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2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111篇 |
综合类 | 176篇 |
基础理论 | 71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38篇 |
评价与监测 | 28篇 |
社会与环境 | 49篇 |
灾害及防治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针对水资源管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引入区间参数表达系统中的不确定信息,建立了反映水资源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间层次关系的区间双层规划模型,并以北京市丰台区水资源管理系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基于交互式算法和模糊满意度算法,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确定了丰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规划结果表明:丰台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供需水量基本达到平衡,75%的供水量来源于本地地表水和南水北调水源;规划期内的系统经济效益预期达到2.22×10~9~5.16×10~9元,COD排放量将达到1.47×10~4~1.89×10~4t.区间结果提高了优化方案的灵活性,系统满意度体现了上层决策者与下层决策者的交互.其次,通过设计4种COD最大允许排放情景,说明了不同的COD排放约束将对规划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最后,通过3种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丰台区水资源配置提供不同发展情景下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72.
典型有机物与超滤膜界面作用及膜污染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二级出水中典型有机物的膜通量及膜污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应用扩展DLVO(x DLVO)理论分析了有机物超滤过程中的界面作用能对膜污染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海藻酸钠(SA)导致的膜通量下降最为显著,其次为腐殖酸(H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就3种有机物而言,膜污染均主要发生在粘附阶段,而在粘聚阶段中膜污染程度较小.对比而言,海藻酸钠(SA)主要形成可逆污染,腐殖酸(H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则以不可逆污染为主.在过滤过程中,极性界面作用能是控制膜污染的主要因素,HA和BSA的极性界面作用能为正值,能抑制膜污染,而SA的极性界面作用能为负值,会加剧膜污染.3种有机物在粘聚阶段的极性界面作用能均大于粘附阶段,说明粘附阶段的膜污染更严重. 相似文献
473.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径流产沙量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吕二沟、罗玉沟及其嵌套流域(桥子沟)等3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学、配对流域等方法定量分析了3个小流域不同研究时段内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2~2004年间,林地面积以1.07%/a的速率快速递增是吕二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的最明显特征,而罗玉沟流域在国家坡改梯工程影响下,坡耕地面积大幅减少,1986~1995年间约73%坡耕地转化为梯田;结合配对流域法可知,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流域径流和产沙减少的主要原因,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深、泥沙量分别减少43.76%和35.23%.流域年径流模数与年降水量和流域森林覆被率均呈指数关系,流域森林覆被率增加5%,径流模数可减少18.43%~37.58%. 相似文献
474.
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途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出路问题,结合当前的污泥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在进行污水厂污泥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污泥制肥是乌鲁木齐市今后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5.
基于SLURP模型和输出系数法的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负荷预测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为研究三峡入库非点源污染的变化规律,以输出系数法为基础,引人污染负荷系数,建立了计算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的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非点源负荷模型与分布式SLURP水文模型相结合.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气候特征下的流域水文动态过程,以及水文动态过程下该流域输入三峡库区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相关预测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由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产生量略有减少,但地表径流量的增加使输入库区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有所增加;未来农田产生的污染物量有所减少,但农田仍然是形成氮磷负荷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76.
根据消防工程、森林防火的原理和方法,参照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的森林防火现状,提出了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将性能化设计理念融人到森林防火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林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77.
478.
A common pattern equ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tals over their entire life is proposed. The equation is tested for five metals namely: copper, aluminum, lead,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which have distinctly different historical spans. Various stages of early and take-off growth are identified and labeled stages I–IV. The very early stage of growth leading to a diminishing in activity appears to be decoupled from the later high growth stages. An approximately 12 year perturbation life cycle is noted in stage III for most metals. Copper and aluminum are not yet in stage IV, nor show any signs of entering this stage in the next 50 years. The pattern equation appears to have generality. A stri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rious parameters in the pattern equation is not attempt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479.
Bryan E. Porter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1998,29(4):223-233
Recruiting intervention agents is a promising procedure to increase the reach of community-safety programs. Finding active and effective agents, however, has not always been a systematic process. One recent approach named Actively Caring (AC) hypothesizes that self-esteem, belongingness, empowerment, extroversion, and reactance constructs predict willingness to help others. This approach was tested as a mechanism for finding successful agents. Urban college students (N = 360) were asked to (a) complete a survey of AC measures and (b) volunteer to promote fire safety to others by distributing commitment cards requesting fire-safe behaviors. In all, participating volunteers (N = 107) motivated commitments from 278 households. These households represented many communities of the urban area, giving evidence that college students may be useful resources for promoting safe behaviors. However, the AC approach was not as effective as selected individual psychosocial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active and effective agent behaviors. Implications for the AC approach, and other prosocial behavior models, for selecting intervention agents a priori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