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42篇 |
免费 | 306篇 |
国内免费 | 24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61篇 |
废物处理 | 37篇 |
环保管理 | 599篇 |
综合类 | 1604篇 |
基础理论 | 269篇 |
污染及防治 | 197篇 |
评价与监测 | 1536篇 |
社会与环境 | 85篇 |
灾害及防治 | 1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293篇 |
2012年 | 301篇 |
2011年 | 318篇 |
2010年 | 231篇 |
2009年 | 236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234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54篇 |
2003年 | 224篇 |
2002年 | 132篇 |
2001年 | 127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吸性粉尘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等进行分工种个体性的全尘和呼尘监测,测定了各工作面粉尘(全尘和呼尘)的浓度、粉尘分散度和SiO2浓度。其结果表明: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方法更加真实可靠,更真实地反映了呼吸性粉尘对井下各操作工种的致病危害,测得的各工作面各工种的呼尘浓度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工人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新式的、有效的防尘措施来降低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7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工况控制、总量监测、环境相容性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就与之相关的公众参与、监测人员的素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农药优先监测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几百个农药品种,从其产量,田间的施用量以及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对各种农药进行环境风险性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目前在我国使用量大,毒性高,环境危害严重的10个农药品种,作为我国近期内应执行的环境优先监测品种。可以认为,若能控制了这些优先监测农药的环境污染,那么,也就在总体上控制了农药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4.
固定源废气监测工作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监测工况、测点位置、采样过程、结果计算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大气固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76.
介绍了雷电对空气自动监测站是如何造成危害的,阐述了雷电侵入空气自动监测站的途径及防止雷击的办法。 相似文献
77.
Organic residue decomposition: The minicontainer-system a multifunctional tool in decomposition stud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rhard Eisenbeis Ralf Lenz Thomas Heib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1999,6(4):220-224
The Minicontainer-test, first described by Eisenbeis (1993),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kinetics of organic residue decomposition
at a microsite level. It is derived from the litterbag technique and consists of polyethylene minicontainers (volume about
1.5 cm3) filled with a test substrate (litter, straw, cellulose, etc.). The minicontainers (MCs) are closed at either end with plastic
gauze discs of variable mesh size (e.g. 20 μm, 250 μm, 500 μm or 2 mm). A definite number of such units are inserted into
PVC-bars, which can be implanted into the soil horizontally or vertically, or be exposed on the soil surface horizontally.
The bars are very stable and can be expos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for months to years. If required, the bars can be removed
temporarily and stored, e.g. during soil cultivation. Should fresh litter be used, two phases of decomposi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a fast initial phase, which can be main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leaching, and a second slow phase depending mainly on the
activity of soil organisms and litter quality. Several questions can be addressed to investigations using MCs, e.g. 1) parts
of the soil fauna which are involved in decomposition (nematodes, microarthropods, and smaller specimens of the macrofauna,
e.g. enchytraeidae, diplopods and dipteran larvae)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litter substrate using a miniscale high gradient
extractor, 2) the organic mass loss of litter can be determined, 3) microbial biomass (Cmic, Nmic) can be assessed by fumigation extraction and 4) microbial activity (respiration) in the test substrate can also be assessed
by use of standardised methods. Compared to litterbag studies, the larger number of small replicate units improves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Until today the Minicontainer-test has been applied in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 e.g.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liming, soil restor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secticides, e.g. Diflubenzuron (Dimilin) and Btk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kurstaki). 相似文献
78.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经过20多年海洋环境污好监测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未能对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致使今天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尚停留在定性或半定量描述阶段。该文第一次把有关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相结合,通过运用逻辑构思方法和监测方法学,详细分析监测方案设计中的各个阶段,监测目标的提出,到方案的实施;从监测数据的加工,到监测信息的发布都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本文既是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设计指南,也是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79.
为调查铁路车站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水平,2017年至2019年对6个铁路车站3种型号检测系统的行李包入口和出口,系统上盖板、左侧、右侧5个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进行620台次检测.结果显示,620台次检测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查结果均合格,不同型号、不同检测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C型5个检测位置的空气比...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生活垃圾填埋场堆体堆高稳定性变化,以南方某典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堆体安全监测。通过布设渗沥液水位、堆体表面位移和深层侧向位移等在线监测设备,获取连续稳定的堆体安全特征数据。并使用GeoStudio软件分析填埋高度和渗沥液水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埋场滞水位埋深摆动幅度为0~4 m,主水位降低幅度为1~2 m,渗沥液水位高度、表面位移速率受降雨量和填埋作业影响较为明显;填埋初期,堆体持续向外滑移,日均滑移速率在1~8 mm·d−1;堆体作业区域由于堆体厚度大、堆填速率快,其深层侧向位移速率大于两侧边坡区域,雨季滑移速率大于旱季,1年内表层累计水平位移可达到950 mm。渗沥液水位对填埋堆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渗沥液水位的下降,堆体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填埋场警戒水位埋深可设为5.0 m。本研究结果可为垃圾填埋场的堆体安全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