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1篇
综合类   469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近年来,三维荧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质(DOM)的物理化学特性.为了解岩溶区水库水体溶解有机质的特征,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研究桂林五里峡水库冬季水体中DOM分布特征及其来源,探讨其水化学特征以及初步估算DOM荧光组分的相对比例.结果表明,五里峡水库水体中的Ca~(2+)、HCO_3~-为主要阳阴离子,水体水化学主要受碳酸盐风化作用影响,DOC质量浓度占TOC质量浓度的91%;五里峡水库水体DOM在冬季主要由类富里酸、类腐殖酸和类色氨酸组成;荧光指数、腐殖化指标、自生源指标和新鲜度指数显示五里峡水库水体DOM在冬季整体呈现弱腐殖质化特征,自生源特征明显,微型光合生物对水体中DOM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水生微型生物的光合作用在岩溶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92.
库滨带土壤释氮负荷模型的构建与田间尺度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岸边带生态系统对氮元素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化学释放含氮气体过程.植物吸收过程和泥沙截留3方面.其中,土壤反硝化释氮是岸边带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因此,建立适当的岸边带土壤释氮模型(包括土壤反硝化、硝化和氨挥发过程),对准确评估岸边带生态功能和构建合理的岸边带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岸边带去氮机埋,参照已有的土壤释氮模型研究成果,构建了适用于水库库滨带土壤特性的土壤释氮速率估算模型(简称土壤释氮模型),并以官厅水库库滨带小区为研究对象,对水库库滨带土壤释氮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与验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6~9月)土壤水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6.6%、37.3%、43.9%和55.2%的情况下,土壤反硝化释氮速率分别为0、(102.1±59.3)、(169.3±87.6)和(203.2±119.6)mg·m-2·d-1(以N计);硝化速率分别为(233.3±121.4)、(177.9 ±69.3)、(187.7±75.0)和(166.7 ±121.9)mg·m-2· d-1(以N计);氨挥发速率分别为(3.00±1.13)、(2.64±1.01)、(2.76 ±1.04)和(2.51±1.89)mg·m-2·d-1(以N计);总释氮量分别为1.18、33.64、92.50和65.74g(以N计).同时,结合同步监测的实验数据,应用总量平衡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小区土壤释氮量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3,证明了该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水库库滨带区域.  相似文献   
893.
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总氮通量监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丹江口水库总氮超标问题,对作为主要集水区的汉库入库各河流进行了一整年的水量和水质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主要河流入汉库总氮量共24503t/a,湖北和陕西两省入库总氮量比例总体上与水资源量比例相当,其中,汉江干流上游陕西来水入库总氮量占68.2%,湖北主要支流包括十堰堵河(18%)、神定河(7%)、泗河(4%)、官山河(0.9%)、浪河(0.7%)剑河(0.5%)和天河(0.5%)。(2)入汉库总氮总量月变化与入库总水量变化一致,总氮入库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77%。(3)根据各河流水环境容量和纳污特征,可将入库河流划分为容量型、点源污染型、农业面源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建议对不同类型河流应采取不同控制对策,点面结合,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94.
石头口门水库藻类种群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9月5日采集石头口门水库42份水样,制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藻类共有5门,7纲,15目,27科,47属。其中,绿藻门最多,2纲,4目,9科,20属;其次是硅藻门,2纲,5目。7科,11属;再次是蓝藻门,1纲,3目,8科,13属;黄藻门较少,1纲,2目,2科,2属;红藻门仅有1纲,1目,1科,1属。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算原始水样中的藻类的平均密度。得出石头口门水库藻类的平均密度为3.80×10^4个/L,变动范围在1.00×10^4~8.00×10^4个/L之间。绿藻门属的数量和密度分别占到了42,55%,88.39%,是石头口门水库的优势藻类种群。  相似文献   
895.
调查研究表明长春市新立城水库发生小范围藻类水华期间浮游植物藻类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种群丰度增加。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该地区非水华期间的监测数据相比较;同时对水质进行了环境因子相关性及对藻类水华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水库叶绿素a值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且可以作为北方湖泊藻类水华预警的主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96.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伙房水库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分析,对大伙房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97.
崂山水库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崂山水库是青岛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通过调查和分析崂山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发现高锰酸指数较稳定,浓度低于3.5mg/L;氮、磷是主要污染因子。其中,氮浓度连续10年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磷可能是崂山水库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把控制入库污染物排放源及在水库水源保护区内的综合治理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898.
松华坝水源是昆明市极为重要的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其水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昆明市居民饮水受到严重威胁。本文提出了用搬迁措施解决水源地面临的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思路、方案和主要工程步骤;并确切提出了移民安置方案和方案实施政策。  相似文献   
899.
根据1998—2007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九龙甸水库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和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九龙甸水库水质良好,目前属中营养化。富营养化趋势不明显,但有水质恶化的趋势,各部门应加大对九龙甸水库的保护以及周边环境治理的力度,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00.
This article aims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di use pollution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in a stratified dam reservoir, the Daecheong Dam, on the basis of intensive observation results and the dynamic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using CE-QUAL-W2. Turbidity is regarded as a comprehensive representation of allochothonous organic matter from di use sources in storm season because the turbidity concentration showed reasonable significance in a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with the UV absorbance at 254 nm and total phosphorus. CE-QUAL-W2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n term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cluding refractor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RDOC) and labile DOC and also well explained the internal movement of constituents and stratification phenomenon in the reservoir. Instead turbidity and NOM were related well in the upper region of the reservoir according to flow distance, gradually as changing to dissolved form of organic matter, RDOM a ected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quality compared to turbidity. To control the increase of soluble organic matters in the dam reservoir, appropriate dam water discharge gate operation provided e ective measurement. Because of the gate operation let avoid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within a dam reservoir by shorten of turbid regime retention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