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1.
燃烧等带来的SO2、NOx是酸雨的主要来源。当SO2排放量正逐渐得到控制时,NOx却还在增长,因而应推广较成熟的选择催化还原(SCR)除NOx法和加强氧化气氛下烃类化合物还原NOx的研究,也应该寻找比石灰石-石膏法更好的除SO2措施。除SO2,NOx吸收-催化一体化净化方案正取得进展,还副产急需的硫酸,对我国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12.
Summary Feeding by the homopteranPsylla pyricola on leaves of pear trees induces the produc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such as (E,E)--farnesene and methyl-salicylate,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of polyphenols. The inference on induction is based on GC-MS and HPLC chromatograms from the same samples ofPsylla infested leaves, leaves from the same pear tree beforePsylla infestation and uninfested leaves from other pear trees.Psylla infestation greatly enhanced the production of volatiles ((E,E)--farnesene, methyl-salicylate and others) and triggered the production of new polyphenols, characterized by much longer retention times.However, the responses to infestation depend critically on leaf age (defined by leaf distance to apex). With respect to the leaf volatiles it appears that infested, old leaves produce fewer compounds and lower amounts of the volatiles than infested, young leaves. Moreover, there seem to be differences in pattern. Relative to (E,E)--farnesene, methyl-salicylate was found in much lower amounts in heavily infested, old leaves. With respect to polyphenols it was found that infested old leaves collected in August have polyphenols with the same retention times, but more or less equal amounts as uninfested young leaves collected in May. This shows thatPsylla infestation causes the induced response mostly in young leaves.The induced leaf volatiles may act as synomones to heteropteran bugs. As shown elsewhere,Anthocoris nemoralis responds significantly to (E,E)--farnesene and methyl-salicylate when offered in pure form against clean air in a Y-tube olfactometer. The effect of polyphenols on the performance ofP. pyricola is not yet known. Hence, a role in direct defence is still to b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413.
温度在300~1 100℃时,由程序控温电加热水平陶瓷管反应器在N_2气氛和模拟烟气气氛下,试验研究了水蒸气对乙烷(C_2H_6)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和模拟烟气中C_2H_6的化学计量比条件下测试了NO的还原效率,讨论了水蒸气对NO还原效率的影响。对反应后铁样品的组分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水蒸气参与了金属铁的氧化反应,而C_2H_6参与了Fe2O3的还原反应,它们的共同作用影响了铁表面的微观结构和组分的变化,从而影响了NO的还原效率。在N_2气氛中,700℃以上时水蒸气降低了C_2H_6还原NO的效率。当C_2H_6的量一定时,随着水蒸气的增加,NO的还原效率有一定的增大。有水蒸气、800℃以下时,不使用C_2H_6时的NO还原效率低于有C_2H_6时,而在800℃以上时高于有C_2H_6时的NO还原效率。在N_2氛围和含有水蒸气条件下,800℃以下时C_2H_6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要高于相同条件下甲烷(CH4)的效率;800℃以上时C_2H_6/CH4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的差距逐渐减少。在模拟烟气、800℃以上、富燃料条件下,水蒸气和SO_2对C_2H_6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影响较小,可忽略。在模拟烟气(O_2体积分数2.0%、CO_2体积分数16.8%、NO体积分数0.05%、H_2O体积分数7%、SO_2体积分数0.02%、N_2配平)、900℃以上、富燃料条件下,如空气过量系数SR1=0.7时,C_2H_6还原NO的效率超过90%。在富氧条件下,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显著提高,如在模拟烟气(O_2体积分数2.0%、CO_2体积分数16.8%、NO体积分数0.05%、N_2配平)中,当SR1=1.2、1 000℃时,体积分数7%的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增加了27.6%。  相似文献   
414.
旋转填充床(RPB)是一种新兴、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以H_2O_2、NaOH及H_2O_2+NaOH复合溶液作为吸收液,采用旋转填充床对含NO模拟烟气的吸收过程进行试验,考察了PRB的转速、气液比对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强化传质性能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吸收液及浓度、吸收反应时间对脱除低浓度NO效率的影响,以及吸收产物的种类及分布。结果表明,当超重力旋转填充床的转速为900 r/min、气液比为5∶1时,以0.8 mol/L H_2O_2为吸收液的NO脱除率为38%;以0.01 mol/L NaOH为吸收液的NO脱除率为34%;以0.03 mol/L NaOH和0.4 mol/L H_2O_2为复合吸收液时,NO脱除率达95%,NO被吸收后的产物为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离子,成分简单,经简单处理可制成工业原料,直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15.
无线局域网接入速率高,组网灵活,在传输移动数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但是,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W INDOW S 2000操作系统,阐述了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16.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除NOx的研究进展和SCR催化剂的开发情况,展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17.
