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37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744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酸性淋洗对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洪杰 《环境科学》1991,12(2):42-44
酸性淋洗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轻微下降,下降幅度与淋入液的酸度呈正比.除强酸性淋洗外,一般性的酸性淋溶对粘土矿物含量的影响不大.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本身可使土壤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分析实验结果时应对此因素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932.
北京冬、夏季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质量浓度谱分布   总被引:30,自引:22,他引:30  
为认识北京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特性之一的粒径谱分布,利用多级撞击式颗粒物采样器MOUDI对北京城区夏季和冬季大气颗粒物进行了4次为期1周的采样,采样时间分别是2001-07、2002-03、2002-07和2003-01.通过分析获得了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的质量浓度谱分布;发现北京城区颗粒物中细粒子占PM10的40%~60%,已经成为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细粒子和粗粒子的质量浓度与PM10都有很强的相关性(R2>80%),仍然可以通过控制粗粒子的浓度来降低PM10的浓度;在细粒子浓度高于70μg·m-3时,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在细粒子中所占比例之和大于70%,是颗粒物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并且观测到颗粒物的质量粒径谱分布在积聚模态存在2个亚模态以及积聚模态出现在1.0~1.8μm的粒径段的谱分布;对于积聚模态峰值出现在1.0~1.8μm粒径段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33.
对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中粒子电极感应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粒子电极材料、无机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均对粒子电极电位有影响。对不同的粒子电极材料 ,粒子电极电位随无机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变化的趋势不同。结果为处理实际有机废水操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4.
引入分形维数的絮体粒径分布规律及其守恒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显微摄影技术,通过混凝实验分析了腐植酸絮凝体的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腐植酸絮体的粒径呈现对数正态分布.从混凝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考虑到腐植酸絮体构造的不规则性(分形维数),分析了颗粒数量、颗粒平均体积和标准偏差之间存在的守恒关系,该守恒关系可以大大简化基本方程的求解,更简便地预测混凝过程中絮体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935.
纳米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纳米材料需求量不断增长,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及使用,增加了暴露于超细颗粒物的职业人群数量,且工种复杂多样,尤其在自动化程度低、工人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薄弱的作业场所,对接触者有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从现场暴露评估策略、检测方法、接触限值以及风险评估手段,综述针对超细颗粒物这一新型职业危害因素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936.
湘西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出露着奥陶系牯牛潭组红色石灰岩地层,含角石化石,被认为是海相红层.野外观察地层红色深浅与其层理/层次变化关系判断为近于同期形成,属原生色.水生化石存在红层中,前者反映水下缺氧条件,而红层指示着氧化环境,两种指示尖锐对立,意味着可能至少一方存在认识偏差.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赤铁矿和针铁矿是其中可以...  相似文献   
937.
城市高层建筑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噪声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气颗粒物和噪声为研究对象,利用颗粒物监测仪和噪声仪,研究了颗粒物和噪声在不同天气状况下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0~56m之间,TSP、PM_(10)随高度增加而减小,56~116m之间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低空中的PM_(2.5)、PM_1相差不大,而100 m以上高空中的PM_(2.5)、PM_1污染程度明显大于地面.(2)天气条件影响颗粒物污染程度.晴天和大风天颗粒物的污染相对较轻,阴天时污染最重.(3)L_(eq(A))随高度增加而增大,最高点(116 m)处的噪声比地面高约4 dB.晴朗和阴天条件下,噪声差别不大;在大风天气条件下,高层建筑顶层的噪声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938.
Pd/Fe及纳米Pd/Fe对氯酚的脱氯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了纳米Fe和纳米Pd/Fe(20~100nm),利用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对氯酚进行了催化脱氯研究,并与常规的零价铁和Pd/Fe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反应活性,所制备的纳米Pd/Fe双金属BET比表面积达到12.4m2/g,而商用铁颗粒(<10m)的比表面积只有0.49m2/g;当钯化率为0.0666%,纳米Pd/Fe用量在6g/L时,氯酚脱氯率达到90%以上,在相同的处理效果下,常规Pd/Fe的使用量为纳米Pd/Fe的20倍左右,纳米Pd/Fe催化氯酚的脱氯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39.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量更比所有颗粒物平均值高出1.4倍.PMF因子分析显示NaCl和Na2SO4是北京沙尘暴S和Cl显著相关的那些单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沙尘暴样品中SO42-和Cl-浓度呈高度线性相关.X射线光电子谱对气溶胶表面结构分析显示,Na和S在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百分含量比北京非沙尘暴和内蒙古地区气溶胶样品高.这些同时含有S、Cl和Na,且S和Cl显著正相关,Na相对富集的颗粒物多数来自于沙尘暴途中所经过的其表层土成分富含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干盐湖盐渍土地区.证明了北京沙尘暴不仅来自于其源头沙漠,沙尘暴所经过的包括干盐湖盐渍土的大范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层土也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40.
利用2019—2021年合肥市气象参数、颗粒物浓度、颗粒物化学组分、颗粒物散射系数、颗粒物粒径谱等的逐小时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9—2021年,合肥市能见度呈逐年上升的总体特征,并且在季节变化上呈现为夏高冬低,在日变化上呈现为午后最高、夜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程度比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程度高15.5%~219.2%。相对湿度是直接影响合肥市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温度、风速对能见度的间接影响作用相对较小。能见度与颗粒物特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能见度与水溶性离子的相关程度高于与碳质组分的相关程度;当能见度处于较低水平时,能见度与PM2.5主要组分浓度的相关性明显减弱,相对湿度、超细颗粒物占比、水溶性离子含量和碳质组分含量等因素对能见度的影响逐渐凸显;在较高PM2.5浓度环境条件下,颗粒物散射系数的显著变化是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小粒径颗粒物对合肥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高,应优先大幅度降低PM1.0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