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采用腐殖酸钠、过氧化钙和沸石为原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复合释氧剂用于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释氧剂最佳制备条件为m(CaO_2)∶m(沸石)为1∶1、Na-A质量分数为2%和固化温度为100℃,复合释氧剂可显著延长释氧周期,且释氧过程对水体pH和COD的影响极低;底泥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复合释氧剂投加量为560 g/m~2时,上覆水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第30天时分别维持在1.32 mg/L及42 m V,水中TP和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1%和63%,表明复合释氧剂可有效改善水质并抑制底泥磷释放,这对城镇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治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2.
An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how the water quality of acid lakes can be improved by liming the surrounding catchment was begun at Loch Fleet, Scotland in 1984. the effects on the soils of three sectors of the catchment where limestone was added in 1986 are reported here, following analysis of soils sampled in 1987, 1988 and 1991. the effect of the lime on soil chemistry was still evident in 1991, with about 15% of free lime remaining in the hydrochemical reaction zone of sectors IV and VI and nearly 50% in sector VII. However, this free lime appeared to be dissolving too slowly to maintain large amounts of exchangeable calcium in the soils, indicating that the treatment is starting to become less effective. the fall in the mean exchangeable calcium in the reaction zone between 1988 and 1991 was mirrored by a drop in mean soil pH over the 5 years post-liming from 6.1 to 5.6 on sector IV and from 5.9 to 5.4 on sector VI, whereas mean pH remained constant at about 6.0 in the limed areas of sector VII. Using soil data to predict longevity suggests that the exchangeable calcium remaining on the catchment at the end of 1991 will maintain target water quality in the loch until sometime during 1994. the soil pH is likely to fall to between 5.2 and 5.3 by this time. If the region of hydrochemical reaction is assumed to extend to a depth of 20 cm rather than 5 cm, target water quality is predicted to be maintained until the end of 1995. When the free lime remaining on the catchment is included as a source of acid neutralising capacity,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reatment may remain effective until around the year 2000.  相似文献   
203.
为了解高浓度Ca~(2+)与颗粒污泥中古菌菌群结构的关系,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IC(Internal Circulation)反应器(以废纸造纸废水为处理对象)内不同高度处颗粒污泥中古菌菌群组成,并利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EDS(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分析颗粒污泥的形态结构和元素组成,同时借助红外光谱和XRD(X-ray diffraction)分析不同高度处颗粒污泥化学结构中各官能团的分布情况和无机成分.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高度的增加,颗粒污泥中的无机成分CaCO_3也随着增加,而种泥中钙含量只有1.81%.种泥和ICR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中古菌在门分类水平上主要包括Euryarchaeota和Bathyarchaeota,两者之和占90%以上.在属分类水平上,主要包括Methanosaeta、Methanoregula、Methanobacterium、Methanosarcina、Methanolinea、Methanospirillum等.种泥中古菌的物种多样性要明显高于IC反应器中,在IC反应器中不同高度处古菌生物多样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5 m2 m7 m,5 m处的古菌物种更加丰富.随着反应器高度的增加,乙酸营养型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呈现递增趋势,氢营养型甲烷菌则呈现递减趋势,而种泥中氢营养型甲烷菌相对丰度较大.这表明颗粒污泥在高钙废水的长期作用下,氢营养型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减少,乙酸营养型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增多,系统中古菌物种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有所下降.CaCO_3沉淀使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降低,主要表现为其对氢营养型甲烷菌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4.
本研究以磁性硅藻土为载体,负载纳米过氧化钙(CaO_2),制备了一种可高效吸附磷酸盐且可回收的复合材料(MDCP),并利用SEM、EDX-mapping、XRD、XDS和VSM等技术对MDCP的微观形貌、内部结构、晶体组成以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DCP表面成功负载了CaO_2,并具有良好的磁性. MDCP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根据Langmuir模型确定当T=20℃时MDCP对水中磷酸盐的最大单位吸附容量为191. 84 mg·g~(-1).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动力学的结果表明,MDCP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pH对MDCP吸附磷酸盐具有显著的影响,MDCP对磷酸盐的有效吸附pH范围为4~10,且MDCP对溶液pH具有调节效果,可使溶液pH保持在7~9的水平.当溶液共存Cl-、SO_4~(2-)、CO3_~(2-)、HCO_3~(2-)、F-和NO_3~-等阴离子时,MDCP对水中磷酸盐仍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回收后的MDCP可用HCl溶液对其吸附的磷酸盐进行解吸,解吸后的MDCP再次负载CaO_2后对磷酸盐去除率仍可达到初次吸附量的70%.  相似文献   
205.