二氧化硫(SO_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关于SO_2对木本植物的毒害作用及相关机制并不清楚.本文以木本植物胡杨的愈伤细胞为材料,研究SO_2衍生物对胡杨细胞的致死效应,以及过氧化氢(H_2O_2)与一氧化氮(NO)在SO_2诱导胡杨细胞死亡中的信号调节作用.研究发现:SO_2衍生物处理(1~5 mmol·L-1)可诱发胡杨细胞死亡,且SO_2衍生物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细胞死亡率越高.2 mmol·L-1SO_2衍生物处理胡杨细胞后,胞内H_2O_2和NO水平显著升高,且H_2O_2水平的升高先于NO.一定浓度的外源H_2O_2或NO供体SNP能够提高SO_2胁迫下胡杨细胞的死亡率;而使用H_2O_2清除剂CAT和ASA、NO清除剂c PTIO、NO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后,SO_2诱导的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实验发现,外源H_2O_2可以提高SO_2胁迫下胡杨细胞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促进胞内NO产生;而利用CAT和ASA清除H_2O_2后,细胞NR活性和NO产生均受到明显抑制.此外,SO_2胁迫下,外源SNP能够抑制抗氧化酶(CAT和APX)活性,增加胡杨细胞内的H_2O_2水平,而一定浓度的c PTIO和钨酸钠均可提高CAT和APX活性,降低胞内H_2O_2水平.结果表明:SO_2胁迫下,胡杨细胞快速产生的H_2O_2能够激活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NO生成,同时NO能够通过抑制抗氧化酶活性而提高H_2O_2水平.H_2O_2与NO互作调控SO_2诱导的胡杨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418.
为研究水稻成熟衰老期叶际及根际NOGs(nitrogen oxides gases, 氮氧化物)排放的光控机制,在同步测定条件下,采用密闭箱法,研究了不同光质(黄、绿、白、红、蓝光)、光强〔0.00、(50.00±2.35)(75.00±2.32)(100.00±3.89) μmol/(m2·s)〕对水稻成熟衰老期叶际及根际NOGs排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相同氮源〔NH4NO3-N,ρ(N)为90 mg/L〕下,日间光强为(75.00±2.32) μmol/(m2·s)时,水稻成熟衰老期叶际N2O和NO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18.09、0.39 μg/(pot·h),二者排放量分别占各自总排放量的28.88%、30.78%;在(100.00±3.89)μmol/(m2·s)光强条件下,叶际N2O和NO的平均排放速率则分别为23.27、0.50 μg/(pot·h),二者排放量分别占各自总排放量的36.74%、27.92%. 在0.00~(100.00±3.89)μmol/(m2·s)日间光强下,水稻叶际及根际N2O和NO排放随随光强增加而增强,但不同光照条件下水稻叶际及根际均无明显的NO2净排放作用. 在光强一致〔(20.00±0.48)μmol/(m2·s)〕条件下,同期黄、绿、白、红、蓝光处理的水稻叶际N2O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24.90、15.46、13.85、16.40和19.77 μg/(pot·h),红、蓝光在抑制水稻叶际N2O及根际NO排放的同时,也促进了水稻根际N2O的排放. 研究显示,水稻成熟衰老期叶际及根际NOGs排放均以N2O为主,叶际N2O的排放可以反映根际N2O的排放情况. 光照越强,NOGs排放就越明显. 适度控制日间光强并增加红、蓝光比例,可抑制N2O和NO排放.   相似文献   
419.
在立式管式炉燃烧试验装置上,O_2/CO_2燃烧条件下,对半焦煤在不同温度及氧气浓度对燃料N向NO转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ρ(O_2)∶ρ(CO_2)=1∶4燃烧气氛,1 000℃时,NO生成曲线表现出双峰结构趋势,温度升高后,双峰均变为单峰,NO生成总量降低,燃料N向NO转化率降低,N转化率达稳定时刻的时间向前推移60 s;温度维持1 000℃恒温,各氧气浓度条件下均有双峰结构,燃料N转化率随氧气浓度升高,N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只有在ρ(O_2)∶ρ(CO_2)=4∶6时,表现出降低趋势,N转化率达稳定的时间向后延迟210 s。  相似文献   
4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四种不同比例的Mn-Fe催化剂。研究了四种催化剂在100℃~400℃温度范围内的NO催化氧化活性,并采用BET、XRD和H2-TPR手段对催化剂的表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n/Fe=1:1的催化剂在低温段(100℃~300℃)活性更高,表征结果表明,Mn/Fe=1:1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结晶度低、氧化还原能力强,这都是Mn/Fe=1:1的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