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2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4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246篇 |
综合类 | 1203篇 |
基础理论 | 124篇 |
污染及防治 | 124篇 |
评价与监测 | 332篇 |
社会与环境 | 45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91.
592.
通过对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与仪器法的机理特点分析理顺环境监测分析的本质关系,以便更好地研究,开发和使用各种监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93.
刘志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2):20-20,38
试图提出了一种以环境损失作为评价污染源布局判据的观点,给出了大气环境损失系数的计算方法及污染源合理布局优化计算模型,并结合实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94.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4,36(2):237-247
A method of quantification of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 from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APM) is described. A single step pretreatment method, selective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SPLE), was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high matrix background and avoid contamination from commonly used multiple sample pretreatment steps. An effective sorbent was selected to purify the PFCs during SPLE, follow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for quantification of PFCs.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SPLE efficiency, including temperature, static extraction time, and number of extraction cycles used, were studi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be 120°C, 10 min, and 3 cycles, respectively. LC-MS/MS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sensitivity specific to PFCs.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MDLs) were 0.006 to 0.48 ng/g for the PFCs studied and the linear response range was from 0.1 to 100 ng/g. To ensure accurate values were obtained, each step of the experiment was evaluated and controlled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The optimized method was tested by performing spiking experiments in natural particulate matter matrices and good rates of recovery and reproducibility were obtained for all target compounds. Finally, th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measure 16 PFCs in the APM samples collected in Beijing over five years from 2015 to 2019. It is observed that some PFCs follow the trend of total PFC changes, and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ing events and policy enforcement, while others don't seem to change as much with time of the year or from year to year. 相似文献
595.
运用水质荧光指纹溯源技术对南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6万t/d)的异常进水进行污染溯源。水质荧光指纹比对结果显示,异常进水的疑似污染源为塑胶/橡胶类废水。通过与污水管网水样的水质指纹比对,快速锁定异常进水来自污水管网10#处(此处发现污染排放暗管P1),该处水样的ρ(CODCr)高达772 mg/L,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0.54倍;进而根据某塑胶企业生产原废水与P1的水质荧光指纹相似度高达99%,以及原废水的ρ(CODCr)高达11 551 mg/L,确定其为此次异常进水的污染来源。由于该企业法定污水排放口水质正常,故可以确定,该企业偷排生产原废水进入污水管网。此次溯源耗时5.5 h。利用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快速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及时控制污染源头排放,避免了污水处理厂水质进一步恶化,有效保障了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这次实践应用研究表明,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可以在污水管网的复杂水质条件下完成快速精准的污染溯源。 相似文献
596.
Tao Ya Zhimin Wang Junyu Liu Minglu Zhang Lili Zhang Xiaojing Liu Yuan Li Xiaohui W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23,17(5):60
597.
基于臭氧(O3)及前体物监测数据,综合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O3生成敏感性(EKMA)曲线、O3来源解析工具(OSAT)等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2022年春季一次典型O3污染过程成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及前体物的累积是导致园区O3超标的主要成因,个别污染时段O3及前体物受浙江、上海传输影响;污染期间园区处于典型VOCs控制区,VOCs主要来源为油气储运(35.6%)、区域背景(28.8%)、塑料制品生产(16.0%)、移动源(13.6%)、溶剂使用(6.0%)。为有效削减不利气象条件下O3峰值浓度,应重点加强本地溶剂使用、油品挥发、有机合成等污染环节VOCs的管控。 相似文献
598.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调查相关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概况。针对2016—2021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简称“土壤详查”)工作特点,明确了土壤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路线及方法,总结了其在强力协调、全面指导、过程协同、信息化应用、创新质控手段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深入挖掘土壤详查质量管理成果、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研究、加强土壤质量控制样品和标准物质研制、研究建立土壤环境调查单位分级评价体系、持续探索日常土壤环境调查质量控制工作模式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土壤调查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9.
石化工业园区造成的累积环境影响随着其蓬勃发展而逐步显现,其污染物质在周边土壤与河流底质中的积累影响较为显著[1],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关于化工园区环境污染的研究,多集中在水和空气污染问题的研究[2-5],较少针对石油化工园区土壤累积影响的研究[6-7]。本文以我省某石化园区为调查对象,通过该园区废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及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了解我省新型石化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状况,对提高石化行业土壤污染防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0.
环境污染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NOx作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现行规定水泥行业的NOx排放限值为400mg/Nm^3,这与国际标准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水泥行业必须要更加开展好NOx污染防治及减排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水泥行业NOx污染防治及减排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相关工作质量,促进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