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362篇
综合类   643篇
基础理论   100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47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减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概述了目前减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概况,指出现阶段灾害社会和经济学研究方面的四大问题;探讨了减灾与经济、减灾与政治、减灾与社会发展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2.
对区域或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输入分析。可以判断可持续发展所处的状态。进而为区域或城市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利用物质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欧盟指导原则,分析了1990—2003年间上海市经济-环境系统的物质总需求和资源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巨大的物质总需求和直接物质消耗给上海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②1996年上海市的资源生产率是全国的1.22倍.但2000年日本的资源生产率是上海市的36倍;③影响上海市的物质总需求或者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制度能力。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在2020年之前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于输入端的减物质化和加强循环绍济的技术支撑研究与开发以及制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3.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力学平衡模型,对闽江流域各个地区2006~2016年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明、南平、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水平总体上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空间上大体表现为福州 > 三明 >≈南平.三明、南平、福州等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福州>三明≈南平.从时间变化看,可以将闽江流域耦合协调度划分成3个阶段:阶段I (2006~2009年)、阶段Ⅱ (2009~2013年)、阶段Ⅲ (2013~2016年).根据闽江流域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偏离方向θ的大小,将闽江流域各地区不同年限的耦合协调发展划分为环境保护滞后型(I象限)、经济发展滞后型(Ⅱ象限)、社会发展滞后型(Ⅲ象限),并对不同滞后类型分别提出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4.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限的资源不能支撑无限增加的人口,面对高速增长的人口,人们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认识。本文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供给,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阐述了最大人口容量及经济最优人口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提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5.
本文以吉林生态省建设为例,对生态省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6.
在分析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措施和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的自利性、选择性偏差、调控手段和行政分割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加快立法与强化执法、制定相应的经济制度与政策等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7.
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是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其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发展生态产业的背量条件和生态产业发展现状.解析了其发展生态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生态产业的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8.
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但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度量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论述循环率并非循环经济的科学测度,然后在阐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提高稀缺性自然资本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指标来度量。最后评述了Seiji Hashimoto和Yuichi Moriguchi建议的描述社会物质代谢的六个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该具备的标准和计算这些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DMI、DPO和GDP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9.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际做法和国内相关实践探索经验,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涉及生产和消费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也是应用循环经济原理的重要领域。以资源能源离效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特征。在目前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三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而引发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辽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模式和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发展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0.
山区发展与特色经济研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山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其资源环境结构与产业结构作了对应分析,得出该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林”,而不在“耕地”,在地方“特色资源”,而不在“大众资源”。并采取经济区位商法,对本区众多资源进行了优势评价。根据其资源优势特点,指出恩施的优势在“山上”,应走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使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由长期以来的一、二、三产业低位的传统排序逐步变为高层面的二、一、三的新排序。构建符合山区特色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