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8篇
  免费   1224篇
  国内免费   3526篇
安全科学   1059篇
废物处理   298篇
环保管理   4731篇
综合类   9865篇
基础理论   192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318篇
评价与监测   2065篇
社会与环境   985篇
灾害及防治   27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518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763篇
  2015年   819篇
  2014年   857篇
  2013年   1211篇
  2012年   1232篇
  2011年   1380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789篇
  2007年   1263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912篇
  2004年   786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732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51篇
  1977年   50篇
  1973年   45篇
  1972年   41篇
  1971年   6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研究了乌鲁木剂铁路局系统污水治理污染控制方法及途径,提出了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其最佳治理对策是:确定重点污染单位、污染源、用最低的治理投入,选择斜板隔油气浮工艺治理重点污染和次重点污染部门,得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否定盲目追求“零排放”的高投入方案。  相似文献   
132.
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水质评价中的缺陷,将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与经典的Euclidean距离结合,提出Euclidean贴近度水质评价法。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精度高,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3.
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数学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由于分别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类标准值的平均值及其中三个标准值,计算后的结果不一致,而模糊综合指数法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出现,计算结果比较满意.从而表明,该法是对模糊数学法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4.
结合CIRP试验场包气带的介质结构及渗透性特征,在S9孔进行了短期的孔中水位、孔口气压和温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观测孔水位波动与大气压变化有关,水位波动具有伪变化。水位伪变化对于试验场潜水位的监测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带有伪变化的水位观测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反映潜水位的真实动态。  相似文献   
135.
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潜势预报、统计预报、数值预报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特点,并检验分析了2001年4~10月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结果表明,此系统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适用于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36.
文章就此次"一控双达标"验收监测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为今后达标验收监测及环境管理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37.
乌伦古湖水质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立人  王雪冬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102-105,116
着重对乌伦古湖所监测的项目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了该湖的水环境质量,指出乌伦古湖水质的主要问题是严重咸化,这是该湖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并指出做好湖区规划,增加水源供给,加强污水处理和湿地建设,是乌伦古湖未来发展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138.
灰色模型在确定关键污染因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灰色模型引入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 ,从动态演变中找出关键因子 ,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 ,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 ,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简便易用  相似文献   
139.
跨界河流的水质监测(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度、文章讨论了综合监测系统的对策、网络设计、采样与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还讨论了必需的科学的组织形式。以4条跨界河流[欧洲的莱茵河(Rhine)和多瑙河(Danube)、南美的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东南亚的湄公河(Mekong)]为例阐述了现代意义的监测方法学。对于工业化程度高的流域(如莱茵河和多瑙河),早期预警系统尤为重要。最后探讨了新的性价比好的污染监测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数据很多,但信息量很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0.
"稀释与接种法"是BOD5的标准测定方法,制备溶解氧接近饱和且不含能干扰生化耗氧过程的物质的稀释水,是该法重要的工作之一.由真空泵带动的"空气净化--稀释水曝气"装置,流程合理、装配容易、调控灵活,可连贯进行空气净化与稀释水曝气,而制取符合质量要求的稀释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