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53篇 |
免费 | 2445篇 |
国内免费 | 21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28篇 |
废物处理 | 114篇 |
环保管理 | 1171篇 |
综合类 | 5213篇 |
基础理论 | 1365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716篇 |
评价与监测 | 517篇 |
社会与环境 | 755篇 |
灾害及防治 | 6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0篇 |
2024年 | 383篇 |
2023年 | 443篇 |
2022年 | 515篇 |
2021年 | 496篇 |
2020年 | 487篇 |
2019年 | 451篇 |
2018年 | 389篇 |
2017年 | 526篇 |
2016年 | 485篇 |
2015年 | 470篇 |
2014年 | 397篇 |
2013年 | 476篇 |
2012年 | 691篇 |
2011年 | 730篇 |
2010年 | 545篇 |
2009年 | 610篇 |
2008年 | 454篇 |
2007年 | 509篇 |
2006年 | 523篇 |
2005年 | 379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270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219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164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22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9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9篇 |
197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研究航空光学器件的损伤破裂机理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方法从理论上对航空光学器件的损伤破裂机理进行研究,对不同机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分析大气摩擦和太阳辐射因素对航空光学器件表面温度的影响,在Arrhenius模型理论基础上,以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计算航空光学器件的寿命。结果推导出了航空光学器件寿命的计算公式。结论航空光学器件的损伤破裂主要归因于脆性断裂失效和疲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2.
余智涵;张楠;杨红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10):211-220
可持续森林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最优轮伐期决策是可持续森林经营的重要条件。由于经典Faustmann模型关于林木生长和市场价格的静态假设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有必要使用动态模型根据市场状况灵活决策,从而在价格波动的市场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作者以Faustmann模型经典框架为基础,归纳Faustmann模型的起源及演进,梳理随机价格问题在最优轮伐期决策上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①在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中,随机过程是描述价格波动的重要模型,主要包括符合有效市场假说的几何布朗运动或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均值回复过程,此外也可以基于经验价格数据的检验使用更为复杂的随机过程模型。②贴现现金流多用于静态Faustmann模型分析,但忽略了新信息对于决策的影响,而实物期权分析允许林地所有者进行动态分析,在每个决策点比较立即采伐与延迟采伐的预期收益、并根据市场状况随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在风险中获利。③以即期收益价值与连续收益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贝尔曼方程是求解价格随机Faustmann模型的有效方法,而构建偏微分方程、蒙特卡洛模拟和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则分别可以在价格服从正态分布、具有多个随机价格和价格具有马尔可夫性时有效求解贝尔曼方程。随机价格问题未来在最优轮伐期决策中的研究趋势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将Faustmann模型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扩展至完整林业碳汇效益、使用包含机器学习在内的多种方法对木材及碳汇价格波动进行更加精确和合理的建模、在Faustmann模型中考虑包含资源风险和决策者偏好风险在内的多个风险来源。 相似文献
153.
154.
为满足三峡库区大尺度的水质预测需求,降低专业水质模型使用门槛,实现模型业务化运行,采用涵盖\"模型封装-接口服务-系统集成\"全过程的模型封装集成技术方法,开展了EFDC模型集成研究,并在三峡库区水质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中进行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①基于实例化模型建立的模型预置参数库,是模型业务化运行中参数简化的前提,可有效解决模型本地驯化及模型实例的基础数据复用问题;②依据参数识别结果,将模型参数识别为\"必调参数、可调参数、默认参数\"三类,并采用B/S架构对输入文件、输出文件和主控文件中的不同参数进行分类封装,达到参数简化目的;③采用半紧密型方式建立的基于Web services的EFDC模型集成接口服务及标准,可为信息系统提供通用的EFDC模型计算服务;④该方法在EFDC模型与三峡库区水质安全评估与预警系统集成中得到验证,实现了全库区干流及主要支流CODCr、总磷、总氮等污染因子的长时间序列水动力水质预测联机在线运算,满足了用户在水质影响预测预警中低修改量、高运算效率和良好用户体验等需求,实现了模型的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55.
World-wide urbanization has significantly modified the landscape, which has important climatic implications across all scales due to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atural land cover and introduction of urban materials. This resulted in a phenomenon known as an urban heat island(UHI). A study on the UHI in Xiamen of China was carried out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imag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surface radiant temperatures. Thermal remote sensing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band 6 of two Landsat TM/ETM^ images of 1989 and 2000 to observe the UHI changes over l l-year period. The thermal infrared bands were processed through several image enhancement technologies. This generated two 3-dimension-perspective images of Xiamen‘s urban heat island in 1989 and 2000, respectively, and revealed heat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UHI. To find out the change of the UHI between 1989 and 2000, the two thermal images were first normalized and scaled to seven grades to reduce seasonal difference and then overlaid to produce a difference image by subtracting corresponding pixels. The difference image showed an evident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in the 11 years. This change was due largely to the urban expansion with a consequent alteration in the ratio of sensible heat flux to latent heat flux. To quantitatively compare UHI, an index called Urban-Heat-Island Ratio Index(URI) was created. It can reveal the intensity of the UHI within the urban area.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ndex was based on the ratio of UHI area to urban area. The greater the index, the more intense the UHI wa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index for the Xiamen City indicated that the ratio of UHI area to urban area in 2000 was less than that in 1989. High temperatures in several areas in 1989 were reduced or just disappeared, such as those in old downtown area and Gulangyu lsland. For the potential mitigation of the UHI in Xiamen, a long-term heat island reduction strategy of planting shade trees and using light-colored, highly reflective roof and paving material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plans of the city planers, environmental managers and other decision-maker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urban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6.
