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57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1358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PM2.5与O3均为导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物,采用自动设备监测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市商业区和郊区空气中的PM2.5和O3质量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2.5和O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其中O3质量浓度夏、秋2季高,春、冬2季低;PM2.5则秋、冬2季高,春、夏2季低;O3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当天午后,PM2.5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上午;空间分布上,O3质量浓度在郊区站点相对较高,而PM2.5质量浓度在商业区站点较高.PM2.5与O3质量浓度变化以负相关为主,即PM2.5质量浓度高时,O3质量浓度则低,反之亦然,二者一般不产生叠加污染.总体上,夏、秋季节应主要防O3污染,春、冬季节则主要防PM25污染.  相似文献   
142.
北京城6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较好地了解当前北京城6区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污染水平及变化规律,根据2013年3月11日至2014年2月28日城6区12个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点连续、实时的监测结果,构建多点位、完整时间序列的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对当前北京城6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频数分布、相关性和逐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全年实际气象特征,对引起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北京城6区大气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具有特别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全年相关系数达0.9,10年间无显著变化;二者年均值达91.7 μg/m3和116.9 μg/m3,分别超标162%和67%;二者质量浓度比达78.4%,10年间同比增长约20%.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时变化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总体呈现夜间最高、白天最低的趋势,变化周期为7~9h.研究表明,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因素包括春季的大风和生物粒子、夏季的湿热和降雨、秋季和冬季的逆温现象和降雪等气象因素及规律性的人为源因素.  相似文献   
143.
为了准确评估中小型在役桥梁安全状况,提出利用灰色关联故障树分析法对中小型在役桥梁进行安全预警研究。首先建立中小型在役桥梁安全预警故障树;其次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故障树各底事件的不可靠概率,得到各底事件的重要度,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求出故障树各底事件的关联度;根据预警理论将各底事件的关联度与各底事件的重要度加权平均确定预警值所处的警限区间,从而确定警度及需要发出的预警信号灯,完成预警工作,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对策。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4.
在太湖冬季不同风速下(0.8、1.8、2.7、3.2、4.0 m·s-1)采集了不同深度(水深0.1、1.0和1.8 m,分别记为上、中和下层)的水样,测定了水体和悬浮物中的砷含量及水质参数,计算了砷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以期了解在太湖生物活动最低的阶段,风浪扰动作用对砷在水相和悬浮物相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风浪作用的加强,水体总砷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悬浮物总砷含量及砷的分配系数降低,说明风浪作用可以降低悬浮物吸附砷的能力,以至于促进砷从悬浮物中的释放,进而使水体中的溶解态砷增加.相关性分析及变化趋势比较分析发现,砷分配系数的降低与在风浪扰动的影响下悬浮物浓度和溶解氧的增加,以及叶绿素a浓度的下降有关.不同风速下各参数的垂向分布变化显示,风浪扰动对中下层的砷分配系数以及中层的悬浮物砷含量影响较大;风速变大时,中层溶解态砷含量升高,上层与下层溶解态砷含量降低;而风浪扰动作用对水体总砷的分层变化影响不大.悬浮物浓度、砷浓度及分配系数均在3~4 m·s-1风速下发生变化,且呈现与之前不同的分层特征.4 m·s-1可能是一个临界风速,在4 m·s-1以上的风速下风浪占主导作用,而4 m·s-1以下是湖流与风浪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5.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carbon numbers reflect the source of kerogenic organic matt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aturity of the rock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 n-alkanes GC (gas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ms in the Tazhong Low Uplift show that the n-alkanes of the source rocks in Upper Ordovician display an odd carbon number predominance. At the same time,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exhibit an even carbon number predominanc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il and source rock illustrates that crude oils in the fields of well TZ10-12 and well TZ24 stem from the Upper Ordovician source rocks. The origins of the crude oils in the fields of well TZ161-162 and well TZ45 are Cambrian–Lower Ordovician. The strata corresponding to the crude oils with odd/even carbon number predominance match the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 Th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dd/even carbon number predominance in n-alkane compounds are effective for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 in the Tazhong Low Uplift, Tarim Basin.  相似文献   
146.
Chloride ingress and freeze-thaw cycl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deterioration of concrete in cold areas. In this study, chloride ingress into concrete that has been exposed to freeze-thaw cycles was investigated. Data demonstrated that freeze-thaw cycles allow for a larger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Based on our findings, the concept of a developing coefficient was defined to obtain the evolution equation of the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Together with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aging of concrete on the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the time-depend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was also obtained. Based on Fick's second law and time-depend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chloride ingress model of concrete in cold regions was derived. Finally, the model was tested by comparing predicted results, lab results, and in situ inspection data.  相似文献   
147.
北京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_(10)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志英  刘浩  唐新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292-3299
利用北京地区2012年1—12月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通过空气污染指数(API)转换得到的PM10质量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的直接相关程度较低,在引入季节变化的气溶胶标高且考虑了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后,进行标高订正,二者的相关系数有所提高;在考虑了湿度影响因子后,进行湿度订正,二者的相关系数显著提高;引入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和平均气压等气象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相关系数进一步提高.证实了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在经过垂直和湿度订正并考虑气象因素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监测北京地区颗粒物污染物地面分布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8.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prepare a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using steel slag and fly ash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with coal powder and sodium silicate used as a pore former and binder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ratio of fly ash, sintering temperature, sintering time, and porosity regul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mens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had high sound ab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could reach 0.50 and 6.5 MPa, respectivel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d when the dosage of fly ash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were raised. The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atio of fly ash and reducing pore former, and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porous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were a proportion of fly ash of 50% (wt.%), percentage of coal powder of 30% (wt.%),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1130°C, and sintering time of 6.0 hr, which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相似文献   
149.
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为了研究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对于污染的影响程度和类型,采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斜率关联度模型.以广州、西安和乌鲁木齐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几个具有典型的空气污染因素.结果表明:对于这三个城市而言,燃煤都是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因素,而对于不同的城市,其他污染因素对于不同污染物有着不同的影响,在污染治理的时候要分析城市具体所存在的首要污染物以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0.
依据平顶山市2005年-2012年的统计年鉴,平顶山市居民环境人均消费性数据,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及服务八大类,将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建立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平顶山市居民环境结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文化娱乐环境服务的关联性最高,食品、交通通信、居住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环境位居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