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01.
研究了Novozym435脂肪酶在烷基聚葡糖苷形成的W/O微乳液体系中,催化正丁醇与正己酸合成酯的反应动力学.反应初始速率V0与正丁醇(ROH)和正己酸(HA)摩尔浓度的比值(CROH^0/CHA^0)有关,在CROH^0/CHA^0=0.2-17范围内,随CROH^0/CHA^0比值减小,初始速率V0增大,尤其是当CROH^0/CHA^0〈3时,V0迅速增大.其原因可能是醇浓度较高时,醇与酶结合形成的死端复合物在较高浓度酸的作用下分解,重新析出游离态酶所致.脂肪酶加入量、水相介质组成和醇的种类等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0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统计模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在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各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理论公式 ,结合实测数据 ,建立了适合中国城市交通、路况和环境标准的理论 -统计模型 .该模型对机动车参考噪声、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地面植被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作了有效的预测 ,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更简单、结果更准确 .  相似文献   
503.
乌鲁木齐市大气二氧化硫与硫酸盐化速率相关性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 996-1 999年 4年的SO2 和硫酸盐化速率监测数据 ,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SO2 及硫酸盐化速率作了相关性分析 ,得出SO2 与硫酸盐化速率两种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由此 ,我们可以通过 2 4小时连续监测SO2 来较为快速、准确的反映出乌鲁木齐市硫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504.
碰撞剪切流动中波速对自激振荡射流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许多工程应用中都需了解流体的自激振荡特性 ,而其振荡频率与压力波传播速度密切相关。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自激振荡射流中碰撞剪切流动压力扰动波的传播速度及其对射流振荡频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波速随着流体中气体含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 ,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波速减小使得射流的振荡频率也减小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505.
道路行车安全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度降低因子、横向力系数变化因子以及路段间的加速度值等5个评价因子在内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方法的评价过程包括自行模式和互动模式.自行模式是在驾驶员模糊车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预测路段的运行车速,从而进行线形的安全评价;交互模式主要是在虚拟仿真的基础上对道路、隧道、桥梁的交通工程设施、照明等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发现存在的行车安全性问题,通过修改设计或进行安全改善,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506.
采用高速照相机记录火焰传播过程,并运用ProAnalyst软件分别对微乳化柴油的主火焰高度和闪火焰传播速度进行了测量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各时刻的微乳化柴油主火焰均不是连续的,呈现“跳跃式”传播,并且主火焰的最大高度显著小于-10PD 的主火焰最大高度;微乳化柴油火焰传播的平均速度以及最大瞬时速度均远小于-10PD ,而 HS -10火焰传播的平均速度以及最大瞬时速度在3种不同含水量的微乳化柴油中也均为最小。微乳化柴油的阻燃防火性能明显优于-10PD 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水分对火焰燃烧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7.
为了研究水平管道内障碍物数量对瓦斯爆炸的影响,利用自制的水平管道式气体爆炸试验装置,选用阻塞率为60%的圆环型障碍物,在常温常压下对管道内障碍物数量分别为1片、3片、5片和7片时瓦斯(试验气体为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下同)爆炸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的爆炸压力及其上升速率均随障碍物数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而火焰传播速度则随着障碍物数量的增加单调递增,但递增幅度逐渐减小。在密闭置障管道内瓦斯的爆炸压力及其上升速率随测试位置长径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火焰传播速度则随测试位置长径比的增大单调递减。  相似文献   
508.
为预防冰雪道路环境中驾驶人因视觉感知错误引发交通事故,研究了冰雪道路环境对驾驶人视觉感知特性的影响,选择8名熟练驾驶人作为试验样本,且每2人一组,采用跟车调查的方法采集驾驶人对于自身感知车速和前导车车距的视觉感知信息,并利用非接触车速仪检测2辆跟驰行驶试验车的实际车速与车距,对冰雪条件与非冰雪条件下驾驶人的视觉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冰雪环境中驾驶人视觉感知车速比非冰雪环境中低5%~14%;但当2辆跟驰车辆前后车间距在50 m内时,驾驶人在冰雪环境与在非冰雪环境中行驶时,其视觉感知的车距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09.
交通信号倒计时对车速与交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交通信号倒计时对自由流车速及交通安全的影响。选择城市道路交叉口,使用雷达测速设备采集进口道自由流车速等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列联表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显示,仅考虑单因素影响时,交通违法检测设备存在与否对车速均值有显著影响,而绿灯信号倒计时则无显著影响;考虑多因素相互影响时,在有绿灯信号倒计时但无交通违法检测设备的情况下,车辆速度均值会更高,且绿灯倒计时会对超速率产生影响。红灯倒计时对车速离散程度有明显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绿灯信号倒计时应同时安装交通违法检测设备,红灯倒计时路口应确保充分的绿灯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510.
The destabilization of coal body containing gas that is caused by the quick propagation of the cracks in coal body containing gas and the high pressure gas, which result into coal and gas outburst. Thu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brittleness rupture mechanics the propagation speed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cracks in coal body containing gas is derived under constant stres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cracks propagation is analyzed.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cracks in coal body containing gas is calcul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work.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gas pressure make the cracks propagation easier,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nalysis result of the propagation speed calculation of the cracks. As well as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cracks increase with the augment of gas pres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