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597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079篇
基础理论   256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高效产絮凝剂荧光假单胞菌C-2培养条件优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筛选出的一株高效产絮凝剂荧光假单胞菌C-2为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黄豆饼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该菌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碳源为葡萄糖(20.0g/L),氮源为黄豆饼粉(4.0g/L),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8.0,通气量为160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达93.52%。最佳培养条件下产生的絮凝剂用于多种实际废水的净化,其中对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对COD的去除率为52.67%~85.22%。  相似文献   
992.
淡水藻类对辛基酚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章娥  杨海真  汪蓓蓓  邓南圣 《环境科学》2009,30(12):3652-3657
选取辛基酚(4-OP)作为目标物,研究了水中2种常见淡水藻(小球藻和鱼腥藻)对辛基酚的吸附.结果表明,2种藻对辛基酚的吸附量都很大,且吸附迅速.小球藻在混合后的5 min内即吸附了4-OP初始浓度(2 mg/L)的20%,鱼腥藻在混合后的5 min内即吸附了4-OP初始浓度(2 mg/L)的46%.吸附在1 h即达到平衡.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辛基酚在藻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水溶液pH值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很大,降低pH值有利于2种藻对辛基酚的吸附,pH值对小球藻吸附辛基酚的影响比对鱼腥藻大.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藻与辛基酚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藻的加入可使辛基酚荧光强度降低,随着藻浓度的升高,藻/辛基酚体系荧光强度不变,荧光光谱向红端移动,根据此结果推测藻/有机污染物体系能更好地利用太阳光中的近紫外光线,从而促进有机污染物光降解.  相似文献   
993.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以研究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UV-B辐射增强20%条件下,大豆幼苗期、分枝-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5.03%、 7.70%和10.38%;分枝-开花期,F_v/F_m值降低了6.13%;幼苗期和分枝-开花期,有效量子产量(Y)在PAR>366 μmol·(m~2·s)~(-1)时显著降低,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_m)分别降低了28.92%和15.49%;但对三叶期和结荚期的Y和P_m无显著影响.UV-B辐射增强使三叶期和幼苗期半饱和光强(l_k)分别降低了21.18%和23.17%;使分枝-开花期的初始斜率(α)降低了21.05%;并显著降低了幼苗期PAR>366 μmol·(m~2·s)~(-1)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分枝-开花期PAR>366 μmol·(m~2·s)~(-1)的光化淬灭(qP).本研究意味着UV-B辐射增强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损伤了捕光系统和耗散保护机制,破坏了大豆光合系统,使其光合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994.
In an urban-transit bus,fueled by biodiesel in Toledo,Ohio,single inhalable particle samples in October 2008 were collected and detec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SEM/EDS).Particle size analysis found bimodal distribution at 0.2 and 0.5 μm.The particle morphology was characterized by 14 different shape clusters:square,pentagon,hexagon,heptagon,octagon,nonagon,decagon,agglomerate,sphere,triangle,oblong,strip,line or stick,and unknown,by quantitative order.The square particles were common in the samples.Round and triangle particles are more,and pentagon,hexagon,heptagon,octagon,nonagon,decagon,strip,line or sticks are less.Agglomerate particles were found in abundance.The surface of most particles was coarse with a fractal edge that can provide a suitable chemical reaction bed in the pollut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The three sorts of surface patterns of squares were smooth,semi-smooth,and coarse.The three sorts of square surface patterns represent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inhalable particles in the air inside the bus in Toledo.The size and shape distribu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for a bus using ultra low sulfur diesel.  相似文献   
995.
本次调查中共记录到35种植物,其中矿区28种植物,非矿区27种植物。矿区和非矿区共有种有20种。测定同时出现在矿区及非矿区的8种植物的荧光动力学曲线,发现白莲蒿(A.sacror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杠柳(Periplo-ca sepium)、黄栌(Cotinus coggygria)及荆条(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在矿区和非矿区生长状况差异不显著。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及榆树(Ulmus pumila)在矿区生长良好,这说明矿区恶劣的土质条件虽然影响着一些植物的生长,但是良好的光照条件却为这些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996.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简称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的持久性污染物。可靠的PAHs检测方法是研究其环境行为的重要保证。实验采用超声萃取、用固相萃取柱(SPE-C18)进行净化处理土壤样品,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技术对美国环保署(USEAP)优先监测的15种多环芳烃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5种PAHs的最低检出限为0.231μg/kg-3.846μg/kg,回收率为51.48%-69.84%,相对标准偏差为6.84%-11.92%。  相似文献   
997.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赤潮异弯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核糖体大亚基(LSU)和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ITS) 序列信息的分析,设计了以胞质rRNA和胞核rDNA为靶序列的特异性探针,建立了赤潮异弯藻的全细胞和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探针能分别使整个细胞质和细胞核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探针是特异性的,不与其他受试藻进行交叉反应.同时,用该方法成功的从模拟自然海区混合样品中检测出赤潮异弯藻.该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实验室和自然海区赤潮异弯藻样品的快速、准确、特异和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外源NO对镉胁迫下牧草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以多年生黑麦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镉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光合作用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μmol·L-1SNP能明显缓解100mg·L-1Cd2+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与单纯镉胁迫相比,外源150 μmol·L-1SNP显著抑制镉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系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下降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促进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提高,降低抗坏血酸(ASA)、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同时,外源SNP处理不仅降低了镉胁迫下黑麦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速率(PCR)的下降及初始荧光(F0)的上升幅度,还提高了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和叶绿素含量及叶黄素循环库(V+A+Z)的大小,使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升高.由此表明,外源NO可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和增强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非辐射能量耗散,保护由镉胁迫引起的黑麦草幼苗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999.
九龙江河口有色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EEMs全光谱及特定光谱区荧光强度积分的方法,研究了九龙江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入海过程中在来源及性质上发生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河口外高盐度海区CDOM各荧光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CDOM含有类腐殖质荧光峰A、C、M以及类色氨酸荧光峰T1、12,而在口外高盐度海区还观测到类酪氨酸荧光峰B.EEMs总荧光强度积分值(TOT)可作为表征河口区CDOM浓度的一个良好指标,且优于常规的单点荧光法.从河端至外海,TOT及CDOM各荧光团的荧光强度积分值(IFI)不断减小,表明陆源输入为河口区CDOM的主要来源.而在河口高盐度海区,类蛋白质荧光团T1、12在TOT中的比例不断升高,显示了生物活动的贡献.九龙江口外高盐度站位中层各荧光峰尤其是类蛋白质荧光峰(T1、T2、B)强度高于表、底层,反映了CDOM光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物间隙水中C峰极其微弱,而类蛋白质荧光峰T1、12、B却非常强烈,反映了沉积物中微生物活动对蛋白质的显著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FISH技术定量解析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16S rRNA序列的荧光探针,优化了针对亚硝酸盐氧化菌的FISH技术实验条件.确定了FISH技术定量检测亚硝酸盐氧化菌的具体方法,并优化了样品预处理的实验条件为热固定2h,4%多聚甲醛固定15min,乙醇脱水5min;杂交过程的实验条件为杂交温度46℃,杂交时间3h,洗脱液中NaCl浓度为60mmol·L-1.运用建立的FISH技术检测了7d内亚硝酸盐氧化菌菌群的丰度变化,充分显示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