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07篇 |
免费 | 727篇 |
国内免费 | 175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15篇 |
废物处理 | 160篇 |
环保管理 | 2251篇 |
综合类 | 5234篇 |
基础理论 | 950篇 |
污染及防治 | 836篇 |
评价与监测 | 1717篇 |
社会与环境 | 330篇 |
灾害及防治 | 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208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303篇 |
2020年 | 335篇 |
2019年 | 280篇 |
2018年 | 272篇 |
2017年 | 374篇 |
2016年 | 451篇 |
2015年 | 457篇 |
2014年 | 509篇 |
2013年 | 609篇 |
2012年 | 638篇 |
2011年 | 734篇 |
2010年 | 462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70篇 |
2007年 | 620篇 |
2006年 | 634篇 |
2005年 | 477篇 |
2004年 | 420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386篇 |
2001年 | 337篇 |
2000年 | 313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172篇 |
1997年 | 171篇 |
1996年 | 162篇 |
1995年 | 127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18篇 |
1977年 | 16篇 |
1975年 | 15篇 |
1973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中原城市群区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和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评估中原城市群碳储量,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获取动态碳密度数据,结合Dyna-CLUE模型和InVEST模型,动态评估2005~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下不同情景的碳储量演变特征,以及城市发展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20年中原城市群碳储量分别为1689.59×106t、2035.36×106t、2066.34×106t和2093.05×106t,呈现持续增加趋势;2030年经济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情景下碳储量分别为2162.45×106t、2179.39×106t和2174.28×106t,经济发展情景下碳储量最低,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最高.碳储量变化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下降导致其碳储量减少约250×106t,林地面积的扩张导致其碳储量增加约103.4×106t,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其碳储量增加约87.77×106t;耕地和草地面积与总碳储量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与总碳储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005~2030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的碳储量分别为11.38×106t~214.24×106t,碳储量的变化反映出城市土地碳排放在2030年之前已经达到峰值,且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情景可能更适合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73.
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机动车排放是其重要源之一.通过资料调研,获得各车型年均行驶里程以及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与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排放的质量分数,梳理各车型保有量,利用COPERT Ⅳ模型计算NMVOC排放因子,建立了2005年中国分车型、分省域的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苯,1,3-丁二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的机动车排放总量分别为31.65×104,7.45×104,13.26×104,5.11×104和1.65×104 t,其主要来源于摩托车、汽油小客车和重型柴油货车;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和河南六省排放量较高. 相似文献
974.
975.
大气环境中氮,硫污染物的循环,正在自然系统改变。人为活动已明显冲击了氮、硫元素的循环过程,它们可能对生物多样性,局地气侯变暖,土壤,水体,人体健康等逐渐带来严重影响。氮、硫污染物亦是大气酸沉降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甘肃平凉市大气湿沉降中氮、硫污染物特征分析,掌握氮、硫污染物动态变化,分析它们在大气湿沉降中的化学变化及污染循环特征,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使氮、硫元素的循环趋于平衡,防止酸沉降在我市发生,进一步提高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76.
977.
基于距离相关系数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的PM2.5浓度滚动统计预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本文提出了距离相关系数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相结合的统计预报方案DC-SVR.利用淮安市2013年1—12月PM_(2.5)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首先在选入预报当日气象要素的基础上,增加选取前期污染物和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再采用距离相关系数分季节从预报因子中筛选出重要预报因子,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对PM_(2.5)浓度值进行逐日滚动统计预报.研究发现,淮安地区气温和气压对PM_(2.5)的距离相关性要高于其他气象要素,夏秋季PM_(2.5)与气象要素的距离相关性较春冬季好.基于距离相关系数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建立DC-SVR模型,PM_(2.5)的试预报值和实测值的全年相关系数高达0.76,平均偏差仅为1.13μg·m~(-3),平均绝对误差为23.47μg·m~(-3).通过与支持向量机回归、人工神经网络的统计预报效果对比,DC-SVR模型有效降低预报因子维数且能自适应选取最佳参数,预报精度显著优于其他3种统计预报方案,可为业务化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979.
下水道中微生物反应及水质转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染物对流扩散理论为基础,在分析下水道系统水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结合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下水道系统的微生物和水质转化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多个水质变量间的耦合计算及其相互转化和迁移过程。应用实验室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可为下水道系统的设计、水质评估等提供指导,也可为污水处理厂等提供前期水质参考。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