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9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定了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能力不足、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能力减弱、存在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大缺陷和存在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复性缺陷等4种需要监测、预报的警情。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评价,对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组织机构、运转模式、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32.
可溶性碳(DC)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碳组分,植被恢复与重建加速了干旱荒漠区的碳循环过程.研究咸水灌溉下沙漠人工防护林地土壤剖面DC的分布,可为干旱荒漠区人工林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本研究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5个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林地作为研究样地,流沙地为对照(CK),分析并讨论了0~1 m剖面土壤可溶性有机碳(SDOC)和可溶性无机碳(SDIC)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CK与2.82 g·L-1矿化度滴灌处理SDOC、SDIC呈"I"型分布,其分布满足线性函数关系,其他各样地SDOC和SDIC均呈"Γ"型分布,分布满足幂函数关系;所有处理表层SDOC、SDIC波动能力及贡献度均高于下层土壤,且SDOC波动及贡献度均大于SDIC,2.82 g·L-1之外的各林地SDOC平均含量是SDIC的2~4倍;2.82 g·L-1样地SDOC平均含量低于CK,其他各样地SDOC是CK的3~5倍,各样地SDIC含量较CK增加了15.0%~57.9%;矿化度高于2.82 g·L-1的样地0~5 cm土层SDOC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样地SDIC含量随矿化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低趋势,4.82 g·L-1样地达到最大.SDOC和SDIC与灌溉水矿化度、EC、SOC、SIC及土壤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弱正相关,SDOC和SDIC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关系;SDOC和SDIC与pH分别呈微弱的负相关和微弱的正相关.总之,灌溉水矿化度对SDOC和SDIC的垂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与土壤含水量、土层深度、EC、SOC和SIC等因素紧密相关,这对极端干旱区人工林建设及管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3.
郑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1):170-173
通过对公路穿越生活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等敏感区的合理合法性探讨,提出符合实际的规避措施;同时分析道路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几种情景.论述了当前公路项目的水、气、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模型比选、预测和实测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不同公路的气、声环境评价预测模式和源强估算方法,完善公路评价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34.
随着城市演进步伐的加快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并间接抑制着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昆明生态治理的攻坚堡垒,滇池富营养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结构的均衡,探索新的解决手段破解技术治理的局限性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遵循量化社会成本的思路,以融资、管理,监督为三大共建平台,设计相互配合的滇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让社会为污染买单,补充丰富现阶段有效的治滇工具,让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到城市经济圈和生态圈的维护建设中来,基于理性管理视角让滇池治理实现更多的正外部效用。  相似文献   
235.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中各类机动车辆数量急剧上升,公路交通量大大提高,道路交通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噪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使人感到焦躁不安、无法睡眠。因此,对公路运营期可能产生的噪声进行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的措施,是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车辆噪声源强是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预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确定敏感点噪声声级的基础。公路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其中的主要污染源是发动机噪声。本论文通过介绍中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包括96年和06年规范)及环保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声环境》中噪声源强的计算方法,对双城市堡旭大道公路的噪声源强进行预测分析,认为2006年《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噪声源强计算比较合理、科学。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型车车速及车辆源强符合实际情况,且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在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06年规范中的车辆源强公式。  相似文献   
236.
外来植物物种的引进对路域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龙 《交通环保》2003,24(2):20-22,48
根据植被恢复的规律和公路建设的特点,分析外来植物物种在路域内的应用现状。目前本地原有的植物物种,不能满足公路路域植被迅速恢复的要求,所以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外来植物物种,但在引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外来物种对路域生态环境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37.
超前地质预报是预防公路隧道施工环节发生灾害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对瑞雷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瑞雷波技术的探测原理和现场施工方法,运用工程实例说明瑞雷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具有施工快速简单、资料处理成果直观、探测精度较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对于异常的属性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不足,并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瑞雷波探测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8.
尚晓东  崔征 《环境工程》2012,(Z1):53-55
笔者通过对国内公路声屏障产品质量的关注,深入剖析产生产品质量问题的内在原因及外部环境。提出建立公路声屏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路与实施方法,供大家一起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39.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在日益凸显。在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环境管理工作具有首位性,理应放到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本文通过对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施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环境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阶段大力加强和提升环保工作力度,紧抓环境保护管理要素可以有效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降低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0.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路面降雨径流污染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成分及其影响因素、径流污染迁移模型和径流污染物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等方面,对路面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进行了综述,并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比较了目前高速公路路面降雨径流污染治理措施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希望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