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535篇
基础理论   258篇
污染及防治   492篇
评价与监测   250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61.
以菲律宾蛤为指示物种,并利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式从人类的角度对中国渤海海域不同地区(双台子河口生态监控区-盘锦、锦州湾生态监控区-锦州、滦河口北戴河生态监控区-北戴河、渤海湾生态监控区-天津、黄河口生态监控区-东营、莱州湾生态监控区-莱州以及大连市营城子、鲅鱼圈)的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Cr、Pb、Hg、As的污染状况作出一个系统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几个地区的非致癌污染物Hg风险等级处于Ⅰ级,对于人类不构成任何威胁;致癌污染物Pb的风险等级为Ⅰ级,同样对人类也不构成任何威胁,As的风险等级基本处于Ⅲ级水平,为人类可接受水平,但Cr的风险等级基本处于Ⅴ级等级范围,可能会对人类产生一定的威胁,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2.
利用高分辨半导体能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镭226、钍232、钾40和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的含量,共选取8个采样点16个土壤样品及4个煤炭及废旧金属样点。结果表明:进口货物道路各采样点其铀238、钾40及铯137均比非进口货物道路各点高,镭226、钍232含量则相反,而煤炭和废金属的各样品的铀238、镭226、钍232、钾40都高于进出口道路和非进口道路,Cs137则相反,表明进口煤炭和非金属对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对人工放射性核素影响较小。和新疆及全国背景值比,进口道路和非进口道路土壤中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均未超过天然本底值范围,进口煤炭和废金属虽然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则略高于背景值,表明试验点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对当地居民和进出境人员不会产生辐射伤害。  相似文献   
963.
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响应是喀斯特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选择贵州荔波拉桥小流域中四个不同植被类型的样地作为对象,按月采集浅层地下水(土壤水和表层泉水),对其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各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中Ca2+、Mg2+、HCO3-、EC和pH值,表层泉水中Cl-、NO3-和SO24-等对植被退化响应敏感;而土壤水中NO3-和SO24-,表层泉水中Mg2+、NH4+、HCO3-和EC,以及土壤水和表层泉水中δ13 CDIC值则可能还受到其他过程的影响,需谨慎使用。由此可见,对于土壤层,阳离子和与土壤CO2气体浓度有关的HCO3-可能有较好的响应,而对于表层泉水,HCO3-以外的阴离子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964.
通过测定牡丹江市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以及3种有机物含量,计算单项污染指数并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牡丹江市土壤未受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965.
根据铁岭市08年底土壤调查采集,利用现有大型仪器完成了土壤有杌物的全分析,使用仪器有气质联机,气相色谱(ECD、FID、FPD),高效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本文论述了三大类有机物的前处理方法,根据各种有机物的特性,选择了较好的前处理方法和条件,为应用大型仪器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6.
六价铬还原菌剂载体研究及初步应用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六价铬还原土著微生物,筛选不同的载体制成固态菌剂,结果表明:稻壳、麦麸、稻糠配比为5:2:2时具有实用性,将该配比的菌剂施用到六价铬浸出液浓度从25.3~342.1mg/L的3组污染土壤中,120d后六价铬还原率均达到95%以上,且浸出液中六价铬浓度全部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说明该载体制成的还原菌剂可有效应用于铬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967.
对某工业遗弃区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 PAHs)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采用Har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介质环境目标值评价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及多环芳烃( PAHs)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以汞、铜、锌、镍为重,污染排序为汞>铜>锌>镍>砷>镉>铅>铬;多环芳烃(PArs)中污染主要以...  相似文献   
968.
廊坊市土壤重金属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廊坊市区县土壤重金属监测数据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对当地土壤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69.
Increased crop yield is a commonly reported benefit of adding biochar to soils. However,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variable and dependent on the experimental set-up, soil properties and conditions, while causative mechanisms are yet to be fully elucidated. A statistical meta-analysis was undertaken with the aim of 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char and crop productivity (either yield or above-ground biomass). Results showed an overall 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nefit of biochar application to soils on crop productivity, with a grand mean increase of 10%. However, the mean results for each analysis performed within the meta-analysis covered a wide range (from −28% to 39%). The greatest (positive) effects with regard to soil analyses were seen in acidic (14%) and neutral pH soils (13%), and in soils with a coarse (10%) or medium texture (13%). This suggests that two of the main mechanisms for yield increase may be a liming effect and an improved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the soil, along with improved crop nutrient availability. The greatest positive result was seen in biochar applications at a rate of 100 t ha−1 (39%). Of the biochar feedstocks considered and in relation to crop productivity, poultry litter showed the stronges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28%), in contrast to biosolids, which were the only feedstock showing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28%). However, many auxiliary data sets (i.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co-variables) are incomplete and the full range of relevant soil type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are yet to b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only short-term studies limited to periods of 1 to 2 years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a strategic research effort, to allow elucidation of mechanisms, differentiated by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factors and to include studies over longer time frames.  相似文献   
970.
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中几种常见的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影响下黄棕壤对菲的等温吸附曲线仍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分配作用是黄棕壤吸附菲的主导机制,供试LMWOA和氨基酸对黄棕壤吸附菲有抑制作用,且加入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与氨基酸相比,L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