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381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86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41.
We simulated the REA system with dynamic deadband to study numerical value and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n the empirical constant beta which relates vertical flux to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updrafts and downdrafts. We found that the value of beta depends only weakly on the friction velocity and atmospheric stability.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median value obtained for a system with dynamic deadband proportional to 0.5 times the running mean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vertical wind speed was beta=0.42+/-0.03. For a single half-hour measurement one has to consider the large uncertainty of +/-0.2. According to our study, the dynamic deadband enables the use of a constant value of beta in flux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342.
三维电极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维电极方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三维电极处理印染废水的机理,对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曝气、填充物质种类、活性炭与铁屑重量比、槽电压、电极间距、初始废水pH值等进行了条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曝气的脱色效果比曝气的脱色效果好;填充物为混合物活性炭与铁屑比活性炭、无填充物的脱色效果好;混合物活性炭和铁屑重量比为2:1时的脱色效果最佳;槽电压越高,脱色效果越好,但当大于某个值16v时,处理效果反而会下降;电极间距越小,脱色效果越好,但间距小于1.5cm时易短路而影响脱色效果;中性条件下的脱色率要优于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综合考虑,在不曝气,活性炭和铁屑重量比为2:1,槽电压为16v,电极间距为6cm,溶液浓度为200mg/L,pH=6的条件下,降解时间为90win,脱色率可达98.7%。  相似文献   
343.
菜地氨挥发损失及影响因素原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获得菜地氨挥发通量和氨挥发损失率,并探讨其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于2009年1月~2009年5月,采用由风洞系统-大气气态污染物连续收集与在线分析装置和离子色谱联用组成的、时间分辨率为15min的氨挥发在线测定系统,用模拟试验方法对菜地(蔬菜上海青和生菜)施用尿素氨挥发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氨气收集效率为(...  相似文献   
344.
有效实施测量持续改进体系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广泛探讨和研究HSE管理体系在企业各个层面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足以及取得的经验,归纳出一种能够持续改进体系绩效的方法和手段,即:分解HSE目标、分别确定测量指标和标准,从管理(整体)和作业(局部)两个层面有效实施测量,拓展HSE体系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345.
微量振荡天平法广泛的应用于我国PM2.5的监测,该方法50℃的采样加热温度会导致PM2.5中半挥发颗粒物的损失, 而仅可获得PM2.5中的不挥发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因此,PM2.5浓度的实际测值会偏低.微量振荡天平和膜动态测量联用技术可同时获得PM2.5中不挥发和半挥发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本研究利用该技术于2011年12月~2012年4月在上海城郊开展了PM2.5中不挥发和半挥发颗粒物的连续观测,并对其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冬春季大气PM2.5中半挥发性颗粒物占有较高比重,平均浓度比率为18.91%;PM2.5中半挥发颗粒物主要来自NH4NO3,在NH4NO3浓度较高的地区,PM2.5的监测应考虑半挥发颗粒物的损失;半挥发性颗粒物补偿前后的PM2.5浓度间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在一定数据质量目标下,可由未补偿的浓度推算补偿后的PM2.5浓度.  相似文献   
346.
利用被动采样器采集了上海地区15个采样点冬季的大气样品,对其进行索氏提取和层析净化等前处理后采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0种待测多溴联苯醚(PBDEs)目标化合物均被检出。将2008、2013和2014三个年度上海市冬季大气PBDEs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各年度的∑_(10)PBDEs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7 pg/m~3、17.28pg/m~3和61.31 pg/m~3,在监测年限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经同系物分析,低溴代物(五溴代物以下)为上海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BDE-49与BDE-47贡献较大,占到了总质量浓度的45.39%和24.68%,是主要的污染同系物。对监测点分区比较发现,上海城区的∑_(10)PBD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347.
研究了从采集的离散点场强生成整个平面区域的场强的插值方法,及生成的场强数据可视化的颜色映射方法.采用基于三角网格的内插技术,先对二维离散点构造三角网格;假定每个三角形的顶点场强、坐标构成一平面空间,三角形内部的未采集点场强可以由顶点决定的场强平面方程插值求得.给出了插值结果可视化的四段制颜色映射解决方案,与目前国际上主流电磁软件颜色映射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348.
用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盐滴定-电位滴定法(STPT)、Mehlich法和pfo原理法测定了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永久负电荷量.并与醋酸铵法测定的CE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由于醋酸铵法浸提了土壤的部分可变负电荷.它测出的CEC值使其它方法测得的永久负电荷量高.(2)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永久负电荷量差异较大,且用上述四种方法测得的值依次减小.即ECEC>δP>CECp>CECk,这与测定方法和指示离子的本性有关.但都能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荷容量的相对大小.(3)不同方法测得的不同的永久负电荷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土壤的吸附特性,但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行量.  相似文献   
349.
在酸雨研究领域,人们普遍是对降雨或降雪等湿沉积过程进行研究.近年来,干沉积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尚未建立成熟的方法.文章介绍了利用四段滤膜法进行干沉积监测的方法,作为日本全国公害研究协会的合作项目在日本神户和丰冈市进行了实际测量和评估.  相似文献   
350.
干湿球法测量相对湿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干湿球法测量相对湿度时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测量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