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496篇
基础理论   9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79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究竟是“财富”还是“诅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但资源禀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尚缺乏理论和实证检验.本文以“条件收敛”假说为基础,构建了资源禀赋对人均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此基础上,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地域分布与储量前十名的18个省(区)19年的自然资源储量以及经济社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和总效应大小的同时,对我国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自然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影响投资、受教育水平、开放度、R&D等社会经济变量,降低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2.
陈东丽  陈瑛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02-1004,1017
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美国是中国直接投资的重要东道国。而我国民营企业以其产权明晰、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等优势成为我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中最具发展潜力和最活跃的一部分。根据国家商务部提供的数据,对我国民营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现状、投资的行业分布、投资的方式、投资的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其在美国的直接投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为我国民营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3.
本文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方法。样品中的三价铬经柱前衍生后,泵入分析柱,与样品中的六价铬分离,分离后的样品经在线柱后衍生,流入可变波长检测器,分别在365 nm和540 nm检测。利用正交实验找出最佳分析条件:水浴加热2 min,加热温度80℃,柱后衍生液流速1.1 ml/min。方法在10 min内完成水中三价铬和六价铬分析,三价铬和六价铬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0 mg/L和0.005~1 mg/L,方法检出限低,分别为18.1μg/L和0.267μg/L,精密度分别为1.16%(0.4 mg/L Cr3+,n=7)和3.07%(0.08 mg/L Cr6+,n=7),样品分析时的加标回收率在96%~102%之间。  相似文献   
39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全球经济首要“推动者与塑造者”的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催化剂。引入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自回归模型,用面板数据研究了1995~2009年中国FDI时空集聚特征及其动因。结果表明:各省份实际利用FDI的过程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日渐增强。从总量上来看,仍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从增速来看,呈现向沿江的重庆、四川等投资条件相对较好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的趋势。从局部上看,呈现由外资集聚程度较高的省份向周边相邻省份扩散的趋势。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也进一步印证了空间依赖性对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95.
A simple and efficient residue analysis method for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ioxynil octanoate in maize and soil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 Violet (HPLC-UV).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mixtures of acetonitrile and deionized water followed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to remove co-extractives prior to analysis by HPLC-UV. The recoveries of ioxynil octanoate extracted from maize and soil samples ranged from 86 %–104 % and 84 %–96 %, respectively,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less than 7.84% and sensitivity of 0.01 mg kg?1.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residue of ioxynil octanoate in maize and soil samples from experimental field. Data had shown that the dissipation rate in soil was described as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and the half-life (t1/2) was less than 1.78 days. No ioxynil octanoate residue (<0.01 mg kg?1) was detected in maize at harvest time withholding period of 60 days after treatments of the pesticide. Direct confirmation of the analytes in field trial samples was realiz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相似文献   
396.
商业SCR烟气脱硝催化剂钙中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2种不同浓度的前驱体溶液(Ca(NO3)2和Ca(CH3COO)2溶液)浸渍新鲜商业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烟气脱硝催化剂,并对浸渍中毒后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物理中毒在本研究中占主导位置,化学中毒并不明显。采用离子色谱、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面电镜分析等多种表征技术对中毒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中毒后催化剂孔结构性质发生了变化,特别是Ca(CH3COO)2溶液浸渍催化剂,内部孔道堵塞较为严重。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CaCO3的出现及积累导致催化剂脱硝效率降低。此外,催化剂红外光谱分析从表面活性位的角度说明了本研究催化剂化学中毒现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7.
为了适应野外水质快速测定的要求,根据硫酸钡比浊法的方法原理,采用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方法,建立了水体中硫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实验考察了浊度、氯化钡加入形态、摇动时间,静置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浊度在5~25 NTU时,其对硫酸盐的测定几乎没有影响。在实验最佳条件下,氯化钡的加入量为0.2 g,中速手摇40 s,静置时间5min,所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90 mg/L,相关系数R2=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25 mg/L。加标回收率为94.00%~105.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9%~1.75%(n=5),方法便携、简单,适用于野外与浊度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398.
对环境水样中百菌清农药残留进行了SPE-GC分析方法研究。环境水样通过Florisil柱富集、净化,3 mL乙酸乙酯洗脱,GC-ECD进行分析检测。实验表明,百菌清农药残留在0.01~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外标法定量,检出限为0.0035 mg/L,对实际水样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范围在93.47%~100.14%之间,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3.97%~4.96%之间,并将方法应用于周边环境地表水的检测。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能满足环境水样中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99.
A simple, fast and cheap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pper and nitrate in drinking water and food products using newly developed solid contact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is proposed.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and nitrate was performed by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standard additions techniqu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them using the 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 or spectrophotometry for the same samples. In each case, satisfactory agreement of the results was obtained, which confirms the analytical usefulness of the constructed electrodes.  相似文献   
400.
With urban areas responsible for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otal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due to land-use change (LUC) induced by peri-urban (PU) development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considerable. Despite this,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into the transition from PU cropland to housing in terms of contribution to global warm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cross-sectoral integrative method for prospective climate change evaluation of PU LUC. Specifically, direct LUC (dLUC) GHG emissions from converting PU cropland to greenfield housing were examined. Additionally, GHG emissions due to displaced crop production inducing indirect LUC (iLUC) elsewhere were assessed. GHG impacts of dLUC and iLUC were each determined to be approximately 8 per cent of total GHG emissions due to a greenfield housing development displacing PU cropland. This magnitude of dLUC and iLUC emissions suggests that both have importance in future land-use decision making with respect to PU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