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4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34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0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431篇 |
综合类 | 1489篇 |
基础理论 | 364篇 |
环境理论 | 3篇 |
污染及防治 | 78篇 |
评价与监测 | 189篇 |
社会与环境 | 394篇 |
灾害及防治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86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193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铜川新区建设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生产的城市发展思路,建立了土地容量与人口适宜容量数学模型。根据铜川新区具有的自然优势,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角度,针对铜川新区的土地容量与人口适宜容量,探讨了将铜川新区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人口适宜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92.
张思玉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6
为弥补用发生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不足,在拟定了林火次数比率、森林燃烧率、森林受害面积比率、每起森林火灾平均受害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变异系数、受害森林面积变异系数6个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权重法确定了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单一指标可以从某个方面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综合指标则能更好地评价某个区域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更便于区域间的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293.
294.
295.
广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分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基于此协调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建立适应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方式,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的计算思路是在对广州市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广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对市各辖区相应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广州市人口规划预测的人口数量及未来的供水能力等进行预测,以此提出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96.
基于GIS的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及其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国内外流域生态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流域生态敏感性概念,针对流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及其敏感性,结合流域特点,建立流域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运用GIS技术对流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流域生态敏感性区划。 相似文献
297.
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淮北市地下水环境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对淮北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市地下水质量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以上,能够达到当地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评价方法较精确,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298.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构成、特点、运行情况、脱氮除磷效果及生物填料的选择,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最后总结了该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99.
广州市河涌底泥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5年3~5月对广州市主要河涌底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采样分析。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河涌底泥受有机物、植物营养盐、石油类和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其它污染物,如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挥发酚等以及难降解有毒有机物,包括DDT、666、PCBs、PAHs等污染并不严重,污染总体呈由老城区向外围逐步降低的态势。随后根据河涌底泥的主要污染特征进行了较为粗略的污染区划,并指出污染重点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300.
利用大连市2014~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高空地面形势场和2015年12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WRF-CMAQ数值模式,对大连市污染天气特征和污染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5年大连市共有大气污染日数145d,占20%,大气污染天气过程35个;发生大气污染时的高空形势场主要为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场,占63%,槽前西南气流场次之,占21%,槽区、脊区各占6%;地面形势场主要表现为风速较小的均压场(68%)和等压线密集风速较大的非均压场(32%)两种气压场.2015年12月出现的5次污染过程中,大气层结均为稳定层结,且近地面水平风速均值较小,对污染物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扩散起到抑制作用,导致空气质量恶化;模拟结果发现大连市冬季污染过程中大气气溶胶的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铵盐和硫酸盐等细颗粒物,其中硝酸盐占比最大,且污染过程的增幅最为明显,说明机动车和燃煤排放已对大连市城市污染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