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6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641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95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2441篇
基础理论   32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1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赤潮防治剂对中国对虾的影响,进行了粘土、Ca(CIO)2、AICI3、FeCI3对中国对虾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粘土对对虾基本无毒性;(2)Ca(CIO)2在低浓度下对对虾无毒,在高浓度下对对虾有急性和慢性毒性;(3)AICI3和FeCI3在对虾体内有一定的积累,但其毒性效应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82.
Reactive Red 195, which is an azoic anionic dy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five sulfonic groups and one azoic group, is efficiently removed using chitosan. The increasing chitosan dose had a dramatic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chieved color removal, there was approximately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tosan dose and color removal of dye before color removal reach maximum. Also, the increase of dye concentration led to the increase of chitosan dosage in order to get the same color remova l.92 mg/L of chitosan dosage was sufficient to achieve complete remove of dye at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dye at 200 mg/L. For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dye, high dosages were necessary to reach complete color removal.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e of adsorption interferents(Fe^2+ , Na^+ , HCO3^- and others) can be interesting, addition of ions had effect on the color removal of Reactive Red 195. Comparing with blank, addition of chemical species approximately decreased the color removal except Na^+ and combination of Fe^2+ + HCO3^- . However, comparing with Fe^2+ alone and HCO3^- alone, combination of Fe^2+ + HCO3^- increased the color removal.  相似文献   
883.
为了解污水土地处理过程 中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溶液P含量和迁移特征,在一种特殊2的大型人工模拟土层和地下水实验装置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1.5m~0.5m土壤溶液P含量极低(≤0.02mg/L),但在旱地条件下,P含量上升至0.045mg/L~0.628mg/L,P素随入渗污水向下迁移距离可达1.1m。在低水力负荷率和较长停留时间的运行条件下,1.3m以下土壤溶液和地下水的P含量处于安全  相似文献   
884.
用MBR-PAC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BR-PAC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短期内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为72%,BOD去除率85%,氨氮的去除率72%,并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5.
COD催化快速法中氯离子干扰问题及去除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莉  许智  张成福 《环境工程》2003,21(1):59-61
COD催化快速法中对测定结果干扰最大的因素是水样中的氯离子浓度。通过对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水样进行对照分析 ,讨论其干扰问题 ,从而制定出理想的去除方法 ,使得催化快速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应用于实际监测中  相似文献   
886.
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运行控制策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啤酒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如何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从而提高营养物去除效果、并实现节能的目的.试验中建立了3种运行控制策略:(1)根据缺氧区末端出水硝酸盐的浓度控制内循环回流量;(2)调节厌氧/缺氧/好氧区体积比以减少厌氧区出水剩余COD对缺氧磷吸收的影响;(3)向缺氧区引入旁流并调节旁流比.试验结果表明,当缺氧区末端出水硝酸盐浓度控制在1~3 mg·L-1时,不仅可强化反硝化除磷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内循环所需能耗;厌氧/缺氧/好氧区最佳体积比为1/1/2;旁流的引入可以提高低C/N比条件下TN的去除,最优旁流比为0.32.  相似文献   
887.
研究了超声辐照技术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邻二氯苯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包括超声电功率、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空气曝气以及自由基抑制剂等;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去除邻二氯苯主要以空化泡内的高温热解为主,并分析了邻二氯苯超声去除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888.
目前已经发现了2种微生物脱氯新途径:一是根据好氧氨氧化菌具有反硝化能力,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反硝化脱氯:二是在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盐与氨离子一起厌氧氨氧化,并且发现了厌氧氨氧化菌与好氧氨氧化菌或甲烷菌能协同耦合在一种有利的微生态环境中。基于以上新途径提出了几种生物脱氟新工艺,包括了:SHARON、ANAMMOX、SHARON—ANAMMOX、CANON、OLAND、NOX工艺、需氧反氨化工艺(Aerobic deammonification)、甲烷化与厌氧氨氧化耦舍工艺。  相似文献   
889.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116,自引:3,他引:116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氮净化能力,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934%(芦苇系统)、4549%(茭白系统)、3869%(无植物系统).湿地中氮转化细菌丰富,氨化细菌为106—107cfu/g(土壤),亚硝化菌为103—105MPN/g(土壤),硝化菌103—104MPN/g(土壤),反硝化细菌为104—106MPN/g(土壤).亚硝化菌数量有植物系统高于无植物系统,前部高于后部,硝化菌数量有植物系统高于无植物系统,中后部高于前部.  相似文献   
890.
高铁氧化去除饮用水中邻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自制的固体高铁酸钾作为氧化剂,研究高铁对水中微量邻氯苯酚的去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水中邻氯苯酚的含量为4mg/L时,加入60mg/L的K2FeO4氧化处理10min,对邻氯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9.3%。取得高铁酸钾对邻氯苯酚的最佳氧化去除效果的pH范围为9-10,高铁氧化邻氯苯酚近似的二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