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94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31.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reduced sulfur compounds (RSC) as malodorous components emitted from diverse source process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sulfur (S) compounds - hydrogen sulfide (H2S), methyl mercaptan (CH3SH), dimethyl sulfide (DMS: (CH3)2S), and dimethyl disulfide (DMDS: (CH3)2S2) – were investigated in a municipal landfill area. In the course of this study, their ambient concentration levels were measured during two time periods from 13 individual spots selected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landfill site. The results generally indicated the absolute dominance of H2S over the other S compounds investigated (up to 5 km radius) such that their mean values were found as 1415 (H2S), 148 (DMS), 20.6 (CH3SH), and 14.4 ppt (DMDS). When our data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either varying distance from the source or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H2S data sets were most evident to reflect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strong source processes in the landfill environment, relative to other S gases (or to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measured concurrent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urther indicated the relatively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easured H2S concentration level and humans' intuitive sensory of odor and nuisance.  相似文献   
332.
脱氮硫杆菌氧化硫化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好氧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条件下H2S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H为6~8、温度为25~35℃和溶解氧浓度为10.5 mg·L-1时,当硫化氢进气摩尔流速稳定在2.1 mmok·L-1·h-1时,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氧化硫化氢的生物氧化速率可达到1.9 mmol·L-1·h-1以上,此时硫化物在液相的累积摩尔速率和H2S出口摩尔流速均很低;化学氧化速率随pH、温度和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达到0.33 mmol·L-1·h-1~0.45 mmol·L-1·h-1;化学氧化速率在最佳菌体生长条件范围内占总氧化速率的比值较小,为8.6~19.1%,而随着pH值、温度的降低这一比值上升至29%~43.7%.  相似文献   
333.
EDTA及其回收溶液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EDTA能够有效地萃取土壤重金属,由于其价格较贵和不易被降解等特点,限制了它的广泛运用.在运用MINTEQA2模型对萃取液中重金属离子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选用Na2S沉淀法将重金属从EDTA萃取液中有效分离.同时将回收的EDTA连续进行萃取土壤重金属,由于回收EDTA浓度下降的原因,其效果比新鲜EDTA的要稍微差一点,但从经济和效率上来说,仍旧可以用来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334.
磷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吸附甲硫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活化条件下,以磷酸为活化剂制备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研究VACF对甲硫醚静态吸附的效果.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碳纤维对甲硫醚的吸附率增大;碳化活化时间达1h后,活性碳纤维对甲硫醚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变化;活化剂浓度为1:3(磷酸与水体积比)、浸泡的时间为10h时,活性碳纤维对甲硫醚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35.
一株新的反硝化短程除硫菌的鉴定及主要培养因素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反硝化除硫原理,以味精废水污泥为种泥,利用全混流反应器富集并分离出同步反硝化短程除硫菌(SNBI),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其鉴定,以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SNB1的主要培养因素(营养和环境)进行筛选.结果表明:SNB1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Thauera selenatis最相似,同源性达99.0%,属短杆菌属,尚无中文命名;生理生化指标、富集条件及富集过程物料平衡显示SNB1是一株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硫菌;培养SNB1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温度为35℃,最适宜pH范围为7~9;最佳条件培养时,OD_(650)和对数细菌数量(CFU)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2=0.981.  相似文献   
336.
蔡靖  郑平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4):374-379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研究了基质浓度冲击对同步厌氧生物脱氮除硫反应器性能的影响.根据反应器性能对基质浓度冲击的响应特征,可将基质浓度冲击过程分为冲击期、惯性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基质浓度的冲击效应与冲击强度有关.冲击强度较低(1.5倍以下的基质浓度冲击)时,反应器性能所受的影响较小;冲击强度较高(2.0倍以上的基质浓度冲击)时,反应器性能所受的影响较大,出水pH值及基质浓度显著升高.在所试验的冲击强度范围内,反应器性能受扰后均可恢复稳态,恢复时间均小于30h(7.5HRT).出水硫化物浓度对基质浓度冲击的响应较为灵敏,其受扰时的浓度值可高达10.13mg /L,为受冲击前稳定运行时的18倍,可用作反应器性能变化的指示参数.  相似文献   
337.
为了探讨Cd污染对海藻DMS生产的可能影响,以模拟实验方法,为期3周进行Cd对海洋甲藻类的前沟藻(Amphidinium hoefleri)生产DMS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Cd可以抑制前沟藻种数数量的增长,对照组藻细胞最大数量是高浓度组(10mg/L)的25倍;Cd可以促进前沟藻细胞生产DMS,其中高浓度组细胞DMS产率大约是对照组的10倍;Cd对藻数量的抑制作用和对藻生产DMS的促进作用共同作  相似文献   
338.
生物法脱除污水处理厂硫化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并研究了生物滴滤塔处理污水处理厂硫化氢气体的技术,分析了负荷、压降、温度等因素对生物法脱除硫化氢恶臭气体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9.
基于程序升温氧化法的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由于不同类型的硫化矿石氧化性不同,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活性不同,其耗氧速率也不同。本文对几种硫化矿石矿样进行了程序升温氧化实验,获得了不同类型的硫化矿石矿样在氧化过程中的总吸氧量、自热起始温度与温度曲线。实验表明:硫化矿石氧化前期(矿样温度小于自热起始温度)氧化速度较慢,后期(矿样温度大于自热起始温度)氧化速度较快,说明当矿样温度加热到其自热起始温度以上时,矿样氧化放热量明显加大,加快了矿体的升温。  相似文献   
340.
复杂山区地形高含硫气井安全防护距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某重大高含硫井喷事故进行调查,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3口井井喷气体扩散进行模拟,计算不同风速风向在事故中造成的灾难后果,得出地形因素对于灾难的影响。通过计算不同浓度下的扩散距离,提出分析及计算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根据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其浓度扩散的最远距离位于带状分布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