研究在流溪河水库水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调查资料,采用了Vollenweider模型、OECD模型对流溪河水库水质进行了模拟并对TN、TP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水库的TN、TP水环境容量在2005-2009年间分别是364.21-661.49 t/a、25.37-44.15 t/a,水环境容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由于水库的降雨量年际变化比较大,导致水库的水环境容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从流溪河水库4年的平均状况来看,水库总氮没有剩余容量,应削减负荷22.53%,总磷的剩余容量为2.27t/a,占其总环境容量的比重为18.27%。 相似文献
157.
以黄河流域山东段近河道煤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评估,利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定量解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并结合ArcGIS中克里金空间差值法分析土壤Hg和Cd空间分布,进一步验证了模型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土壤Cu、Zn、Pb、Cr、Cd、Ni、As和Hg实测含量均超出了正常场地,其中,土壤Hg和Cd超出了土壤元素背景值. Hg的变异系数(CV)均高于0.500,空间异质性明显,且与其他重金属相关性极低,存在相同污染来源的可能性很小.地累积污染指数和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总体处于偏中度污染,其中,土壤Hg污染程度最高,最大值处于偏重度污染程度,Cu、Cd和As存在局部污染情况,处于轻度污染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煤矿区开采活动、修复整治和工程施工等密切相关.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两大污染源分别为成土母质和工矿业交通的复合源(已知源1)、大气沉降和煤炭生产的复合源(已知源2),其贡献率分别为76.705%和16.171%;通过克里金空间差值模拟的Hg和Cd含量分布证明了APCS-MLR模型的解析结果较为可信.研究可为黄河流域山东段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精准防治和改良、保障粮食和农产品安全,以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TRMM 3B42卫星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观测降水和TRMM准实时数据(3B42RTV6、3B42RTV7)和分析数据(3B42V6、3B42V7),驱动VIC水文模型,开展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水文模拟,评估TRMM降水产品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1)在赣江流域,3B42V7估算的降水与实测降水的对比结果最好,3B42RTV6的估算精度最低,3B42RTV7较3B42RTV6在赣江流域的降水估算精度提升非常明显;(2)在径流模拟方面,3B42V6和3B42V7在日尺度上尽管对洪峰的模拟有所偏差,但模拟结果仍能反映径流变化特征,在月尺度上模拟结果精度较高,纳什系数均在0.9以上,并且二者在4、5月的径流模拟结果较好,7、8月的模拟结果较差,而3B42RTV6对径流的模拟能力较差,日径流量和月径流量均呈现明显低估,3B42RTV7对径流的模拟结果比3B42RTV6有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实时水文预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9.
以河南南部天然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钠化改性得到了钠基膨润土.通过调控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MB)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温度,分析对比了天然钙基膨润土(PRT-1)、钙基提纯膨润土(PRT-1T)和钠基膨润土(PRT-1Na)对MB的去除效率.同时,对PRT-1T和PRT-1Na对MB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PRT-1Na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更丰富的羟基结构,表现出对MB更好的吸附效果.在同等吸附条件下,PRT-1Na的吸附效果是PRT-1的4倍,PRT-1T是PRT-1的2倍.在20℃,pH为6,PRT-1Na用量为1.0 g,吸附时间为2 h,MB为500 mL,且初始浓度为500 mg·L-1时,MB去除率高达99.89%.另外,PRT-1Na对MB染料废水的吸附既存在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Elovich模型对PRT-1T和PRT-1Na吸附MB染料废水的过程拟合度均高,但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对PRT-1Na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0.
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黄河中上游,是宁夏的人口和经济中心,定量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FVC)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反演了2001~2020年宁夏沿黄城市带FVC,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该地区同期气象、地形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采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Hurst指数和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上,2001~2020年宁夏沿黄城市带FVC总体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1),增长速率为0.25%.a-1,多年FVC均值为33.38%,总体植被处于较低水平;空间上,宁夏沿黄城市带FVC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整体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类型以极低植被覆盖度和低植被覆盖度为主.②20年间,宁夏沿黄城市带植被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度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62.60%,远大于退化区域的面积,FVC平均变异系数为0.098,整体稳定性较好.③FVC的H值小于0.5的区域占66.15%,表现出较强的反持续性;FVC呈改善趋势的面积占比为34.84%,持续稳定不变的区域面积占7.8%,呈退化趋势的区域占52.9%,有9.0%的区域的FVC未来变化趋势不确定.④驱动因子分析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宁夏沿黄城市带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各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Q值)均高于单因子,表现出双因子协同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关系,不存在独立关系;各驱动因子对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影响均有其适宜的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