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41.
我国纺织工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要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际纺织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纺织化工业发展特点,考虑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对清洁生产的要求,提出了我国纺织工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的要点。从厂址、产品、工艺、设备、资源利用、环境安全等角度构建纺织工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42.
国家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建立了包括国土安全、水安全、大气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灾害五方面15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从国家尺度上对我国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根据各省区生态安全指数的计算结果,从高到低将生态安全状况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状况达到一级的省区包括西藏、海南、广西、福建、广东、云南和江西;生态安全为二级的省区包括黑龙江、湖南、上海、青海、浙江、安徽、贵州、河南、湖北、山东、新疆、吉林、重庆、甘肃和四川;生态安全为三级的省区包括内蒙古、江苏、北京、辽宁、河北、宁夏、天津、陕西和山西.   相似文献   
243.
联合国《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旨在支持各国识别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优先行动事项,明确重要的执行挑战,对目标实施进展进行评估,并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分析,保证各国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从而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年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落实SDGs进展较好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领域仍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2030战略目标的短板,中国亟须加快推进补齐补强指标短板,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环保领域多边双边合作,为世界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通过分析《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评估结果,探讨评估方法学及指标体系变化情况,分析中国生态环境领域SDGs评估结果,发现在国际评估框架下中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短板问题,并提出推进SDGs指标体系本土化、补齐SDGs短板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4.
重庆都市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简介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理论的基础上,以重庆都市区为例,构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耦合的PSR框架,应用退耦分析方法建立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6—2007年重庆都市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状态及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①在相邻年度间各指标退耦比较普遍,相对和绝对退耦发生率达88%,但退耦程度在指标间和时间上有明显差异,各指标退耦指数在-4.990 6~4.887 8之间波动,且2000年以后退耦更明显;②2007年与1996年比较,综合退耦指数达0.845 3,呈明显的相对退耦状态,而且在1996—2007年间综合退耦持续发生;③评价结论符合重庆都市区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将退耦分析作为环境压力评价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45.
Chemical fractionation of seven heavy metals (Cd, Cr, Cu, Mn, Ni, Pb and Zn) was studied using a modified three-step sequential procedure to assess their impacts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Seyhan River, Turke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in two campaigns in October 2009 and June 2010,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wet and dry seasons, respectively. The total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diment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t the various stations. Cadmium was the only metal that was below detection at all stations during both sampling periods. Metal fractionation showed that, except for Mn and Pb, the majority of metals were found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 regardless of sampling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se metals were strongly bound to the sediments. The potential mobility of the metals (non-residual fractions)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ranking: Pb > Mn > Zn > Cu > Ni > Cr in October 2009 and Mn > Pb > Zn > Cu > Ni > Cr in June 2010. The second highest proportion of metals was bound to organic matter/sulfides, originating primarily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Non-residual metal fractions for all stations were highest in June 2010, which may be linked to higher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sediment samples with 1.40% and 15.1% in October 2009 and June 2010, respectively. Potential sediment toxic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Risk Assessment Code (RAC). Based on RAC classification, Cd and Cr pose no risk, Cu and Ni pose low risk, Pb and Zn were classified as medium risk metals, while the environmental risk from Mn was high.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SQG), the Seyhan River can be classified as a river with no, to moderate, toxicological risks, based on total metal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246.
珍稀药用资源植物红景天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文就国内外对珍稀药用资源植物红景天化学成份、新药理学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目前已对30多个红景天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及预试工作,分离出了九大类,60多种新的化学成份。红景天新的药理学作用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抗缺氧、抗不良刺激、抗病毒及肿瘤、抗疲劳和对机体双向调节等作用机制。红景天研究与利用中存在着红景天规模化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红景天生殖生态学特性与人为干扰引起的该属植物濒危状况、红景天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以及红景天主要药理成分环境形成与积累机制不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野生红景天种质资源库、选择核心质量性状指标对种质资源利用价值进行筛选评价、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红景天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深入研究离体条件下红景天主要次生代谢物产生积累的内在规律,进而建立红景天规模化利用的技术规范与体系。作者针对红景天问题研究提出的看法,对于其它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研究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7.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智  鞠美庭  史聆聆  陈敏  李珀松 《交通环保》2004,25(6):16-19,2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订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方法;以中国大中型城市为背景,建立了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DP-SIR可选指标集。  相似文献   
248.
在全球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城市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加剧,城市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对城市绿色发展程度进行评估,是建设绿色城市的重要内容.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绿色城市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而如何选择评价指标及指标权重的设置是开展绿色城市评价的首要科学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绿色城市发展理念与指标构建原则,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3个维度构建了10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并按照属性将基础指标分为正向、负向、特定向指标3类.然后,基于主体功能区与城市发展阶段,分别对不同类型城市设立权重系数,通过整合综合权重系数,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差异化评价,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本研究建立的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充分结合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为绿色城市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9.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135,自引:1,他引:135  
生态系统健康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组织、自然系统和人类健康的跨学科综合性学科。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是稳定、持续和活跃的,能够维持其组织结构,受到干扰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自动恢复过来的话,则这个生态系统是健康和不受胁迫综合症影响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原理有动态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创造性原理、相关性原理和脆弱积累性原理等5个原理。论文提出了包括活力、组织和恢复力在内的生态系统健康的8个评价指标,具体地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评价方法。目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进一步发展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同时,需要依靠遥感和GIS等技术来对它进行定量化研究,以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0.
孙傅  沙婧  刘彦华 《环境科学》2012,33(11):3778-3786
随着城市居民亲水娱乐活动日益增加,研究城市地表水体的粪源性微生物污染特征,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水质监测和风险管理,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尤为重要.以我国南方某城市的5个典型地表水体为案例,监测总大肠菌(TC)、粪大肠菌(FC)、大肠埃希氏菌(EC)和肠球菌(ENT)这4种粪源性污染指示微生物以及常规理化水质指标,研究指示微生物在城市地表水体中的浓度水平、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案例水体中TC和FC通常在10^3~10^7个.L^-1,EC和ENT通常分别低于200个·L^-1和105个·L^-1;4种指示微生物的浓度分布呈现季节变化特征,并且能够指示水体受到周边环境的污染状况;4种指示微生物指标之间以及微生物指标与常规理化水质指标(如溶解氧等)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