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44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91篇
环保管理   112篇
综合类   826篇
基础理论   182篇
污染及防治   300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8 毫秒
21.
超临界水处理有机废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临界水处理废物以通过添加氧化剂的超临界水氧化和不加氧化剂的超临界水萃取两种方式实现,超临界水氧化应用较多,与其它废物处理技术相比有显著优点。本文总结了超临界水氧化流程和反应机理,评述了添加剂,温度,压力及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对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和超临界水萃取的最新应用研究状况及尚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2.
用滚筒焚烧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金  丁园 《福建环境》2003,20(4):54-56
论述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工艺——滚筒焚烧处理工艺形成过程,并获得了处理江西德兴市异VC钠有限公司生产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cr40—50万mg/L)的工艺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3.
水量衡算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芦苇和无植物2种人工湿地,在系统水量衡算的基础上比较了2种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证明,在植物收割后的冬季,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低于无植物湿地系统约2%;在其他季节,芦苇湿地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比无植物湿地高出3.3%-5%。但对BOD5的去除率却比无植物湿地低了1.9%-2.7%。因此,芦苇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无植物湿地高,但提高不多。比较了2种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芦苇湿地比无植物湿地的高(P〈0.05),这种提高主要集中在湿地水面以下约10cm的深度;从整个湿地床体来看。2块连续运行的潜流水平湿地内部氧化还原状态大部分相同。主要是厌氧状态。比较了2种人工湿地基质中降解有机物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考察了湿地进水有机负荷与去除量的关系,二者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99)。  相似文献   
24.
王银生  季学李  羌宁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76-277,284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正己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人口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随气体流量、进口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5.
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光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宏斌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1):43-45,49
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Hammett常数,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光解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微环境效应及取代基的诱导效应等方面,探讨了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其光催化氧化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建立土壤硫释放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度、土壤含水率、胱氨酸添加量和土壤pH值作为土壤释放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这些因素与土壤硫释速率的关系,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实验结果建模,并用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土壤硫释放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网络模型对学习过的样本有较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2%以下,对未学生过的样本,误差为10%左右,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土壤硫释放预测。  相似文献   
27.
在厌氧消化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时,不但存在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之间发生基质竞争的问题,而且硫酸盐还原菌将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本文介绍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的动力学方程,详细分析在厌氧消化条件下硫化氢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重点阐述三种控制硫化氢毒性的方法:气体吹脱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除硫法。  相似文献   
28.
介绍寒冷地区小型硫磺回收的设计特点,包括选用一、二、三级冷凝器同壳、低噪音鼓风机;试生产中的改进经验,包括过程气用蒸汽夹套保温,带有硫封的被硫储罐.  相似文献   
29.
活性炭厌氧流不处理毒性有机废水存在问题,对含有活性炭能吸附而生物难降解成份的废水,通过定期替换少量活性炭、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0.
刘敏敏  吴云海  杨凤 《环境科技》2006,19(Z2):40-42
生物活性炭(BAC)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有效方法。现以BAC处理废水中的酚和甲醇为例,综述BAC处理废水中有机物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通过生物活性炭吸附降解四氯乙烯(PCE)的综合模型得到BAC作用与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关系。最后简单介绍了BAC中活性炭与微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