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BSTRACT: The project described in this report was undertaken by the Louisiana State Planning Office to establish the extent of backwater flooding in Louisiana in April 1975. Band 7 Landsat imagery, enlarged to a scale of 1:250,000 was used to visually identify flooded areas. Inundated areas were delineated on overlays keyed to 1:250,000 U.S. Geological Survey topographic quadrangles. Tabular data identifying acres flooded, according to land use type, were derived by merging the flood map overlays with computerized 1972 land use data. Approximately 1.12 million acres of the state were inundated by flood waters. The total acreage and land use types affected by flooding were determined within 72 hours from the time the flood areas were imaged. Flooded maps were prepared for 26 parishes.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made by Louisiana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county agen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parish flood maps and flood acreage figures by land use typ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is was a fast, accurate, and relatively inexpensive method of compiling flood data for disaster planning and postflood analysis.  相似文献   
82.
催化铁内电解-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纺织印染废水水质变化大、色度高,直接生物处理难度大.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对浙江某地区的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地去除了对生物有抑制的有机物,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CODCr去除率达到85%;过去难以解决的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可去除废水色度90%以上.另外,简要探讨了金属粒径,pH,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近40 d的连续流试验证明,内电解-生化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等特点,是处理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3.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得到污泥活性炭AC-Z。借助比表面积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污泥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瓶点法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AC-Z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中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瓶点法静态试验表明:AC-Z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AC-Z对COD和色度的吸附为吸热过程,COD的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303 K时单层最大吸附量为117.65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的描述303 K时AC-Z对COD的动力学吸附行为,吸附速率常数为2.55×10-3g(/mg.min)。动态试验表明:吸附流速10 BV/h,污泥吸附剂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可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选择质量分数5%NaOH为脱附剂时,脱附流速为5 BV/h,COD和色度的脱附率分别可以达到94.1%和91.1%以上。  相似文献   
84.
采用固相吸附-热脱附-气质联用技术对浙江某市典型彩钢企业生产车间与废气处理装置进行了VOCs定量分析,获得了该行业的特征VOCs成分谱,并利用最大反应增量法(MIR)和气溶胶转化系数法(FAC)估算了彩钢行业各组分VOCs对臭氧(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该市彩钢行业VOCs成分复杂,酯类和醇类占比在50%以上;车间VOCs浓度水平受温度影响大,夏季浓度约为冬季浓度的1.6~4.2倍;通过对O3和SOA的计算可知,芳烃类、醇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贡献率分别为70.0%和28.05%,而SOA生成潜势完全由芳烃类物质提供.  相似文献   
85.
针对我国再生水普遍存在的色度问题,以天津市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和GC/MS技术对其进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中主要带色物质为富里酸与腐殖酸类物质,同时还存在偶氮二甲酸二乙酯、N,N-二甲基乙醇胺、苄醚、1,4-二甲基吡啶氯化物等导致再生水色度的带色有机物。在再生水的臭氧降解实验中,臭氧可有效降解再生水中的富里酸与腐植酸类物质,去除率分别达到96.5%、97.3%。臭氧对再生水的色度与CDOM(有色溶解有机物)的降解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2 min内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1%、86.2%。并且在色度物质的臭氧降解过程中,臭氧的直接反应占据主导地位,而并非与·OH的间接反应。该结果对再生水臭氧氧化工艺的设计应用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基于2011年7月藻类培养实验期间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强壮前沟藻生消过程中水体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强壮前沟藻本次培养周期共21d,前15 d为生长期,之后进入消亡期;生消过程中水体散射光谱变化明显,叶绿素浓度较低时,散射系数随波长增加近似呈幂函数衰减,而叶绿素浓度较高时,蓝绿光波段散射系数随波长增加呈现近似线性增大趋势,红光波段叶绿素强吸收造成的散射谷更明显;生长期和消亡期时,散射系数与叶绿素浓度幂函数回归的可决系数均随波长增加逐渐增大,750 nm波段达到最大值,R2分别为0.95、0.97;生长期时,蓝光波段散射占总散射量的比例逐渐减小,而红光波段逐渐增大,绿光波段变化较小,但基本呈现增大趋势,水色由蓝绿色逐渐变为红褐色,消亡期时,恰恰相反;生长期和消亡期的绿蓝、红蓝、红绿波段散射比与叶绿素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随叶绿素浓度增加水色逐渐趋近于长波颜色.  相似文献   
87.
产品外观颜色的评价一直是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检验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目前,关于颜色测试的方法主要有1976年国际照明协会(CIE)推荐的CIE LAB色差公式法和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法,两种方法在纺织印染、涂料、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工等行业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88.
由于照相术的发明,写实性绘画陷入窘途,画家在绘画中不断地尝试在写实性绘画中融入写意性。写意性可以分为4个方面来融入,即造型的写意性、感情的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写意性、形式结构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89.
ABSTRACT: The water color in 14 lakes of diverse optical character has been computed from near-surface upwelling irradiance spectra recorded by a submersible spectroradiometer. In these lakes the hues corresponding to irradiance spectra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Munsell hue matches obtained directly by observation in the field. The simple field technique for hue matching using the Munsell standards was broadly validated by this spectroradiometric study. The technique is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study by limnologists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rs as a potential additional tool for characterizing waters.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从采集的离散点场强生成整个平面区域的场强的插值方法,及生成的场强数据可视化的颜色映射方法.采用基于三角网格的内插技术,先对二维离散点构造三角网格;假定每个三角形的顶点场强、坐标构成一平面空间,三角形内部的未采集点场强可以由顶点决定的场强平面方程插值求得.给出了插值结果可视化的四段制颜色映射解决方案,与目前国际上主流电磁软件颜色映射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