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1篇
  免费   1559篇
  国内免费   2292篇
安全科学   1808篇
废物处理   262篇
环保管理   4610篇
综合类   9752篇
基础理论   1922篇
环境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1288篇
评价与监测   3038篇
社会与环境   1058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872篇
  2015年   956篇
  2014年   966篇
  2013年   1401篇
  2012年   1387篇
  2011年   1505篇
  2010年   1133篇
  2009年   1203篇
  2008年   913篇
  2007年   1289篇
  2006年   1212篇
  2005年   1012篇
  2004年   850篇
  2003年   916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617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3篇
  1975年   20篇
  1973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81.
利用近6年(2005-2010年)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和空气质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SO:和PM10年均浓度超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N02浓度达标但逐年升高。冬季(1月、12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达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24.2%;同期,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则由21%降低至3.2%。PM10是乌鲁木齐市冬季出现频数最高的首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982.
苯胺泄漏对水体的污染应急测定项目应选择苯胺和邻苯二酚。邻苯二酚是苯胺降解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同样具有较大毒性。挥发酚的测定不能准确反应水中所含的邻苯二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没有邻苯二酚的监测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苯胺泄漏对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应急监测需要。文章综述了邻苯二酚的主要测量方法。参照前苏联渔业水体中有害物质邻苯二酚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比较了近年来测定水中邻苯二酚不同方法的检出限,基于邻苯二酚的毒性考虑和具备霹F苯二酚的多种测量方法,建议建立邻苯二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983.
结合昆明市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着重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4.
新泰市地表水环境承载着城区供水、容纳排污、农田灌溉,其由柴汶河流域、金斗山水库、光明水库、东周水库水组成;依据2009--2012年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类别法评价了柴汶河流域以及三个水源地的水质;水质评价内容包括:污染物浓度平均值、水污染因子分担率、污染指数、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地表水环境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85.
金佛山地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时空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伍坤宇  王鹏  沈立成  肖琼 《环境科学》2011,32(11):3247-3254
根据1976~1977年、2004~2006年和2009年金佛山地区23处地下水排泄点水中硝态氮的质量浓度,采用地球化学、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区内地下水中硝态氮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分析了硝态氮污染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中硝态氮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0.72~2.00 mg.L-1,正异常下限为3.20 mg.L-1;2004~2006年和2009年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内地下水硝态氮平均质量浓度为:2.08、2.67、2.59和3.92 mg.L-1;保护区外为:39.08、25.46、17.99和13.73mg.L-1;平均超标率(标准规定NO 3--N≤10 mg.L-1)为:451.64%、478.61%、331.85%和145.67%;最高浓度为:157.58、118.04、63.82和46.18 mg.L-1;最大超标率为:1 475.81%、1 080.39%、538.20%和361.78%.插值分析结果显示,区内地下水中硝态氮高值中心随时间而变化,低值区沿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分布.当地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86.
阐述省级环境管理部门基础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结合实践,讨论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环境管理部门基础信息网络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87.
环境监测信息化是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是监测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信息孤岛”、系统失衡、进度延期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初期做好IT规划、实施阶段重视项目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并依据监测站的实践经验对实施要点加以阐述。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推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加高效合理地进行,提升监测信息化程度,对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8.
污染源管理是环境监管的重点,信息化是提高污染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阐述污染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污染源管理信息来源及信息化发展中的不足,提出加强基层环保部门污染源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为污染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9.
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炼油污水污染源及分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以GB8978-1996一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对某炼化企业各生产装置所排污水进行评价,分析主要污染源排污口和主要污染物,并提出分质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0.
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2,自引:21,他引:1  
环境适应性评价是装备环境工程工作的重要内容。简要分析了我国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工作的现状,介绍了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内容、原则,以及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的程序,介绍了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评价法、相似产品法、相关性评价法、试验评价法和长期监测法。最后指出装备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对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建议通过自然环境试验或长期监测的方法获取装备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