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9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都(江堰)汶(川)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活动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进行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必要前提。板子沟、桃关沟、登基沟和彻底关沟是岷江两岸的大型泥石流沟,严重威胁着沟口公路桥梁的安全。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登基沟、桃关沟和板子沟均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危险度分别为0.74、0.69和0.68,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可造成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彻底关沟泥石流危险度为0.50,属中度危险。板子沟、桃关沟和彻底关沟均为低频率泥石流或高含沙洪水,平均20~50年发生一次;登基沟泥石流(包括高含沙洪水)发生频率稍高,平均5~10年发生一次。研究表明,如果板子沟和桃关沟内人工采石的强度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上述4条沟的泥石流活动会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2.
通过对西昌一攀枝花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环境及工程建设活动强度的分析研究,选择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岩性组合和高填深挖等10个子因子,从地质体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工程活动强度和地质灾害等4方面建立了公路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43.
自然因素与工程作用对山区道路泥石流、滑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崔鹏  林勇明 《灾害学》2007,22(3):11-16
山区道路泥石流、滑坡减灾已成为保障道路工程和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为了有效地开展道路减灾,系统地分析了泥石流、滑坡形成的基本因素——地质条件、地貌条件、水源条件和人为因素;探讨了道路施工阶段和道路建成以后道路工程对泥石流、滑坡形成的影响,得出通过开挖、堆填、排水等道路工程建设活动,改变了沿线地质、地形、水文、植被等条件,可能导致泥石流、滑坡形成,产生人为灾害。因此,道路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处理好开挖、堆填、排水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4.
我国危化品公路运输风险管理现状及其防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特点,总结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风险管理现状,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基于对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特点和管理现状充分认识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防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45.
分析了灾害性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驾驶员动态视觉行为与期望车速选择模式。以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为样本,提出了灾害性天气环境下驾驶员动态视野实际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灾害性天气环境下高等级公路安全行车速度模型,模型通过引入交通环境复杂度系数,考虑了灾害性天气不良能见度、道路等级及交通量对驾驶员期望安全车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灾害性天气环境下高等级公路安全运营车速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246.
公路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当公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对加剧人口迁移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7.
宋国平 《四川环境》1994,13(4):16-20
本文采用不同的线源模式,对新建城区公路近,远期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预测,并与实测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汽车污染物扩散模式,预测新建公路对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是可行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248.
交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改变长期落后的交通状况,公路建设需要超前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贫乏,在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尽可能节约土地,保护耕地资源。本文着重介绍了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保护耕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9.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encourages state highway agencies to use native plants in erosion control, revegetation, and landscaping solutions. This paper explains both policy reasons and technical reasons for the use of native plants. How native species can be used is shown through a roadside case study. Other applications of native plant use will be explained through a plant community approach.  相似文献   
250.
以南屯矿区及其上方的邹济公路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对采动影响下的高等级公路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等级公路采动变形经历先"上凸"后"下凹"过程,且破坏程度随着公路级别的降低而增加。应尽量使公路位于采空区正上方,且延伸方向和工作面推进的方向一致;若公路位于采空区一侧时,路面向采空区一侧整体滑移和倾斜;若公路延伸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垂直,应注意采空区公路两端的上凸变形;应避免公路与采空区斜交。在相同地质采矿条件下,随着深厚比的增加,路面破坏程度减小,且在一定范围内,路面最大下沉值与深厚比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成果为邹济公路下开采方案和公路维修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