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641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95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2441篇
基础理论   32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1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61.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工程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双循环两相(BICT)生物处理工艺的生产规模应用问题.通过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增设独立的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微生物的分相培养,BICT工艺为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增强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创造了条件.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说明,BICT工艺技术先进、运行稳定,投资及运行费用具有竞争力,在污水处理要求愈加严格的情况下,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2.
863.
磷酸铵镁沉淀法脱氨机理、应用及沉淀剂循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铵根离子可以和镁盐、磷酸根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磷酸铵镁沉淀,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氨氮。本文从磷酸铵镁的性质、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及沉淀剂循环利用等方面,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今后该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64.
硝酸盐浓度及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SBR反应器,详细研究了硝酸盐浓度及其投加方式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环境下的反硝化吸磷速率与作为电子受体的硝酸盐浓度有很大的关系,硝酸盐浓度越高.吸磷速率越快。当硝酸盐浓度较低.不足以氧化反硝化聚磷菌细胞内的PHB从而导致体系反硝化除磷效率的下降。相同浓度的硝酸盐,采用流加的方式可以获得比一次性投加更高的反硝化吸磷速率。缺氧环境下,反硝化脱氮量与磷的吸收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借助于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脱氮与除磷可在一种环境中完成,有效解决了废水中COD不足的问题.同时达到了节省能源和降低污泥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5.
考虑到机械行业磷化废水的特点 ,利用混凝沉淀与结晶除磷的原理 ,设计成 2t h的磷化废水处理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866.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恶化,氮,磷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生脱氮除磷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磷。通过对现有的生物脱氮除磷传统工艺和新近发展工艺的介绍和分析,指出经济、高效、低能耗是其发展的方向,同时认为今后应加强对生物脱氮除磷机理更深入的研究,大力开发技术成熟,高效经济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867.
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技术 ,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介绍了地下渗滤系统的类型 ,概括分析了地下渗滤系统中的关键性问题———土壤的选择与配制、水力负荷的选取、氮磷去除问题和土壤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868.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透气膜进行曝气的污水生物处理组合新工艺.膜曝气的主要特点在于无泡曝气和特殊结构的生物膜.无泡曝气可提高传氧效率,在高浓度废水或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优势.曝气膜上生长的生物膜具有传质异向性,这一特点使其具有同步除碳脱氮的潜力.介绍了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膜曝气生物反应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69.
白腐菌是一种可有效处理染料废水的丝状真菌 ,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彻底降解为CO2 和H2 O ,同时 ,对脱色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染料的降解酶系、机理和白腐菌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有关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70.
高效代谢解偶联剂的筛选及对SBR系统综合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但它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和处置.活性污泥的解偶联代谢能有效地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比较了5种代谢解偶联剂,即2,4-二硝基苯酚(DNP)、邻氨基苯酚(AP)、2,4,6-三氯苯酚(TCP)、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丙二酸的污泥减量效果和对COD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它们在各自的最佳质量浓度20、1 5、4、1.2、15 mg/L时,污泥的表观增长系数分别降低了62.39%、63.75%、59.40%、34.58%和53.75%,而COD去除率仅有轻微下降.重点研究了15 mg/L的丙二酸和4 mg/L的TCP对SBR系统运行效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发现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两者都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污泥产量,而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低,但使用丙二酸6 d后极大地影响了污泥的沉降性能,而TCP对污泥的沉降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