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40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 Assessing the health of ecological components of agroecosystems may be accomplished by examining changes in the drainage basin, which serves as an integrator of the agroecosystem landscape.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fish communities in terms of an array of indicators of structure and related these to changes in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 Evidence suggests management practices designed to foster healthier environments by, for example, reestablishing riparian veget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fish community. At the same time, continued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parts of the drainage basin in recent years likely has had an off-setting influence in overall improvements in agro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s of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ish associations provide the balance sheet by which the counteracting influences can be aggregated and assessed.KEY WORDS: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Riparian system; Agricultural drainage basin  相似文献   
142.
森林影响河川径流的流域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国内外所进行的小区或小流域试验表明,砍伐森林径流量增加,增加森林植被覆盖则径流量减少。但是,在大流域,砍伐森林并不一定能增加河川径流量。小面积试验得出的结论不适于推而广之到大的流域。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因素——所处的自然气候地带、地质地貌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大面积种树种草或砍伐森林,对一个较大流域总水量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水量减少、增加或者变化不大,要对整个流域进行详细地调查和观测,只进行简单的小流域试验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相似文献   
143.
根据曲江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规划目标和曲江流域水环境容量,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编制玉溪市曲江流域段综合治理规划方案,为综合治理曲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曹德扬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6):73-74,77
从出境水水质目标出发,提出出境水水质目标管理的两个阶段、实施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5.
前置库技术在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前置库技术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太湖流域利用前置库技术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强化净化前置库方案,为太湖地区及其他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一个可以考虑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6.
论述了江西省抚河流域的概况、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淤泥的堆积、水土的流失、水污染、沿岸防洪圩堤标准偏低等问题,并提出了流域水生态环境恢复的目标,以及针对恢复目标提出了水权分配、水土保持治理、水工程治理、水质治理等方面的初步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7.
通过对浑河流域沈抚段水体样品和主要污染源样品采集及检测,结合氮氧双稳定同位素及SIAR模型,统计分析研究区域氮素污染现状及氮素污染来源,绘制典型污染源的δ15N、δ18O特征分布图并估算其贡献率,准确追踪和定量外来性氮,从而更好地控制进入浑河流域的氮负荷.结果表明,浑河流域沈抚段受排污口、支流输入、工业废水的影响较大,氮素污染严重.研究区域δ15N值在-5.23‰~33.8‰范围内波动,δ18O值变化范围较大,为-4.12‰~61.54‰.工业废水对氮素贡献率为20.6%~96.3%,贡献率最高,其次是生活污水与粪便、化学肥料、土壤,贡献率分布范围分别为0.3%~29.4%、1.2%~33.5%、1.7%~30.1%,大气沉降对氮素贡献率最低,为0~7.2%.考虑大气污染及污废水排放规律能更准确的确定氮素的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48.
太湖流域企业的水风险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DEG)开发的企业水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太湖流域企业水风险评估体系本土化研究.根据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现状、企业管理方式、相关标准及法规,修订了部分指标,建立了包括物理风险指标9项、监管风险指标4项和声誉风险指标9项的太湖流域企业水风险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评估指标的分级延续了原来的评估体系的5级5分制,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综合评分值.选取了一家化工企业进行实例研究,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2015年综合水风险评价值为2.61,风险等级为Ⅲ级,属中等风险.实施7项水风险削减方案后,2016年综合水风险评价值降至1.94,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低等风险.该评估体系可为太湖流域企业进行水风险评估及削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选取西北干旱区吉兰泰盐湖盆地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71个地下水样品,测定重金属Cr6+、As、Hg,以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地质统计学插值绘图揭示盐湖盆地地下水中Cr6+、As、Hg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解析地下水中Cr6+、As、Hg的污染及健康风险状况,以统计相关检验进行Cr6+、As和Hg的源分析.结果表明:盐湖盆地地下水中普遍含有Cr6+、As、Hg,Cr6+在盐湖上游及东北部含量较高,As在西南台地含量较高,Hg在西北部巴音乌拉山出现高值区域,其分布与变化受到天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Cr6+、As出现局部区域超标,超标率分别为8.45%和2.82%;Cr6+主要超标区域在盐湖西南侧呈条块状分布,并在盐湖附近Cr6+含量较高;As以点状超标,分布于西南部和东北部;盐湖盆地地下水87.3%处于安全清洁状态,仅5.6%轻度污染出现在西南部,不存在中度和重度污染;通过饮用水途径的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西南部图格力高勒沟谷区域化学致癌物Cr6+超过了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但整个盐湖盆地Cr6+的平均健康风险值低于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As和Hg均低于US EPA最大可接受风险;盐湖盆地总致癌风险特征与Cr6+基本一致,Cr6+平均健康风险占总致癌风险贡献率的89%;Cr6+超标原因包括盐湖盆地高锰酸盐指数偏高,促使Cr3+氧化成为Cr6+,As与Cr存在一定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0.
嘉陵江流域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龙天渝  李继承  刘腊美 《环境科学》2008,29(7):1810-1817
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通过考虑引起流域土壤流失年际变化的水文条件和土地管理因素及泥沙输移过程的时空差异,提出了能够反映流域泥沙输出量逐年动态变化的估算方法,并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年负荷与年泥沙输出量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所建模型,对嘉陵江流域1990~2005年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吸附态氮磷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上游的白龙江和西汉水子流域;近年来,由于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进展,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逐年减少,近5年平均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34423t/a和1848t/a,与1990年相比减少约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