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4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运用安阳及邻区研究范围内,地震台网所能接收到的 S-P≤25.0 秒的所有台站记录到的ML≥2.0级地震的P波到时和 S 波到时进行了波速比计算,并对研究区域内 5 次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变化作了空间演化图。从 2001年5月到现在波速比空间演化特征来看,明显出现了低值异常集中区和高低值异常交替区。从时间序列演化特征来看,波速比始终处于低于平均值1.70 以下。根据我们以往对研究区域内波速比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在未来24个月,研究区域存在发生 ML≥5.5 级±0.5 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2.
农业产业-资源耦合机制通过改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向和强度调控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路径,影响系统耦合效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典型退耕区域——陕北吴起县2016年497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验证了政策、信息(技术、市场)、农业资源、农业产业是系统耦合机制的基本构成和重要驱动要素,该县域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维链型耦合机制。在这一机制作用下,农业产业有所发展,但仅停留在资源显性利用上,农业产业-资源系统局部相悖,系统对经济效益总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12,且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路径系数仅为-0.047;从各驱动要素间相互作用来看,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单向作用,系统部分链网缺失,说明目前的耦合机制不能有效支撑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良性运行,具体表现为:未充分挖掘林草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资源未达到最优配置。因而,下一步需通过对政策、信息(技术、市场)、农业资源、农业产业等要素的优化组合,构建新的良性耦合机制,进而实现吴起县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优化耦合,促进退耕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ng-term variation in zooplankton biomass in response to climatic and oceanic change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as a nonlinear multivariate analysis method. Zooplankton data collected from 1951 to 1990 off the shore of northeastern Japan were analyzed. We considered patterns of the Kuroshio and the Oyashi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s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zooplankton biomass.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were trained to generate mapping func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zooplankton bioma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models was tested by varying the numbers of input and hidden units. Changes in zooplankton biomass could be predicted from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neural network yielded predictions with smaller errors than those of predictions determined by linear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networks was used to extract predictive knowledge. The air pressur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ome indice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were the primary factors for predictions. The patterns of the Kuroshio and the Oyashio demonstrated different effects among sea areas.  相似文献   
94.
气候因子对混播草地不同种群生长及其个体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研究了混播草地中黑麦草 (Lolium perenne)、白三叶 (Trifoliumrepens)和白苞蒿(Artemisialactiflora)的生长特征及其个体消长特点 ,分析了主要气候因子 (温度、降水和日照 )对其构件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黑麦草分蘖的负效应显著 (P〈0 .0 1) ;温度和降水与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匐茎和白苞蒿侧枝生长存在显著 (P〈0 .0 1)或弱显著 (P〈0 .1)正相关 ;日照对 3种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温度和日照对植物生长的互作效应大于温度和降水的互作效应 .黑麦草分蘖数与白三叶分枝数相互消长 ,而黑麦草叶片与白三叶匍匐茎生长具相互促进作用 ;白苞蒿侧枝和白三叶匍匐茎生长相互促进 ,其生长点数则由相互促进向相互抑制转化 ;黑麦草与白苞蒿种群生长具正效应作用 .黑麦草叶片、白三叶匍匐茎和白苞蒿侧枝生长具明显季节动态性 ,而黑麦草分蘖、白三叶分枝和白苞蒿侧芽数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黑麦草分蘖和白苞蒿侧芽具夏秋发生优势 ,而黑麦草叶片生长具春末潜势 ,白苞蒿侧枝具旺盛期 (6~ 9月 )生长优势 .图 1表 3参 2 7  相似文献   
95.
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专题三“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背景、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该专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逐渐出现的局部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衡、地力衰退、作物品质下降、农残渐增等问题,在区域尺度上,从耕地肥力和土壤生物、农田植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物产量品质和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等方面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在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相关生态环境参数的时空特征、分布规律与作物开发利用等考察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可为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及科技支撑.(图1参90)  相似文献   
96.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孤立绿洲民丰县气温、降水2个气象要素的相关资料得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夏秋两季降水量随温度上升而上升。从气象要素的历史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的孤立绿洲整体环境状况仍处于比较差的阶段。此分析结论对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具有实际意义,并且能够为研究干旱区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7.
南半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南半球地面气温序列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序列的基础上,讨论了南半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南半球气候变暖,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频数减少,强度减弱;同时,随着南半球气候变暖,西北太平洋上强台风的频数将减少,最大中心风速将减弱。一种可能的机制是由于从南半球侵入西北太平洋的冷空气随着南半球气候的变暖而减弱。  相似文献   
98.
MODIS NDVI与MODIS EVI对气候因子响应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喀斯特地区植被为研究载体,利用2001-2010 年MODIS NDVI、MODIS EVI 序列和气候资料,分析两种植被指数与同期及前1-9 期水汽压、降水量、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露点温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多个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响应差异,为合理选择植被指数序列对植被进行监测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和NDVI与多数气候因子显著相关,但二者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明显差异。除日照外,EVI 与其他各气候因子相关性明显高于NDVI。与NDVI相关性较高的气候因子为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其对应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16、0.535、0.474;而与EVI相关性较高的气候因子为水汽压、平均气温、露点温度,其对应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857、0.844、0.839。②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和NDVI对多数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较之于EVI,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为滞后。E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最高时期多出现在前1 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最高时期多出现在前2 期。两种植被指数对日照、风速的响应无滞后性。除相对湿度、日照、风速外,各站点两种植被指数与其他各气候因子在0-9期的响应趋势均较一致。  相似文献   
99.
利用凋落物袋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中国亚热带地区3个典型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凋落叶分解速率及酶活性的影响.酸雨分别设置为重度酸雨(pH=2.5)、中度酸雨(pH=4.0)、对照处理(pH =5.6)3个梯度.试验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会抑制凋落叶的分解,且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强,抑制作用更明显.杉木、香樟、银杏3个树种对照处理下周转期分别比中度酸雨短33%、43%、14%,比重度酸雨短44%、52%、17%.3种分解酶对酸雨胁迫的表现不同,脲酶和纤维素酶表现为一定的抑制作用,基本呈现为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pH=4.0)>重度酸雨(pH=2.5),与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排列情况一致,蔗糖酶在酸雨胁迫下反而有激活的趋势,表现为重度酸雨(pH=2.5)>中度酸雨(pH =4.0)>对照处理(pH=5.6).不同树种对酸雨胁迫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叶树种杉木受影响最大,阔叶树种香樟和银杏受影响较小,银杏的抗酸性较强,且针叶树种的分解速率比阔叶树种慢.脲酶和纤维素酶对凋落叶的分解贡献较大,而蔗糖酶的影响相对较小.酶活性与季节有较大的关系,夏季活性相对偏高,冬季活性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100.
不同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结水是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2010年6-7月采用底部连通和不连通的微渗计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种典型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研究区裸地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多,其次为柽柳丛的,而胡杨林的最小,其凝结水总量分别为2.60、2.49、1.26 m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下垫面类型土壤的日均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②凝结过程一般从22:00持续到次日8:00,晴天日出后一定时间范围内凝结现象仍继续发生,3种下垫面土壤凝结水量的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2:00~4:0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第2个峰值出现在8:00左右;③连通微渗计产生的凝结水量显著高于不连通微渗计的(t<0.01)。凝结水量主要受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地温、风速以及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