调理剂对磷镉富集土壤中两种元素交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磷镉富集的农业土壤(总Cd:0.94mg·kg-1和全P:0.86g·kg-1)为研究对象,按照湖北地区中稻生育期及至下茬作物播种期的时长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探究生物质炭(BC)、钙镁磷肥(CMP)和粉煤灰(FA)影响下土壤磷与镉的生物有效性、二者形态变化及其耦合作用效应.结果表明:①培养至140d时,添加调理剂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未添加调理剂的对照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有效磷水平可达22.47~37.81mg·kg-1,在不额外施用磷肥条件下可满足水稻最适生长需求,且添加BC处理的效果最佳.②供试土壤中的磷主要为无机正磷酸盐,且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在调理剂作用下均有所提高,并随着时间土壤中固定态的O-P和Ca10-P逐渐向活性较高的Ca2-P、Ca8-P、Al-P和Fe-P形态转变.③添加调理剂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对照处理基础上显著降低8.74%~17.48%,这与3种调理剂对土壤pH的提高作用相关联.与此同时,添加调理剂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交换态Cd显著降低,碳酸盐结合态Cd和残渣态Cd均有所提高,这与土壤有机质在BC的促进效应下,其表面富含的活性基团能够与Cd2+吸附螯合有关.结果初步证明,3种调理剂均能实现供试磷镉富集土壤中磷活化和镉钝化的双重功能,并以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效果为佳,其效果可覆盖整个水稻生长时段并可延续至其下茬作物播种期.  相似文献   
206.
为了探究基于纳米过氧化钙(CaO2)的类芬顿氧化技术(Modified Fenton,MF)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本研究先对纳米CaO2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制备出有效含量高达88.35%的纳米CaO2粉末;其次,通过分析静态试验中反应体系的pH值、DO以及硝基苯浓度变化,探究纳米CaO2降解硝基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确定了硝基苯的降解动力学和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掩蔽实验探究不同自由基的作用效力;最后进行一维模拟柱动态模拟,综合分析评估纳米CaO2去除硝基苯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CaO2投加量、EDTA-Fe2+浓度与硝基苯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满足48:8:1时降解效果最佳,其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曲线,且反应过程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自由基是·OH,但降解效果会受到HCO3-、SO42-、Ca2+、Mg2+等离子的影响;一维模拟柱的模拟结果表明,在存在适量铁的条件下,纳米CaO2可以作为过氧化氢缓释剂,通过类芬顿催化产生自由基降解污染物,这说明纳米CaO2在场地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7.
综述含钙物质(生石灰(CaO)、熟石灰(Ca (OH)2)及石灰石(CaCO3))对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成分及其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As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与机制,及其对植物As吸收积累和As耐性的影响与机制.综述内容可为准确理解含钙物质影响土壤As的生物有效性和植物对As吸收积累的过程机制,进而合理选择含钙物质调控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As生物有效性及其生态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保障土壤种植安全和作物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8.
生石灰对福寿螺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毒性试验,探索了生石灰对不同大小福寿螺的毒性效应。试验中将福寿螺按照壳高(H)分为小螺(5 mm≤H〈15 mm)、中螺(15 mm≤H〈25 mm)、大螺(25 mm≤H〈35 mm)和超大螺(35 mm≤H〈45 mm),结果表明:(1)生石灰的控螺效应显著,尤其是对中小福寿螺具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生石灰处理6 d,除了最低质量浓度0.05 g.L-1处理造成35%死亡率,其他处理死亡率均在70%以上,其中0.20、0.50、1.00和2.00 g.L-1处理中超过90%的福寿螺死亡。(2)生石灰对不同大小福寿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24 h)大小顺序为超大螺〉中螺、大螺〉小螺,半致死质量浓度(24 h)大小顺序为超大螺〉大螺〉中螺〉小螺;(3)生石灰对福寿螺的毒性以抑制效应为主,生石灰对福寿螺的平均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06~0.22 g.L-1,低于平均半致死质量浓度0.11~1.09 g.L-1;(4)0.50 g.L-1和2.00 g.L-1质量浓度的石灰处理12 h后,福寿螺鰓组织SOD酶活性呈极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33%和38%。研究表明,生石灰可用于防治入侵生物福寿螺,在实践中可部分替代杀螺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9.
实验考察了影响双碱法再生过程的主要操作参数,包括搅拌速率、再生时间和pH值变化、反应温度、n(Ca(OH)2)/n(Na2SO3)等。使用XRD验证产物成分,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CaSO3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Na2SO3浓度0.3和0.4 mol/L时,保持搅拌速率500 r/min、再生反应时间1 min、温度50℃能够取得最好的再生效果,一次再生后未反应的Ca(OH)2含量大约是34%;降低n(Ca(OH)2)/n(Na2SO3)能提高Ca(OH)2利用率。实验结果能够给再生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10.
杜正清  王丽娟 《环境科学研究》2012,25(10):1161-1165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SO2衍生物对大鼠DRG(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不同亚型钙通道的影响. 结果表明,1 μmol/L SO2衍生物对不同电压下的钙电流均有增大作用,在-10 mV时可使钙电流增幅达到63.4%±5.7%. 在细胞外液中加入不同亚型钙通道的阻滞剂并经过修正计算发现,1 μmol/L SO2衍生物使L型钙电流增长了82.2%,N型钙电流增长了95.3%,r型(非L型、非N型)钙电流增长了9.4%,说明高阈值激活的N型和L型钙电流对SO2衍生物特别敏感,推测SO2衍生物诱发神经性疼痛,引起神经毒性,可能主要通过增大DRG神经元上N型和L型钙通道发生电流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