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41.
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设计与施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龙  叶慧海 《交通环保》2002,23(1):13-16
在高速公路建设之后 ,对其破坏的植被尽快进行恢复是一项重要内容 ,多年来由于指导思想不同 ,实施效果与预想相差很大。本文力求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 ,从设计、施工和养护几个植被恢复重要环节进行分析 ,寻求适宜的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42.
从粤东北山区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了梅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借鉴国内外公路环保科研成果,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环境问题提出了减缓不良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以吉(林)长(春)高速公路为例,论述了高速公路施工期、营运期对沿线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学环境、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44.
为快速、准确识别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不同区段风险因素组合,基于交通事故调研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从人-车-路-环境角度系统筛选风险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理论构建风险等级预测模型;以决策树与规则相互关系为基础,结合自变量重要评分法,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高速公路运营隧道风险判别法则。研究结果表明:判别法则集预测精度较好且运行时间短,能够明确高速公路不同隧道区段事故成因,为预防隧道严重交通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选择昌九、昌樟、温厚三条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路面灰尘和路旁表层土壤,测定了其中锰、锌、铜、铅、锑和镉的浓度。通过分析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重金属含量与车流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本研究与国内外相关文献,希望能说明锰、锌、铜、铅、锑和镉这几种重金属的来源,并对这几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活动释放的锌主要来源于轮胎磨损;铜和锑主要来源于制动板的磨损;虽然汽油中禁止添加铅,汽车轮轴轴承摩擦、制动衬面摩擦还会释放出铅;轮胎、润滑油和金属表面都会释放出镉;虽然汽油中添加的锰基抗爆剂会向环境中释放锰,但交通环境路面灰尘和土壤中的锰仍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路面灰尘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车流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其浓度从高到低呈现了相似的规律:Zn > Cu、Pb > Sb、Cd。路面灰尘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Cd≫Zn、Cu > Sb > Pb。土壤中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Cd > Sb > Cu > Zn > Pb。公路旁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污染风险等级:Cd≫Cu > Pb > Zn。汽车尾气、制动板和轮胎磨损是交通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而非尾气排放源是交通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6.
以宁夏高速公路为对象,利用1981—2018年25个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及交通相关数据资料,基于GIS、AHP等方法,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易损性三方面进行高速公路路面积雪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年平均积雪日数在6.5~86.7d,年平均降雪日数在10.3~64.5d,最大积雪深度在8~35cm,自南向北减少(浅),南部山区明显多(深)于北部地区。路面积雪灾害主要出现在冬季、初春和晚秋,大到暴雪级的路面积雪主要出现在秋冬转换的10~11月和冬春交替的3~4月。风险分析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位于福银高速(G70)、青兰高速(G22)六盘山区东南麓区段;较高风险区位于福银高速(G70)固原市原州区段、青兰高速(G22)固原市隆德西段段、固西高速、彭青高速路段;同心以北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各路段风险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47.
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拓宽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土路基沉降计算是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以南京长江四桥南接线栖霞互通312国道拓宽段采用现浇X形桩处理的软基路段为背景,推导出现浇X形桩拓宽路基的附加应力和沉降计算方法,采用附加应力叠加的方式计算拓宽新路堤引起的附加应力,在沉降计算中引入充盈折减系数以反映异形桩的截面效应,建立了现浇X形桩拓宽路堤的沉降计算简化公式。分析了全部路堤、老路堤和新路堤下附加应力和沉降分布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拓宽工程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不同拓宽宽度和坡比下附加应力及沉降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8.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模糊区间评价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区间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对影响高速公路安全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0,1]区间理论,在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评判原理,在定义模糊区间运算的情况下,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区间评价模型。应用模糊区间评价方法对某省现有高速公路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结果表明,该公路交通安全属于‘三级’,和专家实际评价结果一致,表明该法是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从路网、路域的结构和资源分布特点出发,以系统安全与资源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防救灾空间场域的理论假设和资源整合方案。并基于大系统控制论等分析方法,对空间场域概念的操作化进行了初步学理建构。以救援组织行为要素等为第一分析单位,探讨了应急管理活动中多要素空间的系统建构设想。防救灾空间场域建构是路网预案管理系统可靠性的一种多要素评价参考方案,对路网减灾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运用混凝/平板膜光催化联合反应器工艺对穿越自然保护区的高速公路桥面雨水径流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混凝沉淀将雨水中的悬浮物(SS)和CODCr进行去除。以SS、CODCr为去除对象,通过试验对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两种混凝剂进行性能测定和比选,考察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以确定合适的混凝剂。结果显示,混凝剂PAS对雨水的处理效果好。经药剂混凝之后的水再用平板膜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处理,其中膜技术可以将小分子及剩余SS去除,光催化技术可以将难降解物质去除,同时光催化技术中紫外灯可将出水中的细菌消灭,达到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消毒的双重功效。在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即100 mg/L混凝剂聚合硫酸铝(PAS)投量下,经曝气量250L/(m2·h)、停留时间20 min的光催化平板膜反应器处理后,出水SS、CODCr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4.5%,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