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5篇
  免费   580篇
  国内免费   2672篇
安全科学   353篇
废物处理   870篇
环保管理   666篇
综合类   5245篇
基础理论   617篇
污染及防治   1712篇
评价与监测   160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谭彪  李杰  朱泽敏  白廷洲 《化工环保》2015,35(6):599-602
结合我国腈纶废水的特征,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我国腈纶废水常用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物化预处理方法包括内电解法、混凝法、Fenton氧化法、电解法、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微波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高成本、高能耗、实际运行费用大等问题。对未来物化预处理方法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腈纶废水的处理应朝着节能高效和资源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国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952.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53.
对目前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的多种方法,如混凝-沉淀法、流化床法、人工湿地法、单质铁法、微滤膜法、生化法和改良混凝-沉淀法等进行了分析评述。研究发现,开发技术集成度大、流程短、药剂种类和用量少、一次性投资以及运营费用低的工艺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改良混凝-沉淀法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符合要求,是一项值得加强应用研究和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54.
不同密度螺-草结构对养殖尾水净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以苦草为对照组,构建环棱螺螺 草生态系统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比较不同密度螺 草结构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探讨螺草互作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螺 草组合对养殖尾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以中密度组(螺密度50 ind/m3)的去除效果最优,25 d对Chl a、CODMn、TN、TP、NH4+ N、NO3- 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9.7%、44.2%、86.9%、58.2%、82.3%和91%,其中以17~25 d的营养物质去除率最高,水质由原来的Ⅳ类、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环棱螺 苦草互作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与苦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其互利关系不明显;环棱螺 苦草组合对CODMn和TN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可能是由于实验中以黄土为底泥,其中的异养微生物较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955.
污水处理智能控制与优化控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目前污水处理中的智能控制与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软测量与控制、优化控制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污水处理最优控制能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达到预定标准,而且使出水水质满足要求不增加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56.
目前全球面临巨大能源、水污染及资源危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能源自给、污水再生及资源回收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是未来水厂重要实施路径.污水处理厂实现能源自给的关键一是"开源",即高效回收污水中有机物化学能、低品位热能,并利用外源有机物厌氧共消化、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开发能源;二是"节流",即利用高效...  相似文献   
957.
铁路洗涤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是我国环境标准中第2类污染物质.目前,铁路洗涤废水的处理以物理和化学法为主,存在效果不稳定、成本较高和工艺复杂等问题,急需寻求一种适合铁路洗涤废水特点的处理工艺.用SBR小试装置进行铁路洗涤废水处理实验研究,并且投加LAS降解菌于SBR中,进行了工艺参数的确定,处理效果考察和投菌前后对比等方面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8.
从膨润土中筛选出可在含2 g/L苯酚的PD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种,经过逐级驯化,得到1株可以在1 g/L苯酚的无机盐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并降解苯酚的优势菌种HJ01,其对苯酚600 g/L降解率可达94%.该菌生长的适宜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Cl,温度为25 ℃,pH值范围为6-7.  相似文献   
959.
活性自土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微细白土颗粒的强酸性废水,处理效果一直不佳.实验改进白土生产工艺,通过粒度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白土生产过程中超细白土颗粒的产生,循环利用硫酸和洗涤水以减少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并对影响活性自土质量的主要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成功地制备了脱色率92.88%,过滤速度21.27mL/mim的高效植物油活性白土.  相似文献   
960.
抗生素废水的铁屑微电解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铁屑微电解法预处理抗生素废水.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6.2 g/L时,试验结果表明,经微电解处理后的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8.3%和79.3%,BOD5/COD从0.306提高到0.56,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正交试验考察pH、反应时间及铁屑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各因素作了单因素影响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