物种类较少,彩叶植物配置缺少新意,因而进一步完善居住小区绿地的功能结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89.
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石流是北京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在1989-1999年期间,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9亿元.对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的评判是首先按北京山区各区县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划分风险区,然后对各风险区进行灾害危险性和灾害易损性评判.在危险性评判中,按各风险区的泥石流危险度等级赋予危险度评判指标值.在易损性评判中,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4个因素作为评判指标,并分为两个层次进行评判.第一层次是经济易损性与社会易损性评判,第二层次是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判.最后用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出各风险区的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度,并由此绘制了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890.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年际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分析是一种新的时一频分析工具,广泛适用于非线性科学领域。选用Daubechies小波系对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特征进行了分解和重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53—2002年受害森林面积有近15~20a的周期波动性,森林火灾次数则有近30a的周期波动性。未来几年内,该省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和火灾次数会在较低的水平上波动,但森林火灾可能要比2000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