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SiO2纳米颗粒内嵌强化介孔TiO2单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性能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决定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主要因素.为提高介孔TiO_2单晶(MSCs)的吸附性能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在MSCs内部构建SiO_2纳米颗粒吸附结构.同时,利用表面光电压谱、氮气等温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等研究其结构特性.最后,以盐酸四环素为抗生素代表,通过控制SiO_2纳米颗粒比表面积,考察SiO_2对复合材料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纳米颗粒与TiO_2单晶复合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吸附性能,表面保护蚀刻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实验条件下,高比表面积SiO_2-TiO_2单晶复合材料(KSiO_2@TiO_2)对盐酸四环素的平衡吸附量、降解效率、降解速率常数和矿化率分别达到了0.96 mg·g-1、90.2%、0.0079 min-1、54.4%,分别是MSCs的4.4、1.5、2.6和3.1倍.副产物分析表明,SiO_2复合介孔单晶材料更易将盐酸四环素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62.
在柠檬酸介质中,I-对KIO3氧化结晶紫的反应有催化效应,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I-新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185μg/ml,测定范围为5~70μg/25ml,用本法对环境水样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3.
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能量积累与耗散是岩爆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一般将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归结为隧道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分析表明,开挖状态下,围岩可以积蓄的宏观弹性应变能小于岩爆过程释放的总能量。根据理论物理学、结晶学及矿物学相关理论与岩爆特征,岩爆能量应属于破裂面两侧断裂晶体的应变能,并非围岩整体的应变能。岩爆破裂面断裂晶体的应变能是在裂纹到达的瞬间因晶体被拉伸到极限状态而达到最大值并高速释放的,因此,岩爆能量的积累过程是短暂的、瞬时的。岩爆过程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表面能、动能及热能等形式,而动能是裂纹持续快速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建立黄孢原毛平革菌与10、50、100mg/L碱性紫5BN的共培养体系,研究菌种和培养条件对脱色降解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的改变,确定染料的脱色率及降解率。结果 (1)OGC101菌株的降解能力明显强于BKM-F-1767菌株,培养液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说明染料的N-去甲基化和降解中间物的形成;(2)琥珀酸钠缓冲液、04mM藜芦醇(VA)、浅层静置培养的参数组合较佳;(3)共培养30d后,各样品的脱色降解率为54%-98%;(4)染料浓度与脱色降解效应的相关性,因菌种而异。  相似文献   
165.
分析了SCR尿素热解系统中尿素结晶的原因,对系统设计、流场控制、设备选型、工艺水和压缩空气品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选择,以期对热解炉尿素结晶的现象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6.
Chlorophenol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persistent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nd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a range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cluding cancer. They are readily conjugated and excreted as the corresponding glucuronides and sulfates in the urine of humans and other species. Here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f ten chlorophenol sulfates by sulf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hlorophenols with 2,2,2-trichloroethyl (TCE) chlorosulfate using N,N-dimethylaminopyridine (DMAP) as base. Deprotection of the chlorophenol diesters with zinc powder/ammonium formate yielded the respective chlorophenol sulfate ammonium salts in good yiel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ree TCE-protected chlorophenol sulfate diesters and one chlorophenol sulfate monoester were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hlorophenol sulfates were stable for several months if stored at −20 °C and, thus, are useful for future toxi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biomonitoring studies.  相似文献   
167.
为精准分析环境介质在零价铁(ZVI)界面沉积过程和沉积层特性,采用喷涂方法制备ZVI负载芯片,应用耗散式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腐殖酸(HA)与钙离子(Ca(Ⅱ))在ZVI界面沉积吸附过程的差异,并探讨了Ca(Ⅱ)浓度与HA/Ca(Ⅱ)投加顺序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先通入HA相较先通入Ca(Ⅱ),ZVI表面形成的沉积层质量更高、沉积层结构更稳定;HA沉积后可促进Ca(Ⅱ)沉积,然而Ca(Ⅱ)先沉积后HA沉积量较少,很大程度上与吸附层外层结构组成差异相关.此外,发现随着Ca(Ⅱ)浓度从10mg/L升高至200mg/L,Ca(Ⅱ)沉积速率加快,界面沉积量增多.QCMD耗散变化研究发现,当Ca(Ⅱ)浓度从10mg/L提高至100mg/L,沉积层耗散变化值(ΔD)逐渐下降,沉积层转变为刚性结构;Ca(Ⅱ)浓度继续加大到200mg/L,ΔD升高趋势,沉积层构象呈现疏松态.应用QCMD可实时监测ZVI钝化层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提供了ZVI界面吸附层变化特征等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168.
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活性紫KBR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驯化后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N菌株的生长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紫KBR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细胞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30℃,pH值为7,厌氧条件下的脱色率远远高于好氧条件下的脱色率.染料作为该菌株唯一的碳源和能源脱色时,脱色率与细胞浓度呈极显著相关,细菌脱色比活率保持在较恒定的水平.此外,生长细胞脱色过程中对菌体生长的测定表明,该菌株生长的指数期明显滞后于染料脱色的指数期.  相似文献   
169.
通过湿法制备了不同Ca/P比的羟基磷灰石,并研究了其对Fˉ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HAp晶体的结晶形态对吸附效果有很大影响。Ca/P越低,吸附效果越差;结晶度越低,吸附效果越好。最佳吸附条件为Fˉ初始浓度为20mg/L;HAp用量为2g;吸附时间为120min,pH值为5。HAp晶体对Fˉ的吸附机理主要为溶解沉淀、离子交换作用。合成羟基磷灰石对Fˉ的吸附研究,对开发我国丰富的磷矿石资源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0.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稀土金属Er的上转换发光剂40CdF2·60BaF2·1.6Er2O3,此上转换发光剂在488 nm可见光的激发下,产生了5个波长均小于387 nm的上转换紫外光发射峰.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制备出了上转换发光剂掺杂的纳米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乙基紫染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三基色灯下发出的)可见光的照射下该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催化降解性能,并与未掺杂的纳米TiO2粉末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作为掺杂成分的上转换发光剂可有效地将可见光转化为紫外光并被纳米TiO2粉末吸收利用,在可见光照射12.0 h后乙基紫降解率达到了99.68%,大大高于未掺杂纳米TiO2时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