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2篇
  免费   1761篇
  国内免费   5351篇
安全科学   2657篇
废物处理   355篇
环保管理   3099篇
综合类   14338篇
基础理论   4061篇
环境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660篇
评价与监测   1294篇
社会与环境   2083篇
灾害及防治   138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844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710篇
  2017年   832篇
  2016年   1010篇
  2015年   1040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682篇
  2012年   1722篇
  2011年   1857篇
  2010年   1397篇
  2009年   1379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1643篇
  2006年   1640篇
  2005年   1312篇
  2004年   1118篇
  2003年   1202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856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701篇
  1998年   532篇
  1997年   456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29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3篇
  1973年   10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地震应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邓砚  聂高众  苏桂武 《灾害学》2005,20(2):27-33
本文在理论分析、国内外历史震例和救灾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参照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文件,对影响地震应急(包括震前准备和震后应急行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类,并系统讨论了这些因素影响地震应急的方式、途径和程度.以期为地震应急的理论研究和地震应急的实际工作提供部分补充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2.
西北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雷电产生于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具有明显的局地和时效特征,对西北地区气象站点历史雷暴资料的统计发现,夏季最强,春秋次之,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地理分布呈三大中心区;与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的相关分析及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地形地势是影响该地区雷暴的主要因子.高原上的雷暴云较其它地区容易产生冰雹,冰雹日数与雷暴日数比值最大为0.36.西北夏季大部分地方的闪电密度小于1个.km-2.a-1,夏季3个月的闪电密度有3个最强中心,新疆西部是最强的闪电密度中心,超过9个.km-2.a-1,7月中心最强,6月次之,8月较弱.  相似文献   
993.
基于GIS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洪灾风险分区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表明,在所有可能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风险区划,将自然灾害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水平.在长江流域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选取不同重复期(20,50,100年),及包括1870年历史洪水和1931,1935,1954,1991,1995,1996,1998,1999和2002年共10次洪水,借助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首先参考洪水灾害淹没图和相关历史文献记录资料,构建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其次对这10次洪水受灾县(市)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价图.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风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而且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有4个明显的高危风险区,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两湖平原的湖滨地区和公安以下的长江中游河段的沿江一带,尤其是荆江河段以及两江相夹地势低洼的江汉平原;沿高危风险区外侧为高风险地区,重点在汉江下游、资、沅、澧水、清江流域、皖沿江地区以及太湖流域的部分地区;沿长江于高危风险和高风险地区两侧分别为风险较小地区;其他地区对于洪水灾害而言则为安全地区.评价结果与长江中下游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型建筑在不同防火措施下发生火灾的概率研究,得出了各类建筑达到轰燃的概率.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材料高温本构关系、截面尺寸和计算模型系数等的变异性,按照ISO标准升温曲线升温,给出了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最后,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物达到轰燃的概率与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组合,给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构件在火灾下的失效概率公式.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2003年7月21日和10月16日分别发生6.2和6.1级地震的云南省大姚县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地震灾害对中困农村居民的影响,了解了我国农村居民尤其是地震多发区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害的风险意识以及在地震灾害中的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是地震灾害的最大受害者和风险承担者.虽然他们会在地震灾害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但是由于经济水平、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只能被动地承受地震灾害,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承灾体的脆弱性.中国农村地震减灾、防灾能力的加强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96.
财产保险是经营风险的产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从保险监管机构、市场典型主体两方面比较了中、韩两国财产保险业风险管理体系,市场主体的比较从研究宣传、产品开发、业务经营、客户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展开,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对提高食物安全,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的调查,分析了山西省夏县的秸秆利用途径,对该县秸秆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结果表明,夏县作为典型的"小麦-玉米"二熟农作区,秸秆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小麦秸秆主要用于工业原料、饲料和还田,玉米秸秆则主要用于饲料和弃置堆放.这种利用方式与造纸业发展、传统的牲畜饲喂方式、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气候特点有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高效利用秸秆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生态旅游作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双赢理念的新兴旅游类型,被西部各省(区、市)所关注并将其定为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缺点、市场定位、产品转化及空间布局的分析,初步勾画了西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如何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定量评估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关系型指标表、量纲模型、多元灰色预测模型和发展系数模型以及应用实例.根据该评估系统模型所开发的灰色评估系统由数学模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组成,可自动完成量纲统一、指标预测、相关分析、综合评估和趋势图表的运算和输出.  相似文献   
1000.
论述了生物有机肥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产中存在着的大量使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对土壤、水体等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提出以茶粕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具有生产过程相对安全、克服有机肥二次污染的优点.此外,茶叶次生代谢物茶多酚、茶色素、茶皂素和茶皂甙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络合金属离子、调节植物生长和生物防虫、灭虫等独特生理功效,将极大地提高茶粕有机肥的生物有效性,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