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气溶胶过滤捕集效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分析了气溶胶过滤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推导了稳定过滤过程捕集效率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颗粒在纤维表面的沉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非稳定过滤过程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求解,得出非稳定过滤捕集效率理论计算公式。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对比表明:该模型可描述非稳定过滤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预测捕集效率、延长滤料使用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2.
磁种-磁滤技术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璋  梁瑛瑜 《四川环境》2005,24(2):15-17,43
采用磁种-磁滤技术处理广州市两条河涌的污染水,考察了磁种投加量、混凝剂用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TP、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6.2%、92.4%和93.9%,对CODCr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68.2%,但对NH4^ -N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仅为25%。  相似文献   
133.
针对饮食业油烟捕集和清除的特点,开展了过滤-洗涤复合法净化油烟的试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给出了过滤风速、滤料厚度、喷液量和洗涤液浓度的合理范围,对过滤-洗涤式净化设备的研制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4.
铁屑过滤-S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铁屑过滤-SBR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当进水COD为1000-1600mg/L,色度为200-800倍,BOD5在200-400mg/L时,COD去除率可达85%,BOD5去除率和脱色率均在90%以上,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尤其适合中小型印染厂的废水治理。  相似文献   
135.
干木薯酒精废醪固液分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干木薯酒精废醪在多种条件下的过滤比阻,结果表明,在过滤温度不低于60℃时,用饱和石灰乳(石灰2g/L)复配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5mg/L)或单独用APAM(15mg/L)作为脱水助滤剂,废醪调质后过滤比阻降至4×1011m/kg以下,适合于真空过滤固液分离。调质药剂费0.6元/t。   相似文献   
136.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污水处理装置外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在净化处理中采用沉淀、过滤 ,同时投加混凝剂、助凝剂 ,并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所定指标要求 ,可作为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137.
根据国标测定单丝滤布的孔径、过水通量及透水阻力,从而优选出过滤性能最优的滤布。探究了悬浮物粒径、浓度及比表面积对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影响,并采用HERMIA模型分析了单丝滤布的堵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粒径越大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下降越明显,过滤后悬浮物中位粒径与滤布孔径的比值均在0.36~0.46;悬浮物的浓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小,在滤布表面的架桥作用越强,形成的滤饼层孔隙越小,滤布越容易被污染。  相似文献   
138.
单纤维过滤介质表面尘粒捕集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控制面概念和粒子运动轨迹计算,建立单纤维过滤介质表面尘粒捕集的三维随机计算模型,采用Ku-wabara流场表征单纤维表面的气流绕流特征。计算分析了St数、无量纲粒径及单纤维过滤模型填充密度对沉积物形态结构和积尘状态下单纤维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指出,St数对沉积物形态结构具有显著作用,随St数减小,沉积物由紧密的堆积结构演变为分叉显著的树枝状结构。模拟结果还发现,无论过滤条件如何变化,无量纲单纤维捕集效率随捕集粒子数呈近似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139.
以扬州第四水厂沉淀后的出水作为原水,模拟突发LAS污染,通过投加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进行应急处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对LAS的吸附,在30min内能达到81%的吸附容量;碳基高价银分子晶体电池对LAS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溶液pH小于5时,吸附效果较好;对进水浓度小于4.75mg/L的LAS污染水样,接触时间在10min以内,便能使出水中LAS的浓度达到生活饮用水0.3mg/L的限值。  相似文献   
140.
针对某厂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MMF-UF-RO)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发生污堵的问题, 采用在MMF装置前加入NaOH混凝沉淀的改进工艺代替加入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的原工艺.模拟原工艺水样的初始UF膜通量较低,过滤后UF膜通量下降35%左右;模拟改进工艺水样的初始UF膜通量较高,且UF膜通量基本无变化.改进工艺UF装置出水中除SiO_2外,其他物质的质量浓度远小于原工艺UF装置出水,可有效改善RO装置的进水水质.改进工艺的MMF和UF的运行稳定性均明显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