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3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2126篇
安全科学   706篇
废物处理   910篇
环保管理   1951篇
综合类   6381篇
基础理论   1178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70篇
评价与监测   778篇
社会与环境   217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879篇
  2006年   908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土壤-植物系统中磷和砷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方萍 《四川环境》2010,29(6):118-121
砷元素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施磷已成为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过程中必要强化措施之一。土壤-植物系统中磷和砷的相互作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表明:磷和砷在土壤中往往是共生的,但又存在竞争吸附关系;磷和砷在不同植物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有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有必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磷和砷表达基理进行深入研究,获得对砷具有超积累能力的植株。  相似文献   
942.
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新疆油田作业废水特征及油田地处干旱区的地理特点,结合国内外含聚合物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以及油田连续生产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作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工艺优化,采用了"隔油—絮凝气浮—深层过滤"技术。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COD_(Cr)、石油类、SS可分别由680 mg/L、98.6 mg/L、56.2 mg/L降至98.8 mg/L、5.4 mg/L、4.5 mg/L,去除率分别为85.5%、94.5%、92.0%。  相似文献   
943.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讨论了作业废水的组成与特点,并对近年来钻井废水处理工艺,酸化废水处理工艺,压裂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根据作业废水的处理现状,对未来作业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油田废水处理主要向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开发新型处理药剂;建立高效处理工艺流程;从污水源头开始控制。  相似文献   
944.
文章就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近年来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净化总厂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在工程技术改造、提高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污染减排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净化总厂进一步的污染减排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减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5.
In recent decades, many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the approach to financing and operating water serv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mand‐responsive approach is now adop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a context of donor‐supported decentralization processes, which gives more responsibility to end users. However,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at different levels is enfor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the human right to water. This paper examines specific actions that buil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ies in this scenario.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an international NGO and a rural district in Tanzania from 2006 to 2009 is used as an action research case study that is representative of local capacity‐building needs in decentralized contexts and rural areas. Three main challenges were detected: i) lack of reliable information; ii) poo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erms of equity; and iii) lack of long‐term community management support from the district. Two mechanisms were established: i) water point mapping as a tool for information and planning; and ii) a District Water and Sanitation Unit Support (DWUS) for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 results show how the framework provided by the goal of human right to water helps to define useful strategies for equity‐oriented planning and post‐project support at the local level.  相似文献   
946.
介绍了我国污泥堆肥(生物干化)项目臭气治理现状,指出除臭问题是制约污泥堆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对比各种除臭技术,分析了污泥堆肥臭气成分和除臭机理,得出结论:化学生物组合除臭工艺与植物液除臭工艺相结合是适合污泥堆肥项目的选择。最后介绍了除臭系统设计选型的主要参数,指出在污泥处理工艺设计中考虑除臭系统可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47.
以南宁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恶臭产生源、主要成分及产生速率,预测恶臭对厂界及周围居民点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48.
我国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2009年我国火电厂脱硫脱硝行业发展概况,分析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并对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9.
广东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UNITANK新工艺,在项目的运行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较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克服了该工艺应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的不足,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50.
将臭氧分别与超声波、H2O2、紫外光等联用,深度处理干法腈纶生产厂生化池出水,对各种联用技术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2 L/min、反应时间30 min、臭氧加入量3.5 g/(L?h)的条件下,当超声功率为300 W时,臭氧-超声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30.0%;当H2O2加入量为0.4 mL/L时,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50.7%;当紫外灯功率为40 W时,臭氧-紫外光联用技术的COD去除率为49.9%;在各种联用技术中,臭氧-H2O2联用技术的运行成本最低(为7.5 元/t),且处理后出水COD为143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标准值修改单》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综合考虑,臭氧-H2O2联用技术是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